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虚拟货币,隐私守护者还是安全破坏者?

“自由战士”斯诺登曾表示,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13年就开始追踪虚拟货币。只有暗币,也就是匿名虚拟货币,才能真正保护交易者的隐私。

而买下日本虚拟货币交易所Coincheck的日本大型金融集团Monexgroup社长松本大认为,匿名虚拟货币帮助罪犯逃脱法律制裁,“为了保护持有虚拟货币的顾客,将会停止提供(匿名虚拟货币)的交易服务。”

4月16日,重新开始营业的Coincheck宣布,将会缩减交易所中的虚拟货币数量。门罗币(XMR)、达世币(DASH)、零币(ZEC)三种匿名虚拟货币首当其冲。

匿名虚拟货币,隐私守护者还是安全破坏者?

没有匿名,就没有隐私

“匿名虚拟货币”顾名思义,就是在交易中“除非受到授权,不会向第三方透露交易双方的身份信息以及交易内容的虚拟货币。”由于在虚拟货币交易过程中,很多人出于各种理由希望隐藏自己的身份,匿名虚拟货币也因此有了存在的价值。

上个月底,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曾经爆料称,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13年开始追踪虚拟货币,其中比特币优先级最高。

这位曾因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棱镜计划”而饱受争议的“自由战士”,对虚拟货币交易的隐私保护也非常关心。他认为尽管采用区块链技术,虚拟货币中的“显币”仍然存在被监视的风险。只有暗币,也就是匿名虚拟货币,才能真正保护交易者的隐私。

比特币用户通常使用单一的数字钱包地址,所有交易都会与它相关,对所有人可见。另一方面,只要信息量足够,从比特币的交易量记录也可以逆推出交易的具体内容。这些特性都可能使用户隐私泄露。而匿名虚拟货币能够通过不保留交易记录、不保留交易者信息的技术,对交易者的隐私起到极好的保护作用。

本次遭到Coincheck拒绝的3种匿名虚拟货币都以保护隐私力度极强而著称,其中零币更是受到了斯诺登推崇,他曾多次在各种场合表示,匿名虚拟货币零币可解决比特币的监视风险。

然而,匿名性的特点也极易被犯罪分子利用,Coincheck“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因为匿名,所以安全?

1月26日发生的巨额新经币被盗事件让Coincheck站上了风口浪尖。黑客盗走价值580亿日元(约合34亿元)的新经币后,通过黑市利用匿名虚拟货币洗钱。结果警察束手无策,交易所认栽赔钱。这一事件全世界深刻认识到了匿名虚拟货币的危险性。

匿名虚拟货币,隐私守护者还是安全破坏者?

事发之后,日本金融厅立刻宣布对虚拟货币交易所加强监管,一连串的相关措施接连实施,对日本的交易所市场进行了一次大洗牌。Coincheck虽然是受害者也逃不过金融厅的“特殊照顾”,接连两道“业务改善命令”让其尝尽了苦头,不得不“卖身”续命。

Monexgroup买下Coincheck后,被迫担起了它的烂摊子。Coincheck必须要在金融厅的监督下,为新经币被盗事件向用户们做出赔偿,同时还必须承担10至20亿日元的相关诉讼费用。这对新生的Coincheck来说是一笔数额巨大开销。

对于曾经以提供13种虚拟货币交易服务而著称Coincheck而言,一次停止3种匿名虚拟货币交易服务可谓是壮士断腕。既然匿名虚拟货币难以监督管理,那就干脆不做。

既可以保护用户安全,满足金融厅要求,又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一举两得。

Coincheck停止门罗币、达世币、零币的交易服务,对这三种匿名虚拟货币的实际影响并不是很大,这些匿名虚拟货币仍可以在其他交易所,或是各种地下交易所流通。但Coincheck的做法是否会被其它虚拟货币交易所效仿值得关注。

就和上周介绍的“去中心化约炮”社区一样,匿名保护了隐私,但未必安全,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法外之地。一旦如此,监管的铁拳将接踵而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