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植物病害有植物表现出来的症状进行识别,植物病害的症状表现十分复杂,按照症状在植物体显示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部症状与外部症状两类。在外部症状中,按照有无病原物于实体显露可分为病征与病状两种。

病征(sjgn)是指病原体在植物上表现出来的特殊结构。例如有真菌的苗丝体、菌核、孢子器、黑粉、白粉、锈状物霉状物,细菌的苗脓,线虫的虫体,寄生植物的个体等。

病状就是在病部所看到的状态,如褐色的斑点,透明的条纹,枝叶萎蔫或肿瘤等;是发病植物本身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

一、真菌性病害之病状

1、坏死

在叶片上表现为叶斑和叶枯,叶斑因形状、颜色、大小不同可分为轮斑,即病斑上有清晰轮纹,如番茄早疫病、炭疽病等;叶斑的坏死组织可以脱落而形成穿孔,如炭疽病;病斑形成角斑,如黄瓜霜霉病,颜色以褐色为多,像茄子褐纹病、芹菜斑枯病等;幼苗沿地面茎坏死,缢缩成线状,迅速倒伏,如蔬菜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

2、腐烂

腐烂是植物组织大面积被分解和破坏。根、茎、花、果均可发生腐烂,幼嫩和多肉的组织更容易发生。腐烂分软腐,如大白菜软腐病;湿腐,如黄瓜疫病;根据腐烂的部位有根腐,如菜豆等的根腐病;基腐,如番茄茎基腐病;果腐如黄瓜灰霉病;花腐如番茄花腐病等。

3、萎蔫

萎蔫是植物的维管束病害,如茄果类蔬菜的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三种病害的维管束即茎基部横切可见变为黑褐色。青枯病茎橫切可见白色菌脓溢出是区别黄萎和枯萎病的症状。

二、真菌性病害之病症

1、粉状物

分白粉,如黄瓜、番茄白粉病;锈粉,如菜豆锈病等;黑粉,如洋葱黑粉病等。

2、霉状物

霉是真菌病害常见的症状,可分为霜霉、黑霉、灰霉、青霉、绿霉等。如蔬菜的霜霉病、灰霉病、葱紫斑病黑斑病等。

3、粒状物

在病部产生大小,形状、色泽、排列等各种不同的粒状物。有的粒状物小,不易组织分离,包括分生孢子等,如蚕豆褐斑病。有的粒状物较大,如蚕豆白粉病等。

4、绵状物

多呈绵絮状,如茄绵疫病、番茄疫病等。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猝倒病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猝倒病

猝倒病症状:幼苗未出土或出土后均可发病。未出土时发病,胚茎和子叶腐烂。出土后幼苗发病,幼茎基部初呈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缢缩成线状,幼苗倒地死亡,死亡时子叶尚未凋萎,仍为绿色。高温高湿时,病株附近的表土,可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

防治方法

种子和土壤消毒,种子消毒可用3000倍96%恶霉灵药液拌种,土壤消毒可采用1000倍30%恶霉灵水剂,或3000-6000倍96%恶霉灵药液细致喷洒苗床,或用68%甲霜灵锰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克掺加苗床土10千克,防治土壤病菌传染。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绵疫病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绵疫病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绵疫病

绵疫病症状为害果实、茎、叶等全株各个部位,各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未成熟的果实,初发病时在近果顶或果肩现出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长有少许白霉,后逐渐形成同心轮纹状斑,渐变为深褐色,皮下果肉也变褐,造成果实脱落,湿度大时,受害部位腐败速度快,长有白色霉状物。危害严重时果梗亦受害萎缩,菜农俗称“面了把”。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叶片染病,其上长出水浸状、大可见到同心轮纹。

防治方法

由于该病发病速度快,又值雨季,因此应取预防为主的综防措施。

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使株间通风。

及时清除病果,深埋或烧毁。

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喷药,或选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着重喷洒在果穗上和地面上。喷药3小时内遇雨,可补喷一次。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发病情况间隔7天有喷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早疫病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早疫病

早疫病症状:侵害叶、茎和果实。叶片被害,初呈深褐色或黑色圆形至椭圆形的小斑点,逐渐扩大,达1-2mm,边缘深褐色中央灰褐色,有同心轮纹,边缘有黄色晕环。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有黑色霉。病害常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渐次向上蔓延。发病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完全枯死。茎部病斑多数在分枝处发生,灰褐色,椭圆形,稍凹陷,也有同心轮纹。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断枝。幼苗常在接近地面的茎部发现,病斑黑褐色。病株后期茎秆上常布满黑褐色的病斑。果实上病斑多发生在蒂部附近和有裂缝的地方,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或黑褐色,稍凹陷,也有同心轮纹,其上长有黑色霉,病果常提早脱落。

防治方法

1、种子的处理在播前可用52℃温水、自然降温处理30分钟,然后冷水浸种催芽

2、药剂防治: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霜脲锰锌800倍液。药剂可根据具体情况轮换交替使用,早疫病防治必须要早,一般7天左右防治1次,连续防治5次左右。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晚疫病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晚疫病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晚疫病

晚疫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和果实,也能侵害茎部。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不规则的水浸状病斑,后转为褐色病、健部交界处长出白霉整个叶腐烂,可蔓延到叶柄和主茎。果实上的病班呈不规则的灰绿色水渍状硬斑块,以后变为褐色或黑褐色,云纹状,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斑上长出少量白色霉状物。病果质地硬实,不软腐。病斑上长出少量白色霉状物。病果质地硬实,不软腐。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培育无病壮苗:病菌主在土壤或病残中越冬。因此育苗土必须严格选用没有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土壤,提倡用营养钵、营养袋、穴盘等培育无病壮苗。

2、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基肥,实行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定植后要及时防除杂草,根据不同品种结果习性,合理整枝、摘心、打权,减少养分消耗,促进主茎的生长。

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霉威盐酸盐水剂800倍液,或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69%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间隔7~10天。在保护地也可用烟雾法或粉尘法防治,即用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每次200~250g,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每次1kg,间隔9天。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灰霉病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灰霉病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灰霉病

灰霉病症状

症状识别:苗期受害可造成茎叶腐烂,呈污绿色至灰褐色,表面密生灰霉。成株期叶片发病,一般从叶尖呈V型向内扩展,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潮湿时发展较快,上生灰绿色霉层。茎部发病多由病叶叶柄扩展所致,花受害时花瓣及柱头腐烂脱落,受害的柱头常使幼果果脐染病。果实受害多始于果脐或果蒂,青果受害多。果面上出现水浸状褪色斑,渐扩大致全果腐烂,病部表面密生灰褐色霉层。

防治方法

3个用药关键时期,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

药剂防治:灰霉病重点在防。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嘧霉胺或50%异菌脲800倍液。喷花时在药液中加入防灰霉病药剂,提早预防。喷雾一般在晴好天气进行,熏烟可在傍晚闭棚时使用也可在阴天进行。一般情况下,熏喷应交替进行,采取一熏一喷或者一熏两喷的做法。发生重时可白天喷雾、傍晩熏烟提高防效。灰霉病菌易产生抗药性,防治时应尽量减少药量和施药次数,并注意轮换、交替用药。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叶霉病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叶霉病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叶霉病

叶霉病症状

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果实等。叶片染病,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褐色的绒状霉层。条件适宜时,病叶正面也长出霉层。病害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嫩茎及果柄上的症状与叶上相似。

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25%阿米西达或阿米妙收悬浮剂1000倍液,多抗霉素800倍液或2%春雷霉素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密闭温室,用百菌清烟剂每亩400克,熏烟46小时药剂防治配合短期30-36℃闷杀对控制病势发展很有好处。

番茄真菌性病害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一)

收获的番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