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打败日本最好的机会,一牛人上书攻占日本,可惜被康熙拒绝

近代以来,闭关锁国的日本和清朝先后被欧洲大流氓敲开国门,此后几乎同时走上维新变法的强国之路,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过一场甲午战争,成为两国的分水岭,日本经此一战,国运日盛,最终成为强国,一度瞧不起亚洲,要加入欧洲。而清政府的上升势头则被打断,逐渐沉沦。

清朝打败日本最好的机会,一牛人上书攻占日本,可惜被康熙拒绝

民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其实在清朝初年,清朝本有机会灭了日本,绝除后患,不过康熙帝最终放弃了这个机会。

这得从施琅说起,施琅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完成国家统一,是英雄;也有人说他认贼作父,帮助清廷对付汉人政权,是罪人。这个我们以后再聊。我们来说说他的一个奏折。

施琅本来是明朝将领,跟随郑成功去了台湾,他非常擅长水战和跨海作战,是不可多得的水战将才。不过这样一个人才,却被郑成功的儿子郑经猜疑,两人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得罪未来董事长的施琅无奈之下只好跳槽,投降了清朝。康熙知道施琅的才能,立刻让施琅统领水军,为拿下台湾做准备。施琅在东南沿海日夜整军备战。最终在1683年攻占台湾,完成统一。

清朝打败日本最好的机会,一牛人上书攻占日本,可惜被康熙拒绝

施琅

此时的清朝水军,经过多年的训练,战力正值巅峰。施琅向康熙上书,大意说,自古以来,日本野心很大,长期祸乱中华,前(明)朝饱受300年倭患滋扰。应该趁此兵峰强劲之时,灭了日本纳入版图,以绝除后患。而且,施琅还保证,自己亲率水军,有十足把握可以成功。

我们知道,日本尚武善战,自古就不好对付。强如巅峰蒙古,三征倭国却最终失败。那么施琅如果真的去打,结果如何呢?可以说,有很大可能性能够获胜。蒙古之所以会败,主要是因为蒙军北方骑兵出身,不擅海战,而施琅的水军,经过多年操练,战力很强,此时清朝在整体国力上也非常强大。在平定准葛尔和打败沙俄上,国力和战力体现的很明显。

清朝打败日本最好的机会,一牛人上书攻占日本,可惜被康熙拒绝

曾经拯救日本的神风

不过最终,考虑西北尚不稳定,而且日本对清朝还算尊敬,康熙最终否决了这一提议。也错失了灭掉日本的最好机会。

此后一方面清军军力和国力逐渐衰落,另一方面,也无人再有胆识提出这样的提案。直到200多年,时移世易,反倒是日本先敲开了清朝大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