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萬全-古民居

歷史文化:萬全-古民居

歷史文化:萬全-古民居

萬全古民居

萬全右衛城,從街巷到民宅,一切都是按著總體設計要求安排的,可以說是井井有序,有條不紊。從南門至北門,是一條縱向的主軸線,從東翼城到西翼城是一條橫向的主軸線,長度各約880米左右。縱向與橫向主軸線在中間交叉,形成十字大街。十字大街以宣仁、正德、安禮、昭武大市場(牌樓)為起點,向四方延伸,將城區劃分成大小基本相同方塊,然後再按方塊確定街巷。以街巷確定民居及其他建築。此外靠縱向主軸線並行的東橋大街貫穿南北,而西面與主軸線並行的街道卻很不規則。

歷史文化:萬全-古民居

歷史文化:萬全-古民居

主幹街道,自北向南分作:北城牆底、北橋街、南大街、南城牆根街;自東向西分作:東大樓底、東大街、西大街、西大樓底。

歷史文化:萬全-古民居

街巷多以建築實體命名(自北向南。下同)主要有西關帝廟街、龍王廟街、大真武廟街、五道廟街、北三官廟街、火神廟街、三官廟街、社學街、文王廟街、倉坡街、南廟街、城隍廟街、縣署街、真武廟街等。

以姓氏命名的次之:主要有趙家巷、祁家巷、賀家巷、鄧家巷、賈家巷、李鐵匠巷、榆家巷、馬家巷、缸房巷、魏家巷、安家巷等。

也有少數是以排列順序命名的,如西一巷、西二巷,頭道巷、二道巷等。

城內部局:西北方塊靠主幹街道,以文化區為主,先後建有文廟、嘉禾書院,以及清代及民國建立的第一小學、職業學校等;西南方塊稍南主要為行政區,最早的有都指揮使司 、縣衙、典史署及後來的公安局等。東南方塊明代設有倉廒,清代又設有廣連倉等。此外,除去部分廟宇,大部屬於民居。據《萬全縣志》記載,從永樂二年至嘉靖年間,轄軍戶246戶至6781戶,屯丁1281人。說明當時居住條件還是比較寬鬆的,除住宅之外還有大量菜地。

歷史文化:萬全-古民居

歷史文化:萬全-古民居

歷史文化:萬全-古民居

民居,以四合院為主要形式。四合院最早出現於隋唐,宋代進一步發展。明清已逐步成為北方民居建築的主流。尤其北京四合院的建築風格,已成為華北地區傳統住宅的典型。這裡儘管有貧富、貴賤的差別,但是即使是土牆土院,也都具有四合院的雛型。

歷史文化:萬全-古民居

歷史文化:萬全-古民居

歷史文化:萬全-古民居

歷史文化:萬全-古民居

四合院的組群佈局,均採取均衡對稱的方式,按照縱向與橫向主軸線進行設計。由四面的房屋和圍牆圍成庭院,構成四合院的基本單元。對稱式的平面與封閉式的外觀是四合院的兩個主要特徵。如果宅地寬裕,也可按照上述格式,圍成數個基本單元,稱一進、二進、三進,依次類推。正房兩側還有進深、高度都較小的房間,稱作“耳房”。四合院中上下尊卑、內外親疏,一切都井然有序。按照傳統的家族觀念,一般都講究“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但無論如何,在一家成員中,輩分最高的多住在北房,晚輩兒孫們多住廂房。大一些的四合院,最後一排正房稱罩房,深藏於宅院後部,多作為小姐的閨房。大型四合院,一進院落中的北房多作為接待貴賓的廳堂。小型四合院常因沒有多餘的房間而安排在北屋的中廳,兩側套房仍然住人。宅院再寬裕一些的往往再設一二處跨院,即在廂房虎口處開門相通。跨院通常佈置為廚、廁、貯藏或僕役等用房。這種內外有別、尊卑有序、等級分明的佈局,充分體現了傳統的倫理觀念。

歷史文化:萬全-古民居

四合院的大門,坐北朝南的宅院一般位於住宅的東南。依先天八卦的西北為乾,以東南為坤,乾、坤都是最吉的方向,故選擇作為大門的位置;如果是坐南朝北的宅院,則將大門開在西北角。這種建築習俗似乎已成為北方民宅建築的定規。

歷史文化:萬全-古民居

四合院的二門,起著溝通內外院的作用,除非紅白喜事、過年過節一般不輕易打開,人們只能從側面通行。其建築形式多為一殿一巷式,即屋頂是由一個尖型頂和一個捲棚頂組合而成,門旁兩側垂花,形態各異,色調十分講究。因此二門也稱垂花門,進了二門,才真正進入了內宅。

影壁,四合院講究含蓄、祥和,無論門第高低,大門內都有一扇影壁,既為了擋住院內的雜亂,也藏住了主人的隱私。常見的影壁有三種:一種是獨立於廂房山牆之外或隔牆之外的稱為一字影壁;如果影壁與山牆連為一體的稱為座山影壁;如果座落在住宅對面則稱為燕翅影壁。影壁雖非四合院的主體,但是也顯示出與四合院氣氛完全吻合的文化特徵。無論是採用磚雕或是吉祥頌語,都寄託著主人祈祝祥和、平安的願望。

四合院是中華北方文化的載體,也是地域人文風貌的象徵。歲月更迭,風雨剝蝕,往日的四合院雖然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但院落中的一磚一瓦,仍然喚起人們對中華文明的追憶。

參考資料:《上下五千年》、 《宣府志》、 《萬全縣志》、 《張家口文史資料》、 《萬全文史資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