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德国在1870年之后迅速崛起,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创新的价值

上一篇讲到,“小国自治”容易发生工业革命。

英国以一个岛国,取代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的霸主,工业革命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决定性因素。

由此看来,“小国自治”,自由,博爱,平等的基督宗教意识覆盖其上,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但在中国如果出现这类革新的话,中央肯定会出现并干预,皇帝会想办法控制在自己手中。

但是,革新仍然不是选择“小国自治”的理由。

生存是一场博弈。是一场冷血残酷,生死狡诈的战斗。

并不一定是具有最大生产者,最光明仁慈伟大的人,才可以活到最后。

在文明、国家、民族的博弈之中,并不一定就是文明的民族战胜野蛮的民族,英雄战胜小人,自由战胜奴役。

很多人对工业革命都津津乐道。可是这一段光荣历史仅维持了120年左右。

确切的说,工业革命,起步于1750年的英国。这期间英国的国力增长了约三倍,由一个二流农业国一跃变成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为何德国在1870年之后迅速崛起,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但在120年之后,英国的光荣就不行了。此后的荣誉属于德国。

德国从1870年开始工业化,用了大约二十到三十年的时间,在所有工业指数都超过了英国。并短暂成为了世界第一GDP。

而此时,德国刚刚由威廉一世加冕,由普鲁士大公国进阶成为德意志帝国。其背后是一连扫平了汉莎,黑森林,巴伐利亚,萨克森,巴登等五大诸侯国。

其他大大小小的小侯爵领,更是被消灭了不计其数。

按照小国自治理论,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了以后,德国的“政治复杂度”大大降低。德皇大一统取代了诸侯小国。德国应该大大衰弱才对。

为何德国1870年之后迅速崛起,并很快超过了英国的GDP,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

对于我们来说“领先-创新”是一种生存策略。可是“模仿-抄袭”同样也是一种生存策略。

德国当年几乎全靠“低质低价”的山寨英国货才起家的。

铁路是英国发明的。可是在德国才真正发扬光大。任何熟悉战争史的人,都知道“德国内线铁路”意味着什么。既然这样,何必纠缠发明者呢。

有些人可能具有道德洁癖,对于山寨,模仿者觉得不屑一顾。

可是在国家层面,这就是几千万人的流血。几亿人的饥荒。几十万亿财富的损失。

并不一定科技树爬的越高的就是赢家。我是比较赞同“后发优势”的。

后发国家,的确可以抄袭许许多现成的科技。绝对比自己从头研发这些科技要省力得多。

如果能进口现成的机器,则科技进步的速度更是惊人。如果不仅买机器,还能“来料加工”溶入现代化国家的供应链,则后进国家的进步,简直可谓一日千里了。

哪怕你科技封锁,可我仅仅需要知道一个大致的大方向,也可以省去无数的力气。

我们知道,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是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当一个民族选择了“大而烂”的发展方向,他并不一定是失败者。你的科技树好像并不高。部队也不精锐,有数量而无质量,纯一个劣等民族。

可是和“小而精”的发展模式相比,那些“大而烂”的文明往往笑到最后。就如同俄国胜过英国,中国胜过日本。

因为“科技树”的距离可以很快的拉进,而“规模”的差距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弥补的。

文明的博弈是一种多方面各种手段一起上的博弈。并不一定说先发明工业革命的国家就是赢家。

中国在1980年一下子吸收了太多的新科技。电力,火车,高速公路,电信,钢铁,汽车,石油,等等。

但中国远没有达到“充分发展”的阶段。中国还不急着爬新的科技树。相反的,真正着急的应该是欧美和日本。他们已经很久没进步了。

“小国多核”能带来更多的科技进步,更强的军队战斗力和更阳光蓬勃的朝气。

西欧五百年,从被伊斯兰压着打,一跃成为地球的霸主。

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国区域自治就是最好的选择。

伊斯兰的兴起

当7世纪的贝都因人,原先只有巴掌大一块地盘。其最强的一次“壕沟计”总决战,也不过3千人对1万人。

可是一个世纪之后,伊斯兰哈里发已经征服了波斯萨珊王朝。二个世纪之后,伊斯兰已经征服了整个中亚,北非,西班牙和部分法国。

为何德国在1870年之后迅速崛起,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阿拉伯帝国,是人类领土最大的四个帝国之一。请问,伊斯兰崛起的时候,哪里有自由、博爱、平等的基督精神了?

而且,任何一个有基本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伊斯兰文明,在AD7世纪,绝对是遥遥领先于欧洲黑暗世纪的“文明国家”。

其政治文明,医学,星相学,冶金,印刷术,商业,法律,都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欧洲。

另一个例子,则是成吉思汗。

在成吉思汗的身上,更加看不出自由博爱平等的影子。铁木真一口气征服了整个亚洲和半个欧洲。

为何德国在1870年之后迅速崛起,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对于“小国多核”会兴旺崛起这种说法,理论和事实都是要打耳光的。

哪怕,让我们来看看今时今日的现实状态。

目前全世界最“区域自治”,最文明最法治的地方是哪里?是瑞士,可他事实上几乎就没大一点的城镇。

瑞士是由300多个城镇所组成的。在历史上他就没有被征服过。纯粹是一些同等规模的镇大家坐下来谈判决定公共事务。

这样的国家,应该最符合“小国多核”“行业协会”“和平发展”了吧。一切商人都可以在瑞士找到机会。

瑞士创新了没有,没有。

全世界最“部落制”,“独立政治实体”的大陆是非洲。

非洲在未来50年会成长成超级文明?别开玩笑了。

今天的欧洲仍然是30几个国家。中国还是一个国家。

理论上,欧洲比中国仍然是更加地小国多核。

那欧洲创新了没有?没有。

目前的欧洲,基本上已是暮气沉沉,毫无丝毫进步。

以欧洲之大,甚至都找不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家。甚至都找不出一个有希望的国家。连增长2.2%的德国,都算是模范优等生,被吹捧了。

对于“小国多核”会兴旺崛起这种说法,放到现在,理论和事实还是要打耳光的。

那么,为什么欧洲无法创新。就算再给欧洲20年,他还是无法创新。

真正为什么,下篇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