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趣谈:汉唐宋明女子皆以穿针乞巧,唯清代女子会“取巧”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或“女儿节”,时间是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 ,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女子最重视的一个节日。

乞巧节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中,是西汉刘歆所著《西京杂记》(一说是东晋葛洪所著)中记有“汉彩女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穿线有七个针眼的针于开襟楼,寓意着女孩们开窍的心愿。

七夕趣谈:汉唐宋明女子皆以穿针乞巧,唯清代女子会“取巧”

东汉时期的五言诗《迢迢牵牛星》已经有了“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说明至少在东汉已经有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而三国时的曹植在《九咏》曰里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说明东汉末至三国,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定型。

西晋张华所著的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博物志》记载:“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滨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诸次饮之。”浮槎,是古代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子。

七夕趣谈:汉唐宋明女子皆以穿针乞巧,唯清代女子会“取巧”

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宗懔(约501~565)所著的岁时节令风物集《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荆楚岁时记》还记载:“七月七日夜,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喜子”指蜘蛛,此时的女子在乞巧节继续穿针乞巧的同时,又多加了一个祈望,那就是在七月七日夜,要在院中陈列瓜果,并以次日有蜘蛛网于瓜果之上,才认为是女子乞巧成功。

七夕趣谈:汉唐宋明女子皆以穿针乞巧,唯清代女子会“取巧”

唐代的七夕,大唐盛世辉煌的同时,七夕节也变的更具有奢靡之风。晚唐时期王仁裕所著的《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唐玄宗时期,每至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这段描述,说明了唐朝不仅宫廷内延续着七夕的穿针引线以乞巧的风俗,而且普通士子人民也都从之。只是穿针由七孔针演变为九孔针。

七夕趣谈:汉唐宋明女子皆以穿针乞巧,唯清代女子会“取巧”

而且关于喜子结网以应符验的故事,在唐代也发生了变化,在《开元天宝遗事》中有详细记载:“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果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唐代的蜘蛛结网,从瓜果之上演变为将蜘蛛捉于小盒子里,第二天在看盒内的蜘蛛结网的稠密来印证女子的巧多与巧少。

到宋代,七夕节除了继续陈瓜果焚香列拜,穿针乞巧于结彩楼外,还增加了新的内容。宋代以前都城实行宵禁,而宋朝的商业发达,故都城内有了固定的售卖物品场所。

七夕趣谈:汉唐宋明女子皆以穿针乞巧,唯清代女子会“取巧”

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的《东京梦华录》(孟元老著)记载:“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这里的“瓦子”就是宋代的售货集市,“磨喝乐”就是在七夕时应时的一种泥塑做成的娃娃。“磨喝乐”甚至成了祭拜之物,因为在《东京梦华录》中还记载:“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谓之乞巧。”

明代的七夕节,宫内女眷换“鹊桥补子”,“宫中设乞巧山子,兵仗局伺候乞巧针。”(明代刘若愚《酌中志》)“山子”即人为搭建的假山,便于女子立高处以乞巧,明代还是保留了汉唐遗风。

七夕趣谈:汉唐宋明女子皆以穿针乞巧,唯清代女子会“取巧”

左图:投针验巧, 右图:穿针乞巧

自从有了乞巧节,汉、唐、宋、明各个朝代的女子均是以穿针以乞巧,唯独到了清代,不再以穿七孔或九孔针来乞巧,而是变了样,以“丢针儿”来乞巧。“幼女以盂水曝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子巧。”(清代潘荣陛所著北京风俗志书《帝京岁时纪胜》)

以前女子乞巧时的穿针过与不过,全靠的是女子的视力和手的巧劲儿,而清代的“丢针儿”,则全靠的是天意了,清代女子的乞巧是不是很“取巧”了呢?

七夕节因“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鹊桥”上相会,从而成为千百年来一个传奇而动人的爱情故事,世代流传,这一天还被现代人誉为中国版的“情人节”。并且,“牛郎织女”还与孟姜女传、白蛇传、梁祝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传说。

本文参考自《国学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