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四線小城市的房地產市場, 是否迎來一波大漲?

2018的小縣城看似是一次樓市的狂歡,實則,一場精準收割撲面而來!

春節的時候,家長裡短總少不了談一談房子,東部某縣級市,房子價格在2017經歷了一波漲,從5000元一平一下子跳躍到7000元左右,三線小城則由7000元一平,躍升至12000元一平,留在小城的親戚朋友們心中吶喊千萬遍,不能再漲了,還是沒停下買買買的腳步。

其實縣城或地級市的房子,年年都有人買,但是,遠遠不如今年這樣的狂熱。

2018年三四線小城市的房地產市場, 是否迎來一波大漲?

今年春節,除了少部分“國家級貧困縣”,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縣城,應該都愉快的完成房地產去庫存的艱鉅任務了。對於地方政府和開發商,更值得慶賀的是:不僅僅是完成了去庫存的任務,而且還是房價在超級大漲地情況下完成了,可喜可賀!

可是,有沒有想過,在這一波房價高峰搶房的縣城買房者們,這、有可能終生被套了,這一波縣城搶房潮,是華麗的“致命收割”!

我為什麼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呢?

首先,房價短期看政策,中長期看人口。

人口增長,人口流入多,住房需求自然上升,縣城房價就能託得住,就能漲漲漲。但是,人口減少了呢?

反觀縣城人口,傳統產業的逐漸落寞,使得居民人口雖沒有大的增減,但是常住人口在大大降低,更多的有志青年紛紛奔向北上廣深以及其他一二線城市就業生活,你在縣城買了房,賣房,好賣嗎,出的了手嘛?小縣城人口逐步減少,買房供小孩讀書。等小孩畢業工作,房子可不就沒人住了。

再者,從縣城供地的角度來說,相比於一二線城市的人多地少,廣大的三四五線城市,卻是人少地多了吧。

人少地多,常住人口少,決定了絕大多數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毫無價值!更不用說那些小縣城了,那麼多的土地供給,人口這麼少,幾乎是可以無限供給的——只要願意,小几乎可以給每個當地居民提供一幢樓的土地了!

最後從最近熱談的房地產稅來說一說:

有人說,房產稅是以房價為基數的,徵收的多的,受傷多的肯定是大城市呀!

不不不。

房產稅是多是少其實並不那麼重要,關鍵是要看流通,看你能不能轉移的出去。

大城市人群的需求源源不斷,房地產稅大可以轉移到租賃者的手裡,即使是買來自住,房價也會隨著房地產稅的徵收而上升的。

縣城?

你人少房子多,租給誰?基數再低還不是要自己兜著嘛?

討論房產稅前先交智商稅!如果不是剛需的,就要想想是不是入手就會被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