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临丧不哀”指的是“丧事”吗?

《论语》中“临丧不哀”指的是“丧事”吗?

【原文】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篇》第26章

【译文】

孔子说:“处在高位的人度量不宽宏、不宽厚,行礼的时候内心不恭敬,面对礼乐文化的丧失不悲痛。我用什么来炫耀鲁国继承的尽善尽美的礼乐文化呢?”

注释:

(1)居,《说文》:“居,蹲也。”即蹲踞。本义是处、坐。引申为居住,又引申为处于、处在。本章指处于、处在。

(2)上,《说文》:“上,高也。”即高处、上面。引申为高位、君主、尊长。本章指高位。

(3)宽,《说文》:“宽,屋宽大也。”即房屋宽敞。本章指度量宽宏、宽厚。

(4)敬,《说文》:“敬,肃也。”本义是做事认真,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由“认真”引申为警惕、戒备、严肃、慎重。本章指恭敬。

(5)临,《尔雅•释诂》:“临,视也。”即居上视下。《说文》:“临,监临也。”即临下监视。本义为低头视物,从上向下看。引申为面对。本章指亲临、面对。

(6)哀,《说文》:“哀,闵也。”即悲痛、悲伤。本章指悲痛、悲伤。

(7)观,《尔雅•释言》:“观,指、示也。”即给人看。《说文》:“观,谛视也。”即仔细看。引申指观察、审察。本章指炫耀。

复活论语解读:

本章作为《八佾篇》的结尾,孔子要表达什么呢?按后人的解释,我们拿杨伯峻的注释为例,“居于统治地位不宽宏大量,行礼的时候不严肃认真,参加丧礼的时候不悲哀,这种样子我怎么看得下去呢?”如果我们咬文嚼字去理解,“吾何以观之哉?”这样翻译是囫囵吞枣式的。钱穆的翻译为“我再把什么来看察他呢?”南怀瑾理解的是大意,认为:所以他说像这个样子的社会,就没有什么可看了,这是感叹当时文化思想的衰落。所以,我们看哪种解释都是从字面去理解了,用现代人语言的含糊其辞,没有古人严谨的文字表达,其实是没有明白孔子说这句话的目的。

吾何以观之哉!我们要先把这一句孔子的反问弄明白,这一章的疑点有:一是这一章作为《八佾篇》的结尾,是如何起到整篇总结作用的?二是孔子这几句话具体是指谁?三是“吾何以观之哉”到底是什么意思?《八佾篇》是讲“礼乐文化”的,第一章就把带头破坏礼乐文化的“三桓”给揪了出来,接下来围绕着“礼”一路谈了下来。到了上一章,孔子在谈到最完美的礼乐文化的时候,当推虞舜时期的《韶》乐。而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是礼崩乐坏了。这些诸侯国中,正统传承礼乐文化的是鲁国。就像我们现在的中国,我们“礼仪之邦”的美称的确是哪一个国家都比不上。实际上呢?中国人的世界形象的确有待于提高。我们被他人骂作“不文明”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所以,这一章孔子应该是针对鲁国来说的,每一句又有具体所指。吾,我,指孔子。何以,即“以何”,意思是用什么。观,由引申义“给人看,使观看”而来,引申为“炫耀、显示”,在本章意思是“炫耀”。相同的用法有,《左传•僖公四年》:“若出于东方,观兵于东夷,循海而归,其可也。”意思是说,如果出兵东方,向东夷诸国陈兵炫耀,再沿海路回国,这就好了。之,代词,代指鲁国正统传承的礼乐文化。这是针对上一章“尽善尽美”来说的,也就是说鲁国继承了尽善尽美的礼乐文化。所以,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用什么来炫耀鲁国继承的尽善尽美的礼乐文化呢?我们看看,礼乐文化在孔子时代的鲁国被破坏成什么样子。

居上不宽。居上,处在高位。这句话的主语就是“三桓”。宽,度量宽宏、宽厚。这是说那些居于高位、位居庙堂之上的人度量不宽宏。宽,是容得下所有不同政见的。对于执政者个人来说,是他的心胸和格局;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毋庸置疑,日本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用一部世界名著来说,就是“傲慢与偏见”;美国这个国家的精神就是“自私和利益”。我们说当今的世界为什么这么乱,就是拥有最多财富和最强武力的国家不宽宏,所有的小算盘都是围绕着自己的利益。如果中国是世界第一强国,来引领这个世界就不同了。我们把“居上不宽”的“上”放大了来理解的时候,就是指所有做领导的,居于上位的,拥有行政执法权的人。这些人若度量宽宏,政治上就会越清明,否则那就是官本位思想极其严重的结果。其实就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实际上,从孔子所处的时代,一直到现在,当领导的往往对下属过于苛刻,容不得穷人吃一顿饱饭。当下属,做臣民,好像是为政者的奴才。这种表现也就是度量不宽宏、不宽厚。那么反过来,度量宽宏、宽厚,心里装着人民的就是最合格的领导 。

为礼不敬。比如《八佾篇》的第12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祀祖先和祭祀神灵就是“为礼”,就是行礼的时候,内心要恭敬,不能形式上一套,内心是另一套。本章所说的“为礼”,包括“礼之用”中所有的整体的甚至个体的“行礼”的行为。如果表面符合“礼”的规定,内心没有了恭敬,那就是违礼。整个《八佾篇》是围绕着“礼”来教化的,孔子也把“违礼”的情形说得很透彻,“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人而不仁,如礼何”、“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是礼也”、“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具体来说,行礼的时候内心不恭敬,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比如现在的“丧礼”,父母死了儿女真有那么伤心吗?举办丧礼的过程往往是做给别人看的,大搞排场才算对父母尽孝。违背了《八佾篇》第4章孔子所说的“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的意思是说,总体说,礼仪与其奢侈讲排场,宁可节俭一些;具体拿丧事来说,与其仪式简易一些,宁可内心悲伤一些。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搞形式主义。居上不宽,是官僚主义;为礼不敬,是形式主义。而居上不宽是导致为礼不敬的前因,因此,“礼乐文化”的恢复应该从为政者开始。

临丧不哀。我们把“临丧不哀”理解为“参加丧礼的时候不悲哀”,其实上一句的“为礼不敬”就包含了“临丧不哀”在里面,因为“丧礼”就包含在“礼”中了。这是我们理解这一句一贯的认识。丧,不是指丧事。孔子怎么会拿给死人办丧事的事情来谈整个礼乐文化呢?这里的“丧”,就是前面的“二三子何患于丧乎”的“丧”,是指文明传承的丧失。临,面对。丧,礼乐文化的丧失。哀,悲痛。就是说,面对礼乐文化的丧失不悲痛。孔子生活的时代,有多少人为文明的丧失悲痛呢?当我们后人片面地认为孔子一生在政治上很失意,累累若丧家犬一样到处宣扬自己的学说的时候,我们又何曾看到孔老夫子他老人家那一颗为了这个民族、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而悲痛的心呢!在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为了文明的丧失而悲痛呢?南怀瑾先生在讲座时,说到传统文化要丢失的时候,不止一次放声大哭,这不就是本章所说的“临丧而哀”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