一位妈妈的另类教育:我还真没把她当女儿来养

一位妈妈的另类教育:我还真没把她当女儿来养

(一)

某次,朋友聚会,看到一位年轻妈妈一直在训8个月爬来爬去的女宝宝:

“你是女孩子,要坐斯文点,不要总是爬来爬去。”

“你是女孩子,不要吃手指,好脏呀!”

“你是女孩子,要斯文点,要有礼貌,不要和小朋友抢玩具。”

“你是女孩子,不能弄脏你的衣服。”

在一旁观察的我,竟心疼起这个只想探索世界却屡遭妈妈阻碍的女宝宝。

一位妈妈的另类教育:我还真没把她当女儿来养

(二)

去年夏季,我家宝宝竟对地板怀有极大的兴趣,我随她心愿,让她兴高采烈地在院子里的地上爬了半个小时,想不到竟遭不少同学的”投诉“,说:

“她是女孩子,你不能让她这么脏。”

“你真不把她当女儿来养呀,真心疼你女儿。”

“女孩子从小就要干干净净,你这样会误导了你女儿。”

我竟无言以对,宝宝爬完地板我马上带她去洗澡更衣,转眼又是一位干干净净的宝宝啦,我怎么误导她啦?

一位妈妈的另类教育:我还真没把她当女儿来养

(三)

朋友,以上这些情节你是否很熟悉?

这个社会总是给女孩子太多的限制,打一出生开始,因为是女孩子,特别注重不能吃手指,不能弄脏衣服,不能玩沙,不能玩泥,不能大声说话,不能蹦蹦跳跳,不能到处跑,不能爬树,不能翻跟斗,不能放开心情去玩个够。

如果是男孩子,却没有这么多约束,男孩可以弄脏衣服,可以玩沙玩泥玩水,可以蹦蹦跳跳,疯跑,大声嚷嚷,爬树,翻跟斗,可以做一切本该是孩子会做的事情。

为什么是女孩子就不能拥有做为一个孩子的天性?

我们往往忘记了,女儿家,首先是一个孩子,然后才是女孩子。

孩子在三岁前是没有性别意识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这些称呼对孩子来说,也仅仅是称呼,三岁前的女孩看到男孩站着尿尿,她也要模仿站着尿尿,男孩也会蹲着尿尿。三岁过后的孩子意识上开始萌芽,能从简单的表象去区分男女,比如男孩有一头短短的黑发,而女孩会绑长长的辫子穿漂亮的裙子,四岁会表现出更强的性别认知,会思考爸爸和妈妈的身体是不一样的,也会追问自己是从哪儿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关于性别的意识才逐渐清楚。

一位妈妈的另类教育:我还真没把她当女儿来养

所以,我们那么急着约束女儿是不是过早了点?我们一味的对着宝宝说你是女孩子家不能这不能那,宝宝根本听不懂这意思,总是急得父母在跺脚,怀疑自己生了一个假女儿。

假女儿多好啊!她在父母整天唠唠叨叨的束缚教育中还能保持着孩子该有的天性与淘气,用孩子的方式探索这个美妙的世界,认识自己。

有一些女孩子却没有这么幸运,她们会因为父母一味的责备而过早的变得安静内向,乖乖的做个自卑的不快乐的女孩。是的,父母责备过多,孩子也会跟着否定自己,认为自己跳跳跑跑是错的,体内充满活跃的成长能量也是错的,女孩子家不能做回自己,只能做一个父母要求的安静斯文的女儿。

很多父母素不知道一味的束缚女儿,也会影响孩子的心态,对自己不自信,思维不敢活跃,缺乏大胆创新,思想分裂,要不就安安静静的把自己藏起来,要不就更捣蛋让家长头痛不已。

一位妈妈的另类教育:我还真没把她当女儿来养

(四)

我从来不喜欢约束我的女儿,她喜欢玩沙玩泥玩石子,喜欢跑来跑去,跳上跳下,这儿摸摸那么搞搞,衣服弄脏了我也从来不责备,只是静静的帮她换上一套干净的,所以她一天少则换四套衣服,多则八套。陪伴孩子,我做的最多的便是静静的跟在旁边,偶尔提醒几句要注意安全与卫生的话。

家里的长辈说我女儿比男孩子还调皮,我很不认同这句话,无论男孩女孩,首先都是一个孩子,孩子自然有孩子的天性,为什么女孩就一定要比男孩安安静静的呢?

这是一种性别上的偏见!

我只想顺应一个孩子的天性,让她快乐的成长,因此,我孩子的性格非常活泼开朗,阳光自信,积极主动。

这样长大的女孩子家还会斯斯文文,安安静静的吗?

一位妈妈的另类教育:我还真没把她当女儿来养

我相信会的,请问朋友,你们有见过20多岁要嚷嚷爬树到处捣蛋的女生吗?有见过30多岁还蹦蹦跳跳,跑来跑去的女人吗?

所谓的安静,也是相对的。

孩子的活泼好动,我相信这是儿童长身体需要不能消耗能量的运动,人到成年后,体内的成长激素减少,能量下降,人自然会逐渐稳重,到时候爸爸妈妈请求孩子去跑去跳,去活跃几下,孩子都不想动呢。

当然,言传身教也非常重要,妈妈是安静斯文的女人,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女孩大多数也会和妈妈一样。

一位妈妈的另类教育:我还真没把她当女儿来养

(五)

各位爸爸妈妈们,我们的教育已经逐步苏醒,却仍需要更多的觉悟。

请不要“扼杀”一个孩子的天性,顺应天性,让孩子做回她自己,她便觉得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一位妈妈的另类教育:我还真没把她当女儿来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