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考上知名大学,却差点因为“老赖”爸爸影响录取……

法制日报:限秀令是规范娱乐节目良药

儿子考上知名大学,却差点因为“老赖”爸爸影响录取……

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暑期网络视听节目播出工作的通知》,给最近火爆的选秀综艺、偶像养成类节目敲了警钟。通知指出,对于偶像养成类节目、社会广泛参与选拔的歌唱才艺竞秀类节目,要确保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向上方可播出。业内普遍将此通知,解读为最严“限秀令”(7月12日《证券日报》)。

真正的娱乐应该是寓教于乐的,即便是偶像养成类节目,也不能只是聚焦在偶像今天的成功上,聚焦在偶像奢侈的生活和光鲜的外表上,还应该展现偶像的成长史,展现偶像追逐梦想的历程,讲述偶像为了梦想不懈奋斗的故事,展现偶像的拼搏和成长之路。一句话,既要展现偶像的台上光鲜,更要展现偶像的台下艰辛付出和拼搏。这样才能让观众从中汲取向上的动力和源泉,继而让人们明白,偶像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和努力拼搏得来的。

燕赵晚报:建议还原镇水神兽,别轻易扣造谣的帽子

儿子考上知名大学,却差点因为“老赖”爸爸影响录取……

7月11日,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对在网上散播“镇水神兽被挖出导致成都连年大雨”谣言的杨某依法给予行政处罚。(7月12日澎湃新闻网)

网络时代,谣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危害也更大。加大对造谣、传谣者的打击力度,顺乎民心,民众往往也拍手称快。但此次青羊分局在其官微上刊登了对杨某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消息后,却引起了舆论的吐槽。

舆论之所以会一反常态,并非不支持公安机关打击造谣、传谣者,而是反对将打击造谣、传谣扩大化,不分青红皂白就给提意见的市民扣上造谣的帽子。

广州日报:大学录取通知书应注意信息保护

儿子考上知名大学,却差点因为“老赖”爸爸影响录取……

个人信息保护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中,学生的录取信息更是隐私保护的重中之重。从以往经验来看,学生隐私泄露会带来很多问题,广告推销不胜其烦,电信诈骗更是危害不小。尤其是,当不法分子通过快递面单掌握学生的姓名、电话、录取学校乃至专业等细节,会让学生和家长更加难以分辨真假。在这方面,以前不是没有过惨痛的教训。保护学生录取信息,绝不是小事。

在快递面单上不展示学生的录取信息,而像普通快递一样只有姓名和电话,做起来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有快递企业解释,之所以要将录取学校等信息标在面单上,是为了提升分拣效率。但在笔者看来,效率固然重要,但安全才是第一位的。为了提高效率而让学生个人信息“裸奔”,并不可取。其实,以现有的快递技术,完全可以采取已经投放市场的“隐私面单”来投递录取通知书。虽然成本可能会高一点,但安全性更有保障,效率可能比普通面单更高,这一方案值得探索。

光明网:如何保证学生营养餐真的有营养

儿子考上知名大学,却差点因为“老赖”爸爸影响录取……

据报道,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近期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自2011年11月启动以来已实施了7年,目前已覆盖全国29个省(京、津、鲁单独开展了学生供餐项目)1631个县,受益学生达3700万;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资金1248亿元,并安排3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试点地区学校食堂建设,试点地区学校食堂供餐比例目前已达到76%,大大提高了供应安全、卫生、营养饮食的能力。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关乎农村地区人口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关乎人口质量,也关乎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的未来。因此,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必须办好。

过去7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经使3700万贫困地区的学生受益。在覆盖面进一步扩展的同时,学生营养餐更要名副其实,从吃饱肚子向增进学生体质的目标努力,“逐渐减少‘牛奶+鸡蛋’‘面包+火腿肠’等单一供餐模式”。不过,实事求是地讲,在当前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受现有条件限制,让学生吃得更营养,还是有不小的难度。

法治日报:成果比论文更有说服力

儿子考上知名大学,却差点因为“老赖”爸爸影响录取……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消息称,北京77名专业技术人才被评为本市首批正高级经济师和正高级会计师。此次评审是北京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了三个“首次”:首次增设经济、会计两个系列的正高级职称,并为高层次人才建立破格申报通道;首次使用职称分类评价标准,突出干什么、评什么;首次推行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从评论文改为评成果(7月12日《北京青年报》)。

永远不要怀疑论文的价值,但当所有人都要写论文,当论文已经成为一种产业时,也意味着唯论文已经走到头了。代表作替代论文,从评论文改为评成果,其意义不止多一个选项,让很多没有论文的人多了一个评职称的机会;还在于它传递了一个明确导向,告诉人们职称制度的初心,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善美,而且一个坚持真善美的人不会吃亏,不会被主流价值遗忘。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不唯论文开启的不只是职称新风,还是社会新风;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具有社会意义,体现和维护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钱江晚报:限制老赖子女上学,法律边界在哪?

儿子考上知名大学,却差点因为“老赖”爸爸影响录取……

温州苍南饶先生的儿子发挥出色,考上了北京某知名大学。正当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学校却来电说儿子可能无法被录取。原因是饶先生欠银行20万元贷款已两年没还,被纳入失信名单。为了不影响儿子读书,饶先生马上联系银行,还清了欠款。

一个老赖,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责任,却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一掷千金,这显然有违社会公平原则,但这并不代表就可以随意剥夺其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有一点应当明确的是:法律限制的是老赖为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的付费行为,而不是禁止老赖的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法律从来没有说过老赖子女就不能上高消费的私立学校。

换句话说,法律禁止的是高消费行为本身,而不是上学这个行为。从这个角度说,一些地方的高收费私立学校以诚信为由,直接将老赖子女拒之门外,是不合法的。被执行人付这笔钱不行,难道爷爷奶奶或是亲戚朋友来付这笔钱也不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确保被执行人的财产没有用于支付就读的行为。具体来讲,饶先生的儿子因专业有特殊要求而受限,理由勉强站得住脚,虽然我们目前并不知道“相关要求”具体何指;而像衡水桃城法院的做法则需两说,禁止失信被执行人为子女支付高昂学费,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如果是一律禁止老赖子女就读高收费学校,则值得商榷。

燕赵晚报:必须追究地铁野蛮施工的责任

儿子考上知名大学,却差点因为“老赖”爸爸影响录取……

7月5日至7日,深圳地铁在施工时挖断7根电缆,导致大片区停电。时隔3天,深圳地铁在施工时又不慎挖破了地下供水主管道,影响到居民用水。针对此事,深圳地铁集团公司回应称,造成两次事故的施工方不是同一家公司,目前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在此之前,深圳供电局微博曾多次追问:“大家的命都是空调给的,您别大热天挖我电缆哇”“三天两起挖断7根,地铁野蛮施工是要让电缆经脉全断吗?”(7月12日《北京青年报》)

近年来,不少城市都在推进地铁建设,这本是城市基建和交通改善的好事,过程中给市民带来一些不便也未尝不可以理解。但是,这种理解不应该是对粗暴施工和为了赶工期而“乱来”的无条件包容。像地下线路摸排这些工作,施工前各个部门有没有对线路情况进行充分而必要的沟通?施工方对于明确的告知和提醒,有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若不事先解决,地铁施工出现事故的几率无疑将大大提升,也是额外给市民添堵,当然就不属于必要的包容范畴。对此现象,相关部门应及时出手干预,对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就应该严肃追责。

光明网:电视剧市场亟待国产好剧提振

儿子考上知名大学,却差点因为“老赖”爸爸影响录取……

最近,随着影视剧产业政策的规范导向和市场的自发调整,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善。行业普遍意识到,一部剧成功的关键只能在于作品本身。一方面,创作者要主动在作品中融入主流价值、美好情感,将向善向上的价值观作为创作的首要标准;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剧集的“品相”“品质”,将有限的资源更多地用在制作环节,打造良心剧、精品剧。在当下的文艺生态中,电视剧作为一种刚需产品,对精品力作的需求尤为强烈。国产电视剧产业亟待一批好剧来开辟新机、扭转困局、提振市场,这既需要向优秀的传统回归,也需要对既有模式有所超越。

对热点新闻有自己的看法?小编在留言区等你噢~

说明:本栏目所引用之评论均为原文节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