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先減老師的心理負擔

學生減負問題,談了幾十年,結果是越減負擔越重。現在的問題是,學生負擔重,家長、媒體、官方都把責任推給學校和老師。要減負,先減老師的心理負擔。

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不但對學生的評價簡單粗暴,對老師的評價更粗暴。一個老師是不是優師名師,只有一個指標,就看這個老師所帶的班級平均分優秀率高分率是否名列前茅,畢業班的老師就看升學率是否名列前茅。為了逼老師提高各種率,學校不停地對學生進行考試,原來有期中考期末考,現在增加了月考週考。表面是考學生,實際在考累死我。過去說“考考考,老師的法寶”,現在可以說“考考考,領導的法寶,分分分,老師的命根。”每逢考試必排名,這個排名不僅是學生的排名,重要的是對班級對老師的排名。每次考畢,學校領導把各種數據做錯PPT,在教師大會上公佈出來,美其名曰“質量分析”。老師各種“率”的排名,除了讓考得差的老師出醜以外,這個排名還和老師的職稱、評優、績效工資掛鉤。老師為了提高排名,只好去逼學生。一些老師只要發現學生有可能的空閒時間,就馬上去佔領。一些老師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外作業,學生為了完成這些作業,只能擠佔學習其他科目的時間。一些作業量少的老師,發現自己的時間被擠佔,就加大作業量,把被擠佔的時間搶回來。這樣一來就形成惡性循環,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

因此,要想給學生減負,就要先給老師減負,特別是給老師的心理減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