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脾胃最温柔的呵护是——喝点热的

给孩子脾胃最温柔的呵护是——喝点热的

中国话其实是蕴含了很多生活哲学和智慧的。比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说明了中国人对于暖的偏好,喝水要喝”温乎“的。比如“一碗热汤,从胃暖到心。”不仅仅在主观感受上是胃暖了,心也暖了。从客观的中医辩证上也是如此,胃属中央脾土,热汤让胃暖了,脾土向上升,将气血输送到肝,再到心,因此让心也觉得暖了。

给孩子脾胃最温柔的呵护是——喝点热的

喝口热的,这就是最朴素的温阳思想,即重视阳气,强调温扶阳气。从本溯源,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开始,我们国家对于温扶阳气,寒邪对于身体的伤害和治疗就有非常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了。"百病从寒起"的观念也广泛地在民间流传至今。

给孩子脾胃最温柔的呵护是——喝点热的

“百病从寒起”,寒邪非常容易损阳气,让整个人变得倦怠无力、新陈代谢缓慢、有汗排不出、身体畏寒、四肢冰冷、容易感冒、腹泻胃疼、患肠道疾病等。几乎大多数病症都来自于

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受生冷寒邪倾入,危害身体。

所以,我们的生活文化里,喝温水、喝热汤是普遍的生活习惯。即使是最懵懂的直男,也知道在别人感冒、胃疼、身体不适的时候,说句“喝杯热水吧”。

给孩子脾胃最温柔的呵护是——喝点热的

此时如果说,来杯冰可乐吧,一定会被三振出局。大兄弟,可长点儿心吧!

给孩子脾胃最温柔的呵护是——喝点热的

不过,地球的另一边,还有一群从来不喝热水的欧美人。他们的画风是这样儿滴

给孩子脾胃最温柔的呵护是——喝点热的

“对,除了咖啡是热的,我们都喝冰水”

“对,我们冬天喝冰水,很冰很冰很冰,没有问题”

“生病的时候喝冰水?”

“对,你的里面很热 你要比较冷,所以你喝冰水”

“女生那个时候也喝吗?”

“对,她们那个时候也喝。”

感觉没有活路了.....也不完全是,还好有唐人街和亚洲餐厅

给孩子脾胃最温柔的呵护是——喝点热的

好吧,你赢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欧美人多以高热量的牛肉、牛奶为主食,以煎、烤、炸为主要烹调方法,常年这样的饮食习惯体内的确如郭杰瑞说的那样“你的里面很热,你要比较冷”,这可以说是朴素的调理身体内环境的思维,此时的冰水相当于“泻火”药草的作用。

而且,长期这样摄入食物,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已经是西方社会的多发疾病,而近年来我国由于饮食习惯的逐渐西化,这类疾病也越来越多。

病从口入,喝生水、冰水、冰冷饮,是对胃伤害的最大来源之一。胃的温度是约37.5-38度,凉水、冰水喝进去,胃需要耗费大量身体热能去把水温热。久而久之胃功能会变差。甚至很多人,冰镇饮料和麻辣水煮是最爱的搭配,口味变重无辣不欢,非咸、辣不能刺激胃口,其实就是长期喝冷饮冰水导致胃功能差造成的。

如果爱护自己的胃,那就尽量喝点温热的吧。

给孩子脾胃最温柔的呵护是——喝点热的

给孩子脾胃最温柔的呵护是——喝点热的

孩子的胃更加敏感,不仅是冰水、冷饮,甚至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食物、饮料、奶,如果不加热或是煮开,吃了都容易拉肚子。

最常见的就是冻母乳拿出来,仅仅是化开,温到37度多給孩子喝,大多数孩子都会拉肚子,绿便。这是明显的脾胃受凉的症状。即使是脾胃壮的孩子,不拉肚子,或是不拉肚子但是有其他不适症状(如便秘、发烧等等)大人没有发现,那为什么要让孩子用身体去扛呢?

大多数人的理论是认为,煮沸了就没营养了。但,冻母乳本来就是权宜之计。是为了要营养还是宁可拉肚子呢?

年少时,我妈总是不让我吃冰,饮料也少喝。上大学离开家我便放飞自我,冰镇饮料加麻辣水煮,炸鸡配可乐,夏天逛街手里自然也是要拿一杯,感觉热就狂吃冰,当时舒服了嘴,胃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直到自己也做了妈妈,才明白了妈妈的一片苦心,自觉地拿起了保温杯,过上了中年妇女的生活。并且,也开始用心良苦地从小就培养娃喝热水的习惯,漂亮的保温杯,自制的梨汤、酸梅汤,尽量不吃冰的凉的,葫芦看到冰激凌也会很小心地只吃一点点。嗯,太凉了....

所有做的这些,只是希望即使有天,孩子会离开妈妈的怀抱独立生活,遇到外面的诱惑和伤害,也有身体底子去扛,有能力去分辨和节制。

终于懂得了如何去爱的时候,才能好好爱一个人。

给孩子脾胃最温柔的呵护是——喝点热的

给孩子脾胃最温柔的呵护是——喝点热的

葫芦妈有一个非主流公众号:葫芦妈Luna(ID:hulukids),不仅仅是育儿, 这里有书上找不到的各类干货和八卦,知音知乎知心姐姐专栏,妇女之友持家必备

《史上最全囤货手册》囤货清单+时间表+实际测评+产后护理+育儿精华,干货满满,搞定带娃第一年。关注公众号,私信回复“囤货”即可获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