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哪些地方是自驾越野圣地?

Kim妖


哈拉湖,青海省第二大湖,紧靠祁连山脉最高峰团结峰,湖泊海拔4078米,素有“地球最后一滴眼泪”的美誉!

对于越野发烧友来说,这是他们酷爱穿越的无人区,也是“哈拉湖冰雪机车挑战赛”的PK场地~

《自驾地理》的老炮们曾在哈拉湖上喝下午茶

今天,咱们不说赛事、不谈越野老炮,来看看一个自驾旅行者眼中的哈拉湖~

钱玮,《中国国家地理》认证作者、风景评价师,《自驾地理》特派撰稿人。5月,他跟随宁夏沙漠星空汽车俱乐部,横穿巴丹吉林沙漠后,继续前往哈拉湖...

1.

青海北部的哈拉湖,紧靠祁连山脉最高峰团结峰,位于疏勒南山南麓,它虽是青海省内第二大湖泊,但可能对于大多数人都很陌生(越野人除外)。

哈拉湖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形图。制作@《自驾地理》

那里是巨大的一片无人区,湖泊海拔达到4078米,附近的垭口高度都达到了4600~4800米,以前只有夏季才会有牧民季节性来放牧。近年来,因为探险驴友和越野自驾宣传的缘故,哈拉湖逐渐开始火热起来。

哈拉湖周边原始纯洁美丽,是北方保留最完整、最原始的湿地生态系统。

目前这一地区还是我国火箭军部队训练试射区域,被列为火箭军军事禁区,一年中的部分时间,会因为军事行动而戒严封闭,所以这片区域不会存在大规模商业开发。

就算是在夏天,湖区晚上的温度也会到达零下,在这里你想看到、和不想看到的,都能见到,这里的云朵不在天上,而就是在你的前方。

可能很多人对于无人区并没有实际的概念,目前去无人区越野和徒步成了一种时尚。

2016年5月,《自驾地理》穿越罗布泊后去了哈拉湖玩耍

哈拉湖周边99.99%以上区域没有手机信号,却有各种野生动物出没的,除了大家喜爱的藏羚羊、野兔、狐狸、野牦牛等等外,还有熊和狼群,当你晚上看到黑夜里好多双绿色发光眼睛,盯着你的时候,你可能就知道什么是无人区的感觉了。

哈拉湖湖区周边地形开阔,视野宽广到穷尽,但各种危险也正隐藏在这风光无限的广茂高原中。

高原洪水,是可以在几分钟内,让涓涓小溪变为涛涛刺骨寒冰洪峰的;看似坚固的冰面下,可能隐藏着脆弱的冰窟窿,冰棱角锋利如刃,甚至可以割破血肉和橡胶。

看似美丽和结实的高原草地下,可能是深不见底的沼泽淤泥。尤其是进入雨季,河流和沼泽会围困越野探险者很久很久,你会发现高原绝境之中,是考验人性最赤裸的舞台。

不过在无人区,永远都会有“不知者不惧”或是“追求那种肾上腺素高亢感觉”的人们在孜孜探索。

2.

在与四川达州自驾越野车队和宁夏沙漠星空越野俱乐部,完成了巴丹吉林沙漠无人区的穿越后,车队接着就经内蒙、甘肃,从嘉峪关向南,奔向青海的哈拉湖无人区。

直到走完了哈拉湖回到德令哈,我回看路线轨迹时才觉到,整个车队能在1天之内完成嘉峪关到哈拉湖,然后回到德令哈的过程,真的很幸运,团队完美协作非常值得称道。

无数次的河流和雪地陷车拖车,多次爆胎车队用完了最后一个备胎,在一台车辆发电机损坏的情况下,靠着不断交换电瓶,才在晚上11点赶回了德令哈。

车队清晨从嘉峪关市出发,向南翻阅祁连山,走的是去镜铁山的道路,这条路通向酒钢集团的镜铁山矿区,矿区生产西北地区高品质铁矿石。

沿途几乎看不到任何车辆,这是一条非常偏僻的翻越祁连山的道路,公路边有一条运送铁矿石的铁路,这条铁路一天只发一班往返矿区的绿皮客车。

公路多数路段都是土石路,只有矿区附近才有一段油路,峡谷翻山公路地形险恶,如果是雨季绝对会有落石。

道路会经过矿区的公安检查站,需要登记车辆信息和联系方式,才能通过矿区进入到青海省境内,沿途可看见祁连山雪水化成碧蓝河流。

当翻越祁连山时,车窗外的景色为之一变,险峻的乱石峡谷变为了高原山谷,景色瞬间变得广袤仙灵起来。

周围都是雪山环抱,公路在盘山曲折上升,翻越祁连山的垭口有4300米海拔,可以看到祁连山主峰素珠链,主峰上依然是白雪皑皑。

翻过山口,就从甘肃祁丰藏族乡到达了青海省的央隆乡

一路上能遇到的车辆极少,但遇到的野生动物却很多,野兔、狐狸、黄羊、狼、野鸡等都有看到。

不过在部分河谷地带,不少河沟被挖掘机大规模翻掘过,河沟地貌被破坏较为严重,不少河沟断流,一看就是曾经采金挖玉的掠夺性采矿后遗症。

进入哈拉湖周边的盆地区域,这里的所有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人迹更加罕至,本来因为时间不足,想走湖东北的一条近道,不过走了一段后,发现河沟里大石头众多,目前车辆底盘无法通过,想从山坡上绕行河谷,最后发现落差太大无法走通。

在协商后,车队决定放弃近路,多走80公里,从东面的传统路线达到哈拉湖,只能争取能在天黑前到达湖边。

要多走80公里,且这不是公路距离,而是海拔4000多米的雪原湿地越野,所以对于整天的行程时间安排压力很大,整个车队全程无休息,持续赶路朝向哈拉湖。

因车队是刚从沙漠穿越出来,各类防寒的物资不足,是无法支撑整个车队在哈拉湖高原宿营,所以目标是一定要连夜赶回德令哈。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压实的土路可以开,后面就是碎石路,再后面就只有老的车辙印可以寻找参考,可以说开到后面,其实并没有什么固定路线存在,只要河水不急,湿地不软,都可以按照最近的方向前进。

哈拉湖周边越野路线,南部路线

是最安全的,两驱车都可以顺利到达;东部路线是河流密布的碎石区,湿地沼泽比较少,除了容易爆胎和陷入冰河外,东线难度不大。

北线和西线需要经过大片的湿地沼泽和大型河流淤积地,夏季以外寒冷季节地面尚可越野通行,如果遇到气温升高和大雨涨水,那么北线和西线几乎是无法通行的,进入只有被陷车。

沿途,我们看到很多只狼,草原上独狼不可怕,可怕的是群狼,如果在无人区陷车,通讯断绝,又被群狼围困,那估计就凶多吉少了。所以无人区要车队同行,同进同出。

虽然已经到了夏季,不过因为这里海拔太高,所以高原上积雪和冰都没有全部消融,不过冰面已经不可靠,冰块已经空悬、断裂,人走在上面都非常容易踩空掉落。

越接近哈拉湖,周边的河流就越密集,草甸含水量就更高,非常容易陷车,有些地形只能通过低速四驱越野通过。

在附近的河流中,我们看到有小鱼在游,据说哈拉湖里的鱼非常的多,不过目前应该是禁捕的。

哈拉湖是一个高原浅水,但面积巨大的咸水湖,这里的河流也是同样的浅河道,所以一旦有上游降雨,眼前的平静小溪,在几分钟内就会变成宽阔洪水。

从户外探险的前辈那听到高原渡河的故事,开始渡河的时候河水很小,结果渡到一半,河就发起洪水,毫无预兆,结果死命泅渡才逃命生还。

这次我们过冰河的时候也有如此情况:一辆车掉入冰窟窿,需要拖车救援,前面还是只是小跳一步就可以通过的溪流,结果短短2分钟时间,洪水裹挟着碎冰冲了过来,硬生生的将汽车和我所站的大冰块全部冲裂...
前几分钟还在冰面上的汽车,结果被冲在洪水中,而且水势越来越大,我被逼退到河岸上,如果不是其他后续车辆载我上车渡河,徒步很难通过满是流冰的这条河。

反复跨越了多条冰河,历经了许多越野磨难之后,车队终于到达了哈拉湖边,看到了那分层的蓝色冰块,冰块的上层是积雪的堆积,而下层是密度很高的蓝色冰块,它们在夕阳的照耀下晶莹闪闪。

在湖的正南位置,目前建设了一座简易游客接待中心,有几个蒙古包和几个水泥建筑,这里有手机信号,失联了一天之后,突然找到3G信号,大家还是非常激动的,不过只要离开了蒙古包,手机信号就没有了,只是这个点有。

在游客中心的湖边,有三块巨大青玉雕刻的拍照留念地,哈拉湖文字那块玉石真是巨大,背后就是一望无际冰封的哈拉湖,目前湖面还在解冻,所以还看不到碧蓝如玺的神奇湖水。

我们到达哈拉湖已是傍晚时分,湖区刮起了大风,气温骤然下降,气温已经跌破零下2度。

车队开始驶向德令哈,一路上摸黑开车,一直开到晚上11点才到达德令哈市区,这段道路都是碎石土路,路况还算不错,沿途看到藏羚羊群,还有碧绿发光的狼眼睛。

回到德令哈,车队终于得到了充分的休整,而这段哈拉湖的越野自驾旅程故事也告一段落。

但对于我来说,这次可能只是刚刚种下哈拉湖的情结,这座湖泊最美的一面我还不曾见到,吸引着我以后再找机会来探访它...

来源/公号:自驾地理


自驾地理


墨脱

墨脱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环境最好的地方,墨脱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并且这里被誉为是西藏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的地方。墨脱也很适合自驾游,因为这里的地质环境很特殊,并且生态保存的很完好,很适合自驾游观赏景色。

黑戈壁

黑戈壁的路被称为是一生都难以忘记的一条路,其非常的适合去自驾。因为黑戈壁是一个人烟极其稀少的地方,并且路非常的难走,并且在黑戈壁非常容易的迷路,所以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发生意外。

拜寺沟

拜寺沟地属宁夏自治区,这里耸立在北部一处背山面沟的台地上,所以其路途也非常的难走,但是,在拜寺沟的自然景色是相当巍然壮观的,如果选择自驾的话是很适合的。拜寺沟不仅有彩绘壁画,而且其也被列如了文物保护,是一个很值得去游耍的地方。

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越野线是很适合自驾越野的,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环境很复杂,其沙漠的表面呈蜂窝状与羽毛状流动性非常强,给自驾越野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号,私信回复暗号“悟空”,有惊喜哦。


世界邦旅行网


1:墨脱

2:阿尔金

3:丙察察

4:罗布泊

5:独库公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