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原王朝总是被少数民族打败,原因在这里

为什么中原王朝总是被少数民族打败,原因在这里

在我国古代,经常对我们中原王朝发动战争的是来自北方蒙古高原的少数民族。其实他们是属于两个大的系统,一个是匈奴系统,包括匈奴、突厥;还有一个系统是东胡系统,包括契丹、女真和蒙古。今天来跟大家说下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战争对比,看下为什么我们中原王朝总是打不过人家。

为什么中原王朝总是被少数民族打败,原因在这里

首先第一个原因是,这些少数民族基本上全民皆兵,他的生产和战斗其实是一回事。少数民族的孩子,基本上从小就开始练习弓箭、骑马、摔跤,打起仗来不还是这一套嘛。弯弓射大雕,天上飞的雕一箭就干下来了,飞奔中的鹿也能干掉,就不用说两条腿在地上跑的人了,那人家射起来,多轻松啊。再说了,匈奴人口最多的时候150万人,能拉弓打仗的人是30万,也就是说每五个人就有一个士兵;反观当时的汉朝,人口6000万,军队人数最多的时候是60万人,也就是说每100个人里面1个士兵。我们中原王朝的老百姓平常手里拿的是锄头,让一个农民学会杀人打仗是需要时间的,而人家匈奴呢,从小就是这一套,所以打不过人家很正常。就像现在的人写毛笔字肯定没有古人写的好,一个意思。

为什么中原王朝总是被少数民族打败,原因在这里

第二个原因就是骑兵打步兵。匈奴基本上全是骑兵,而汉朝大部分是步兵,那打起来还不跟玩似的啊。人家是匈奴是快如风,咱是两只脚板跑,肯定跑不过人家。

为什么中原王朝总是被少数民族打败,原因在这里

第三个原因是,匈奴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打仗不需要后勤。匈奴每个士兵三匹马,一个战马,这匹马只有在冲锋的时候才能骑,平常是不能骑的。还有一匹是走马,这匹马是平常行军的时候骑的。最后是一匹驮马,最要是用来驮运物资的。士兵们渴了就喝马奶,饿了天上飞什么,地上跑什么,一箭就搞定了,这还需要什么后勤啊。再看中原王朝,出兵20万,其中就得有5万人来押送粮草,如果粮草一断,那这仗基本也就没法打了。


为什么中原王朝总是被少数民族打败,原因在这里

第四,从这个气候的问题上说,匈奴人打中原王朝,是从北向南打,越打越热,可以光着膀子打仗,而中原王朝打他们,是从南向北打,越打越冷,冻都冻的差不多了,还怎么打仗啊。

为什么中原王朝总是被少数民族打败,原因在这里

另外,其实中原王朝根本就对匈奴所占领的地方不感兴趣,因为不能种粮食,所以一直处于的是被动的状态,而匈奴等少数民族由于落后,所以生活物资稀缺,只能动不动就去骚扰一下,抢点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