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近接二連三的退出各種減負新政、新規,從放學時間到超綱教學,從禁賽到取消報送……一時間不可謂不讓認眼花繚亂。
3月20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相繼公佈了其2018年“數學英才班”招生計劃。
終於光明正大的把手伸到了高二了。
其實沒什麼,有些初中生不也被簽約了嗎?
我只是奇怪,為什麼最為中國最最高等的學府竟然在這個時候默默地出臺這樣的”招生計劃,是不是有“打臉”的嫌疑呢?
還有一個疑問,如果孩子不從小進行數學(超)訓(綱)練,單憑課本內的知識能行?就算天賦再強也得有個時間積累吧!
好吧,我們把目光轉向上海。
成功“幹掉”奧數之後,同樣是3月20日,大上海又玩起了新東西——國際哲學奧林匹克競賽上海組委會正式成立。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3月21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確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蹟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我們現在拼命的給中小學減負的意義到底是為了什麼?
高中階段的競賽被如此看重,而且自主招生的佔比越來越大,雖然沒有競賽成績一樣有機會通過選拔,但是我們都知道,競賽成績在其中的重要性。
現在瘋狂的給中小學“減負”,為什麼很多人更不不信、不聽?
因為高考才是指揮棒啊!!
因為擇校才是關鍵啊!!
小升初、中考的拼難道不是因為目標是高考才不得不做出的選擇最優資源嗎?
而面對越來越多的高中生考入名校不是通過“裸分”進入,基本上都是各種競賽成績加持、護體,如此現實的問題僅僅是取消“加分”就能解決了嗎?現在不加分了,不都是降分嗎?
我搜索了下《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並沒有提“降分”的問題。
學習問題從來不會一蹴而就的,人才培養也不可能千篇一律的,小編認為應該搭建足夠多的平臺給孩子們進行各種能力提高的機會。有的人喜歡詩詞、古文和國學,那麼就多開展一些這樣的活動給他們交流學習,有的擅長數理、邏輯,那麼就多給他們創造足夠的機會圖實踐、體驗、交流、學習;有的人擅長文體,那麼同樣要給他們搭建足夠多的交互平臺……而不是刻板的想把人都訓練成一個樣子——所謂的德智體全面發展!
全面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全面考核,而全面考核的必然結果就是全面負擔!
語文120分,我要付出啊100%的努力;歷史80分,難道我就不用付出100%的努力了?
分值的多少不是決定負擔的關鍵,只要是考試,那就一定都是負擔!
與其浪費時間折騰各種“削減”,為何不能多想想辦法進行系統的優化整合?最關鍵的導向其實就是“選拔機制”,只要機制改變,其他問題你就算不管,自然而然的都會跟隨改變不是嗎?
閱讀更多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