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這種地方戲已傳承近200年,併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前唱大戲”,農村的趕大集、廟會上,“大戲”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要節目。

邯鄲市內的公園內多有“戲曲角”,常聞絲絃聲、板鼓點,但票友選唱的大多是京劇、豫劇,連本土的河北梆子都極少聽到。

邯鄲這種地方戲已傳承近200年,併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與河北梆子相比,真正屬於邯鄲本土戲曲的則是2008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四股弦”。

四股弦又稱“四根弦、二夾弦、五調絃、五調腔”,產生於清朝道光十八年,從誕生至今已近200年。

最初時,四股弦從道具、服裝到化妝都很簡陋粗糙,幾個人圍成圈坐,一邊唱一邊做幾個簡單動作,俗稱“坐板凳頭”。

邯鄲這種地方戲已傳承近200年,併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19世紀初期,四股弦由山東臨清傳入邢臺,又吸收兼納京劇、河北梆子、亂彈和民間俚曲後,不僅在演出形式上豐富許多,演出題材也從“民間小戲”擴展到歷史劇目。全盛時期,四股弦曾紅遍石家莊、邢臺、邯鄲、安陽、德州、聊城等地。“七七事變”後一度陷入低潮,建國後再度復興。

四股弦又分為“鉅鹿四股弦”、“林州四股弦”和“冀南四股弦”燈。冀南四股弦原指魏縣四股弦,後來泛指包括魏縣四股弦、肥鄉四股弦、館陶四股弦在內的“邯鄲地區四股弦”。

邯鄲這種地方戲已傳承近200年,併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魏縣四股弦據說源於山東菏澤一帶,由民間的花鼓丁香發展而成,在魏縣北坡頭村一帶發展極盛,那裡的人據說都懂戲,有人曾笑稱“北坡頭村連公雞叫都是四股弦腔”。魏縣四股弦唱腔優美、舒展奔放,善於塑造英雄人物,有慢板、二板、三板、倒板、黑紅板凳多種板式,樂器主要有四弦胡、二胡、京胡、竹笛和笙。

肥鄉四股弦的發展據說開始於抗戰期間,主要分佈在南營內及周邊地區,伴奏樂器中有一種其它劇中沒有的“大弦”。常演出的傳統劇目有《三進宮》、《打金枝》、《轅門斬子》,現代戲則有《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等。

邯鄲這種地方戲已傳承近200年,併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館陶四股弦起初的演出劇目以反映民間家庭生活的小戲為主,後來演變增加了連臺本戲,至今當地仍流傳著“不鋤地、不澆園,也要去看四股弦”的說法。

魏縣今年啟動了“知聲腔國粹,愛家鄉文華”戲曲文化進校園活動,並於5月22日在縣第三中學舉辦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場四股弦劇目演出,用實際行動推動地方戲曲的文化宣傳,傳承發揚地方戲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