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卓笔峰尖玉削成-58cm×55cm-纸本水墨-2018

//一片氤氲的温雅//

文丨王东声

与王未兄不熟,只在日前他和孙振民兄的“书画作品联展”上初次见面。于是,便认识了宽厚质朴的他,也知道了他的本业是雕塑,水墨只是偶尔为之。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先生

他们的展览,展厅空间并不大,但王未的作品显然有对空间的考量,大多三尺、四尺以内的尺寸,却各样幅式,横横竖竖,很是丰富。他展出的是山水,赏读之,一派漶漶漫漫的温雅。这温雅,不以“大”出之,而是从足以涵纳万境的“小”中得来。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春烟盈谷-26cm×43cm-纸本水墨-2018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山含泾翠-35cm×35cm-纸本水墨-2018

其实,中国艺术,书与画,不在于大小,甚至是以小见长的。有的作品尺幅很小,却值得让人赏读再三,流连忘返。如在故宫看《采薇图》,横长不足一米的画面,却有着很“阔大”的视觉张力。尤其若了解那画面描绘的内容,那画面背后的故事,更会觉得,那岂是一张普普通通的画作,那分明是一段山河破碎的启示录,一件传统概念下忠仁节义的传教图。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云净月明-53cm×69cm-纸本水墨--2018

而今,艺术展厅化的时代,催生了太多太多五花八门的形式,太多太多精雕细刻、宏幅巨制的画面效果,太多太多缺乏真情实感的假大空之作,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富有原创性的作品少之又少。所以,多年以来,我更愿意看一些小型的展览,尺幅不一定大,但却值得品读、令人回味的那种。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孤舟一笠归-57cm×35cm-纸本水墨-2018

王未本来搞雕塑,是城市雕塑专家,画山水不过余闲事业。但他拿起毛笔,一上手,便别开生趣,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尺素铺陈开来,画笔已然不能释手。搞雕塑,创作者需要对作品有整体性的把握力,要对作品的各个角度,各个方位都有宏观的概念。王未笔下的山水,章法布局,山亭水榭,之所以处理得随心应手,也应该与此素养的养成不无关系。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古人诗意图-31cm×61cm-纸本水墨-2018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元人诗意图-36cm×31cm-纸本水墨-2018

王未作品,简约,概括,能够删繁就简,不斤斤于细枝末节,颇有一些抽象化的追求。抽象化,是现代绘画的显著特征之一。这一点,无论中西,均如此。西方艺术,自后印象派以来,野兽、立体、抽象、表现,甚至观念性的表达等等,无不是在走向一种“抽象”,甚至形而上的意味。中国画,由工笔到写意,自不必说。即使水墨的写意理路,宋元明清一路过来,也显然是越来越走向“抽象”了。王未的作品,相对平面化的空间经营,相对抽象化的简约描绘,都传达给人一种既古又新的亲切感。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江天暮雪-22cm×35cm-纸本水墨-2018

王未山水的另一特点,在于用墨。在传统中国画里,笔墨是二位一体的,但墨从属于笔。唐张彦远所谓:“运墨而五色具,是为得意。”北宋韩拙亦言:“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现代黄宾虹认为:“论用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以笔出。”均指出立意和笔墨之间的主从关系。但画家在实际操作中,或彰之于笔,或显之于墨,因人而异。王未善用一种有着灰度品质的墨,那墨加过调和剂一般他不做墨法的淋漓恣肆,而近于平涂的手法,沛沛然混沌一片,在被弱化了远中近景的空间层次里,透着一份氤氲的和谐之美。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古人诗意图-11cm×81cm-纸本水墨-2018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可以说,从笔致意味上,不仅可以一窥画者的心态,更可见画者的思考。王未绘画中轻松自若的“表情”,既是他的审美观的体现,也映照着他的人生态度。

乙未冬至后雾霾悄然散去草就于北京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古人诗意图-47cm×82cm-纸本水墨-2018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缥缈云峰-11cm×72cm-纸本水墨-2018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湖山清霭-26cm×42cm-纸本水墨-2018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苍岩山-22cm×35cm-纸本水墨-2018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层峦晓色-26cm×42cm-纸本水墨-2018

王未:一片氤氲的温雅

王未-丹山瀛海图-40cm×44cm-纸本水墨-2018

王未,男,1965年7月生于福州,山东乳山人,现为烟台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当代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持有全国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获首届山东省优秀青年艺术家称号,为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特聘艺术家、鲁东大学特聘教授。烟台市文联主席团委员。

2018年出版著作《云山水月——中国书画地域风格研究》。2002年12月,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优秀奖);2009年9月,在山东省委宣传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厅联合组织的“纪念建国六十周年山东省城市雕塑成就奖”评选活动中,参与创作设计的雕塑作品《月光》荣获山东省城市雕塑突出成就奖;2012年8月雕塑作品《解放区的天》入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庆祝建军八十五周年全国美展暨第十二届全军美展”并获得优秀作品奖(最高奖);2013年10月,雕塑作品入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并获得最高奖;2014年9月荣获由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七届“泰山文艺奖”;2015年荣获《中国书画》艺苑弥珍读者最喜爱的全国十位山水画家的称号;2017年8月,雕塑作品成功入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13届全军美术作品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