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倒下去,原因有何不同?

这一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倒下去,原因有何不同?

中企思智库:

曾风靡大江南北的中国厨卫第一品牌万家乐,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原因何在?

一、多元化是最重要的原因;

二、缺少工匠精神,质量频频出问题;

三、品类单一,缺乏创新。

“万家乐、乐万家”!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凭借这句广告语火遍大江南北的中国厨卫第一品牌万家乐,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业绩下滑,高管离职,员工清闲

如今,在万家乐工厂,工人们非常清闲,5点钟不到就下班了,即使是旺季都不用怎么加班,这足以说明这家公司的业绩正在走下坡路。

此前,万家乐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17年净利润同比下滑最大幅度可达87%,而2014、2015、2016年万家乐的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0.79亿元和-0.19亿元,厨卫电器经营业绩持续下滑,被其他品牌远远甩在后边。

这一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倒下去,原因有何不同?

同时,万家乐还出现高管离职潮,2017 年 12月11日,万家乐宣布公司董事、董事长陈伟的辞职消息;而在一个多月前,李向民、朱慈蕴、王超以及罗周彬4名公司高管在同日集体请辞。

33年的万家乐,7.45亿贱卖厨卫业务

在方太、老板、华帝纷纷加码厨电业务,在美的、海尔对厨电野心勃勃之际,老牌厨电上市公司万家乐却要剥离厨电业务。

2016年11月,上市公司万家乐将深耕30多年的厨卫电器业务剥离,作价7.45亿元,将全资子公司燃气具公司100%股权分别转让给原大股东汇顺投资和张逸诚,分别为40%及60%。

万家乐现主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厨卫电器业务;一部分是输配电设备业务。而厨卫业务占万家乐总营收比重超过60%,也就是说,万家乐基本把最重要的业务给卖了。

徒弟打败师傅,万家乐成昨日黄花

目前,在厨卫电器领域,以老板、方太、海尔、美的、帅康、华帝、万和为代表的厨卫企业的崛起,进一步挤压了万家乐的市场空间。

特别是同在顺德的后起之秀万和电气在业绩上超过万家乐之后,更是在业内被称作是“徒弟打败了师傅”。以热水器领域为例来说,现在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在市场上风头正盛。燃气热水器现在方太、华帝、樱花、美的、海尔、林内等品牌市场占有率大幅领先;而在电热水器市场,美的就已经占据1/3的国内市场份额,万家乐早已成为昨日黄花。

老牌企业衰落的通病—多元化

万家乐为什么会出现今日之困境?原因很多,但是多元化是最重要的原因。

上市后的万家乐先后将业务触角伸向了输变电设备、太阳能光伏、通信设备、金融保险、旅游酒店、房地产、银行等多个领域,可谓是遍地开花,广种薄收。结果,万家乐的扩张,错过了厨电行业发展最好的黄金时代,导致自身在厨卫领域风光不再。

存在质量隐患,缺少工匠精神

万家乐除了在售后服务方面受到质疑以外,在产品质量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更是让消费者颇感头疼。一位曾经用过万家乐燃气具的用户直言,“万家乐的灶台容易烂,过几年就要换一个。”

另外,万家乐品类单一,也并未在电热水器上花太多功夫,其销售量也十分一般。在2013年-2016年间,万家乐厨卫电器最高销量是2014年的428.99万台。而万和电气同期的销售量为657.81万台。

在万家乐发展的过程中,发展重心摇摆不定,心有旁骛,缺乏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缺少专注性,缺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企业多元化扩张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也是万家乐产品质量、售后服务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同时,投入研发金额也寥寥可数,万家乐研发支出长期徘徊在1亿元左右。相比之下,万和电气的研发投入则高出万家乐一半以上。

诸多原因造就万家乐今日的发展困境,对于万家乐来说,需要来一次大的变革,毕竟万家乐这个牌子还在,知名度还很高,还是有翻盘的机会。

这一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倒下去,原因有何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