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百萬日軍征服不了中國,而蒙元滿清人數不多反而能統治?

首先咱們不是要挑起我們56個團結民族的矛盾,只是參考分析歷史。對蒙元滿清日本政權來說,中國大陸政權都是敵對政權,所有的一村一縣都雖屬於不同勢力,但都是要一個個征服的,不像日本打交通線那樣打出一條路就行,而是需要整個地方對中國大陸現有政權宋、明、民國進行全面征服。

為何百萬日軍征服不了中國,而蒙元滿清人數不多反而能統治?

蒙元騎兵圖

我們知道國軍內戰時在東北佔領了一些大城市兵力就攤薄了,進攻能力就弱了,我不知道蒙元滿清當時有多少兵力,但是看到侵華日軍派在中國有60多萬人仍然看不住整個後方,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更是隻有一個第11軍負責進攻任務,其他日軍都攻不動了。蒙元滿清當時的兵力有多少,肯定不如日軍多吧,他們騎馬再快也沒有日軍車輪子快吧。比如一個地方發生叛亂,日軍再遠乘車也可以比蒙古騎兵先到達平叛啊。

為何百萬日軍征服不了中國,而蒙元滿清人數不多反而能統治?

日本侵略軍的裝甲部隊圖

1937年戰爭爆發時,日本的鋼鐵、石油、銅的產量都超過中國100倍,飛機坦克汽車產量差更大;蒙古滿清騎兵總跑不過日本車輪子吧,冷兵器火力的差距,應該也小於中國對日本的差距吧。那為什麼日軍62萬在中國大陸到後面自己都無力進攻?還一個偽軍都沒算上,蒙元滿清究竟有多少兵力?他們為什麼人少,武器差距小,也沒有像日本那樣有一整套軍事理論,而且民國軍閥不聽話,貌似統一指揮起來比南宋要困難。為什麼日軍62萬進攻不了了,武器比他們落後的蒙元和滿清當時各有多少兵力?為什麼他們可以持續地進攻並最終攻下中國的每一個角落?

為何百萬日軍征服不了中國,而蒙元滿清人數不多反而能統治?

近代民族意識演講圖

因為古代國民沒有正真的民族意識,也可以說是狹隘的民族意識,只有高級階層的貴族在乎民族意識,民族主義的真正興起,也是近代的事情,在清代以前,中國人的腦海裡,是沒有國家的概念的,基本上是這樣的,那叫“朝廷”,既然是朝廷,效忠誰都是一樣,只是家天下,與自己無關。民族意識存在的範圍很窄,士大夫,也就是精英階層。但是佔絕大部分的農民是沒有的,給誰交糧都一樣,對廣大的農民來說,蒙古人來了,發現和我們不一樣,好吧抵抗兩下,然後發現蒙古很厲害,算了,換一家交公糧吧,一樣過日子。這個和近代不同,近代受教育程度有所提升,西方的民族意識也傳到中國,民族意識才是一個擴大的存在,想古代這種打不過就算了的意識少了許多近代,國家、民族意識的抬頭,才有了漢奸的這種區分。因此,日本想要征服中國,就變得十分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