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丨新田「錦衣衛世家」之謎

深读丨新田“锦衣卫世家”之谜

8月1日,新田縣金盆圩鎮駱銘孫村,第三座門樓,是始建於明代的駱氏祠堂。門樓上“楚南望族”4個字還很清晰。據傳,“楚南望族”牌匾為明代萬曆皇帝御賜。 湖南日報記者 郭立亮 攝

湖南日報記者 李國斌

三座明式門樓一字排開,氣勢偉岸,彰顯昔日的顯赫與興旺。

8月上旬,湖南日報記者來到永州市新田縣金盆圩鎮駱銘孫村,看到保存完好的門樓上,仍懸掛著“錦衣總憲”“楚南望族”牌匾。該村的駱氏族譜中,有“以誠公,時隨徵明太祖高皇帝洪武戊申年克敵有功戰陣而亡”的記載。

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後,設立了錦衣衛,這個執掌生殺大權的機構,一直顯得比較神秘。湖南的地方史研究專家發現,在新田(明代屬寧遠)曾有一個顯赫一時的“錦衣衛世家”,駱氏一門連續6代有人在錦衣衛任職,其中有3人曾擔任過錦衣衛的最高官職都指揮使。

始建於明代的門樓上,至今懸掛著“錦衣總憲”的牌匾

湖南省文物局退休專家謝武經在研究湖南地方史時,在新田縣發現了譜系完整的“錦衣衛世家”。

8月上旬,記者來到新田縣駱銘孫村探訪,一座飛簷斗拱、氣勢恢宏的門樓映入眼簾。門樓前,方圓數畝的湖面平滑如鏡。

門樓保存基本完好,同行的謝武經介紹,門樓的柱礎是明代的建築風格。當地村民說,門樓上以前有“文武榮流”“衣冠門第”的牌匾,後來遺失,不知去向。走進門樓,新砌的磚房子林立,一條狹窄的青石板路通向村內。

這樣的門樓,在駱銘孫村共有3座,其始建年代都在明代。

步行約百米,來到另一座門樓。4根木柱佈滿皺褶和裂紋,滿是歲月的痕跡。門樓上,“錦衣總憲”4個字的紅漆已經剝落。謝武經說,門樓由榫卯結構建造,主體建築年代可追溯到明萬曆年間。新田縣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門樓上的“錦衣總憲”4個字,和門樓鑲嵌在一起,要取下必須把門樓拆掉,因而這個牌匾至今懸掛在門樓上。

門樓內,同樣是駱氏家族祖祖輩輩走的青石板路。路基的邊上,有一塊僅剩半截的旗杆石,上面有“明宣德丁”4個字。旗杆石是中進士後建造的,這說明明宣德年間村裡有人中進士。

第三座門樓,是始建於明代的駱氏祠堂。門樓上“楚南望族”4個字還很清晰。據傳,“楚南望族”牌匾為明代萬曆皇帝所賜。祠堂內,有刻於清乾隆三十六年的《駱氏新建祠堂序》碑文。

“族譜裡記載,安邦公是駱銘孫村的開村始祖,生於北宋開寶四年(971)。”駱銘孫村黨支部書記駱智生告訴記者,駱銘孫村從北宋建村,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村裡目前有3800餘人,90%以上是駱氏後裔。

千年古村駱銘孫,現存明清時期的古民居100餘棟。2017年,該村被公佈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村裡青石板路縱橫交錯,巷道、排水溝等歷經數百年依然保持原貌,精美的木雕、石雕隨處可見。謝武經說,從現存駱銘孫村的古代建築看,確實富麗、堂皇、氣派,依稀可見當年的繁盛。

一門6代任職錦衣衛,其中有3位擔任過都指揮使

在駱智生家,他取出一套《駱氏宗譜》,其中記載:“以誠公,生於元至正九年,隨徵明太祖戰陣而亡”“明洪武戊申任指揮千戶侯”。

在《駱氏宗譜》中,還有其數位先祖任職錦衣衛的記載:“安公,歷弘治甲寅(1494)興獻王出翊南藩,公在選獲任使,多稱上意,嘉靖登極,念藩邸舊勳,錦衣衛都指揮使掌印務”“椿公,襲父爵錦衣衛指揮僉事”“思恭公,明太子太保,襲授錦衣衛”“養性公,明崇禎時襲父爵掌錦衣衛”。

不過,令人覺得蹊蹺的是,駱安、駱椿、駱思恭、駱養性等在錦衣衛任職的人,宗譜裡其生卒年、卜葬地一欄均是空白。“我們也一直覺得很奇怪,因為宗譜記載的就是族人的生卒年、妻子兒女、葬地等情況,唯獨他們幾個空白的情況很罕見。”駱智生說。謝武經推測,這或許與在錦衣衛任職有關係。

201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謝武經從《高拱文集》中發現了一篇《駱安墓誌銘》,一個譜系完整的“錦衣衛世家”從而浮出水面。

《駱安墓誌銘》作者為明代首輔高拱。第一段寫道:“嘉靖己酉十月十三日,明威將軍錦衣衛指揮僉事駱公不祿……公弟定暨寅,以其兄僚魏君《狀》來乞‘銘’。予素辱公交厚,知公懿行為詳,胡可以不文?”意思就是,1549年駱安去世後,他弟弟駱定和駱寅求我為他寫篇墓誌銘,我和駱安素來交厚,對他的為人處世很瞭解,怎能不寫呢?

從墓誌銘可知,駱安,湖廣寧遠人,其高祖駱以誠在元末時,跟隨明太祖打天下。駱以誠兩個兒子,寄保有戰功,曾任濟陽衛的千戶正職,死後沒兒子承襲;寄善以弟承襲乃兄官職,後又傳給兒子駱廣。駱廣改調羽林衛,再傳給兒子駱勝。駱勝娶胡姓女子為妻,生下駱安。

謝武經根據《駱安墓誌銘》《駱氏族譜》等資料綜合研究,發現“隨明太祖戰陣而亡”的駱以誠的孫子駱廣,是駱氏家族進入錦衣衛任職的第一人,其兒子駱勝承襲錦衣衛千戶的官爵。1523年,駱安被提拔為錦衣衛都指揮使。

墓誌銘還記述,駱安的妻子李淑人無子,“側室高生男,曰椿。”駱銘孫村《駱氏族譜》記載,“椿公襲父爵錦衣衛指揮僉事”。到萬曆年間,駱氏一族的駱思恭又擢升為錦衣衛都指揮使。《明史》列傳·卷一百九十四記載,駱思恭任錦衣衛都指揮使42年,時間從萬曆十年(1582)至天啟四年(1624)。此後,駱思恭的兒子駱養性,也任錦衣衛都指揮使16年。

駱氏家族的首位錦衣衛都指揮使,為官頗有政績

駱安,是新田“錦衣衛世家”第三代在錦衣衛任職的人,也是駱氏家族第一位擔任錦衣衛都指揮使的。新田縣駱銘孫村現存的“錦衣總憲”牌匾,就是嘉靖皇帝賜給駱安的。

高拱寫的《駱安墓誌銘》中,對駱安其人其事有較為詳細的記載。謝武經說,該墓誌銘是高拱根據駱安的兩個弟弟駱定、駱寅提供的資料撰寫的,因而墓誌銘的記載應該準確可信。

據墓誌銘載,駱安小時候不喜歡嬉戲,有一股少年老成的味道。但到出外從師讀書時,卻特別地勤學好問,博聞廣見,知識日增。弘治初年,朱祐杬受封為興王,挑選護從人員,駱安的父親也在選中之列,並且任地方長官,於是駱安也跟隨到了承天府。數年後,駱安承襲父職,很有政績。

1521年,朱祐杬的兒子朱厚熜入朝繼承皇位,是為嘉靖皇帝,駱安侍從護衛,上下左右應對,盡心盡力。皇帝特別降旨,升其為錦衣衛指揮同知,併為世襲。接著,又受薦舉,督理京城內外城池街巷的治理工作,他採取拆遷、修補、合併等多種措施,讓老百姓能安居樂業。

1523年,駱安被提拔為都指揮使,掌握錦衣衛大印,多次得到蟒袍、佩刀的賞賜。駱安說“我只是一介武夫,僥倖以些小功勞,卻得到如此恩遇。如果我不能謹小慎微,秉公守法,時時刻刻盡心盡力,又怎能報答皇上的大恩呢?”於是,告誡部下官校:“我不敢放縱包庇不盡職的人,也不敢輕易表功。你們如果瀆職不作為,那是你們自己招罪;或者有損於百姓,也是你們自己招罪。只有公正平心,才叫做盡責稱職。”從這以後,強暴者有所收斂,詭詐者也銷聲匿跡,而好人也不用擔驚受怕,一時譽為風清氣正。經過三年考績,加升一級實職。

駱安為人直率,喜歡當面批評指責人家的過失。有人想請他“開後門”,他會反覆責問。因而招來小人們的怨恨,誹謗攻擊四起,終於被免職。沒多久,嘉靖皇帝回想起駱安當年的功勞,下詔給予錦衣衛指揮僉事的官銜退休。

駱安辭官回家後,便杜門謝客,絕口不談世事,生活淡泊儉約,每日只是讀書,或與親朋好友下棋聊天。這樣生活了20年,享壽77歲而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