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歌積蓄了詩人的智慧,品格和心境。有了詩歌的加持,遊普救寺便有了不一樣的意境。

《西廂記》敘事長詩

王東峰(艾生)


第一篇:序

黃河之水天上來,華夏文明從此開。

泱泱大地 悠悠事,漢唐彪史幾千載。

鸛雀聲聲雄樓在,窮目輝煌千里外。

滔滔不絕 蒲津渡,錚錚鐵牛兩邊來。

沃野千頃田萬畝,楊柳依依向天舒。

飛燕無數 人無數,春風撲面光如注。

蒲州古城繁華景,不辱盛世傳美名。

中條偉哉 華峰雄,普救古寺天下聞。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第二篇:迴廊驚豔

自古風流出少年,正是青春壯志酣。

西洛張生 名君瑞,引馬攜童奔長安。

長安路遠天色暮,人困馬乏驛棧駐。

偷閒難得 普救遊,從此踏上尋芳路。

峨嵋塬頭晴空秀,名寺古剎亮望目。

普救金字 大如鬥,曾是則天香火處。

和尚門迎隨客步,僧院法堂羅漢數。

鐘樓遊遍 登寶塔,迴廊驚見觀音入。

調笑香肩將花拈,行時腰肢嬌又軟。

眉似新月 櫻桃口,嫋娜旖旎垂柳間。

認定神仙觀音駕,五百年前是冤家。

臨去秋波 回眸笑,饞涎相思空嚥下。

君瑞欲前蹤影無,不知仙女來何處。

飄飄飛過 飄飄渡,窈窕淑女君好逑。

回首揖問小師傅,和尚視目心如數。

前朝崔相 千金女,梨花深院西廂住。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第三篇:佛門邂逅

為情能把功名拋,不去長安佛門老。

苦求方丈 借僧房,朝夕能見麗人袍。

應是老天開口笑,大師示爾好事到。

二月十五 吉利日,超度相國亡靈好。

相國仙逝故土安,舉家回京阻路難。

殘春寄宿 普救寺,但等它日歸家園。

相國夫人半百身,遺孀孤女途路窮。

吉日超度 相夫事,方能換得好心情。

天賜良機莫遲鈍,求得法堂香火共。

為睹美人 絕色身,素衣悲面裝涕零。

老納喚徒俱振奮,道場做法要虔誠。

法堂琉璃 月高輪,鐘鼓響時佛號沉。

二月春雷響殿角,半天風雨灑松梢。

候門不許 眾僧敲,相國小姐鶯鶯到。

忽是仙女盡妖嬈,傾國傾城太真貌。

柳眉粉鼻 櫻口小,梨花面俏揚柳腰。

眾僧凝眺方寸糟,師老徒小沒顛倒。

禿頭當作 金磬敲,燭滅香消無人曉。

嬌娘哭父梨花雨,張生視如七仙女。

羞花閉月 光無色,佛門邂逅成天意。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第四篇:隔牆對吟

乍逢相見別時想,晝夜思念小嬌娘。

院宇深, 枕簟涼,孤影一燈書搖幌。

眉兒淺淺臉淡狀,粉香膩玉搓咽項。

翠裙素袖 玉筍長,半天風韻萬思量。

夜深靜,月清朗,難入眠,覓芬芳。

但能借得 滿園綠,化作美人處處香。

角門吱呀細聲響,美人乘風出西廂。

腳踮脖長 牆孔望,美人拜月欲敬香。

清風送我美人來,我為美人更暢懷。

明月照我 司馬膽,牆外吟的衷情在。

月色溶溶夜深沉,花陰寂寂春光明。

嫦娥如何 臨皓魄,隔牆不見月中人。

蘭閨難耐久寂寞,無事自尋度芳春。

料得今夜 行吟者,應憐月下長嘆人。

語句清,音律輕,惺惺自古惜惺惺。

至此方知 美人累,姻緣還需紅線引。

平生好事從今定,詩意借月照分明。

明朝桃花 樹下等,不娶鶯鶯誓不婚。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第五篇:山門寺警

忽如地動山河崩,半萬賊兵圍山門。

叛將飛虎 不忠誠,傷天害理禍國民。

聞得崔家有嬌鶯,婷婷玉立初長成。

今日隱居 寺院中,送吾免遭屠山門。

長老聞言魂魄驚,寺院上下亂如蜂。

喊聲振天 馬嘶鳴,危急時刻報夫人。

夫人情急意亂生,慌對寺內男人明。

爾等誰退 賊寇群,倒陪嫁妝娶鶯鶯。

鶯鶯思念意中人,更曾花廊見玉容。

身本潔來 還潔去,以死方休保潔身。

群中傳出鳴掌聲,能退賊兵自奮勇。

諾言一拋 值千金,睽睽眾目向張生。

張生面向夫人云,小生西洛雲遊人。

二十多三 今未婚,父母早喪孤苦伶。

自小飽學詩書禮,蒲州會友長安行。

借宿名寺 遇佳人,願為佳人退賊兵。

夫人長老喜若驚,小姐紅娘涕淚擁。

半萬賊兵 爾能退,願汝心事早成真。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第六篇:白馬解圍

張生揮毫如鳳舞,成就一份告急書。

書中詳盡 當下事,何人敢送收信處?

蒲關鎮守杜確兄,吾等多年生死情。

人稱白馬 大將軍,奉旨統帥十萬兵。

眾裡衝出一僧人,自告奮勇能擔承。

惠明師傅 英雄膽,拼死要保眾太平。

酒一碗,吼三聲,戒棍打的天地昏。

揖拜長老 與夫人,一頭扎進雲霧中。

將軍見信怒衝心,號令征戰健兒軍。

為救百姓 於痛苦,剿滅飛虎保黎民。

山門吶喊旌旗動,戰鼓響徹夜空中。

白馬凌空 劍一指,半萬賊兵刀下魂。

全寺上下齊歡騰,喜迎白馬開山門。

讚不絕口 誇張生,臨危方顯英雄本。

眾僧拜謝大將軍,回師蒲關鐵蹄塵。

丫鬟紅娘向眾聲,明朝夫人宴張生。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第七篇:夫人賴婚

掃賊除惡民太平,眾僧舉指贊張生。

盼得今朝 美人見,圓我昨夜桃花夢。

皂角洗臉味香清,小帽烏紗亮分明。

楚楚衣冠 水中影,急等紅娘來牽引。

未見其人先聞聲,紅娘得令來邀請。

相貌才性 誰不愛,紅娘見了心也動。

鶯鶯通宵未眠身,盼黑盼明盼郎君。

茶食無味 心欲蹦,盼曉看破三層雲。

良辰美景莫錯行,西廂窗外旭日紅。

風簫樂奏 合歡令,孔雀春風軟玉屏。

才子多情佳人幸,春風燕爾紅線引。

舉將滅寇 功難沒,美酒一杯暢懷飲。

梨花深院東廂廳,老婦宴前等來賓。

新人不知 身是客,滿心拜謝岳母恩。

嬌娘聞請如意君,早忘文雅禮儀身。

平生盼得 今朝新,不負當世女兒紅。

成人之美紅娘辛,累盡前後促新婚。

桌上佳餚 廚下點,順手推的伉儷親。

夫人金口天雷鳴,炸響驚醒夢中人。

鶯鶯張生 兄妹論,從此禮數要分清。

最恨不過夫人心,隨意烏龍連理分。

恩斷義絕 倫理忘,水底望月南柯夢。

一杯悶酒滴滴痛,低首無語淚穿心。

張生罷宴 離東房,從此臥床病纏身。

為娘好口不應心,佳人自古多薄命。

淚灑西廂 鶯鶯痛,玉容寂寞胭脂空。

棒打鴛鴦連理搓,晴天劈雷奈如何。

有分只熬 蕭寺夜,無緣難成洞房春。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第八篇:紅娘串引

仰首向月深情默,隔牆酬和如膠著。

誰為恩愛 穿線引,迎風帶月似花渴。

紅娘心細胸寬闊,仗義直言良策多。

勸君將把 琴聲作,妾陪小姐月下和。

拜天拜地曾似絕,唯有紅娘謀意多。

三拜謝過 紅娘身,倚窗盼著月如雪。

張生撫琴盼夜深,未張琴絃先動情。

足下伴生 幾風雨,今夜汝要顯神靈。

昔日司馬相如狂,驚天一曲鳳求凰。

曲終搏的 文君意,佳話傳頌美名揚。

時不待我趁月光,撥絃開張夜空響。

自古風流愛風流,我亦月下鳳求凰。

有美人兮見不忘,一日不見思如狂。

鳳飛四海 求兮凰,無奈佳人離東牆。

張弦代語訴衷腸,何時見許慰彷徨。

言配德兮 攜手將,不得飛兮我淪亡!

牆外訴情牆內聞,曲調未終淚沾巾。

字字句句 入心骨,琴韻淚滴兩相應。

芳心自懂相思意,嬌鸞雛鳳失雌雄。

落花流水 春不去,休將勞燕飛西東。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第九篇:遞簡傳情

脂粉香消懶去添,春恨壓眉病懨懨。

相思無盡 愁無盡,誰人信息通魚雁。

心有煩事錦繡無,淚溼胭脂難描塗。

書簡成就 誰尺素,唯有紅娘能傳輸。

深院淺出西廂進,雖是婦道有秉性。

簡傳簡入 如春燕,枯木逢春待甘霖。

相思恨轉添愁容,漫把瑤琴弄絃聲。

樂事又逢 春來早,芳心爾亦動分明。

此情不可違天意,虛譽何須奉教深。

莫負月華 明照時,且憐花影重下人。

風靜簾閒蘭香散,梅紅羅軟帳輕彈。

半晌抬身 長聲嘆,自不明眸釵偏亂。

亂挽雲鬟將簡拈,低垂粉頸孜孜看。

顛來倒去 不心煩,裝摸作樣變朱顏。

質問紅娘簡何物,紅娘欲言淚漣漣。

那生盼見 難茶飯,命在旦夕讓人憐。

鶯鶯描筆成書簡,託與紅娘莫待慢。

羅衾不耐 五更寒,展簡能使寢食安。

休將閒事苦縈懷,取此摧殘天賦才。

不意當時 完妾命,豈防今日作君災。

仰圖厚德難從禮,謹奉新詩可當媒。

寄語高唐 休詠賦,今宵端得雲雨來。

生生喜極忘疲累,哩也波哩也囉哩。

三拜紅娘 盼天黑,哩也波哩也囉哩。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

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第十篇:春宵一刻

柳梢斜日遲遲下,嫩綠池塘藏睡鴨。

春寒夜涼 苔徑滑,露珠打溼凌波襪。

花蔭重疊香風細,庭院深沉淡月撒。

晚風寒峭 透窗紗,金鉤繡簾空不掛。

花有蔭,月有陰,春宵一刻抵千金。

隔牆花影 催人奮,西廂閉戶尋玉人。

窗無光色門輕掖,人靜夜深無窺竊。

僕主隨風 身無斜,幽窗花影西廂月。

紅娘託衾推門宅,擁得嬌娘送奇才。

月明見得 光華貌,芳心一片任君摘。

未抱美人先跪拜,疑似月姑下凡來。

羞羞答答 頭不抬,軟玉溫香情滿懷。

繡鞋半拆柳腰擺,羅帶斜松紐扣歪。

半露酥胸 杏桃腮,不知春風何處來。

春至人間花弄色,如魚得水牡丹開。

半推半就 驚又愛,嫩蕊嬌香蝶恣採。

今宵成就枕蓆拜,月下紅娘苦作媒。

從此做得 百年好,棒打鴛鴦不分開。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第十一篇:梨院拷紅

日復日去逝如水,花開花落春到夏。

兩相歡愛無憂愁,原來忘記人未嫁。

停眠整宿披星月,夜去晨歸伴紅霞。

月圓便有 陰雲聚,花開總要被雨打。

恍惚語言神思加,體態不同腰肢滑。

夫人疑惑 探究竟,方知女兒依附他。

召來紅娘怒斥責,嫩皮也將棍棒下。

賤人不知 深和淺,誤導小姐向懸崖。

是是非非要分明,曲曲直直量尺準。

紅娘忍痛 據理爭,句句擲地有迴音。

飛虎賊寇圍山門,白馬蕩平半萬兵。

夫人諾言 何收回,棒打鴛鴦湖水中?

三從四德應遵守,仁義禮信人上人。

相門威信 非兒戲,夫人言行需謹慎。

骨肉相連匆切割,女大難留應成婚。

張生小姐 情已深,為情能至九泉行。

紅娘句句情理深,字字穿透老身心。

掩淚拂面 喚情種,雙雙高堂跪夫人。

夫人怒面斥鶯鶯,爾身早許鄭家門。

事已至此 誰應承,唯有老婦斷家親。

轉向張生應清醒,相門三代無白人。

若娶鶯鶯 出嫁身,西去長安換功名。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第十二篇:長亭送別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雁南飛。

十里長亭 難別離,秋雨總是離人淚。

恩愛相歡成記憶,人各東西兩分居。

為娶鶯鶯 上長安,金榜無名誓不歸。

秋風落葉亂紛飛,寒煙衰柳草萋迷。

手握杯盞 抖難舉,未語抬頭淚先隨。

意如痴,心欲碎,今日方知離別味。

都道鴻鵠 志向遠,誰知分離也淚垂。

君別遠行何時歸,山水寒暖自添衣。

淋漓襟袖 啼紅淚,行程未蹬盼來期。

且盡一杯訴衷語,丈夫雄心志千里。

恩愛有加 忍別離,功成名就報嬌妻。

異鄉花草任嫵媚,何處更無知音遇。

晚來休將 西樓倚,相思常憂會憔悴。

生生啼痕衫袖汙,鶯鶯粉淚盈腮處。

依依難捨 無成語,扶車攀鞍還囑咐。

人間知已妾與君,天地有情盼歸程。

車向東, 馬西行,青山擁,秋風送。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第十三篇:琴童報喜

暮秋相別又逢春,半載光陰成一夢。

思君忘卻 時如水,愁水從秋流到春。

廢寢忘食寒衾枕,香消玉減懶裝容。

花謝花開 任自棄,月圓月缺誰與共。

莊周蝴蝶虛飄飄,顫顫竹影走蛇龍。

牽腸掛肚 戀豪傑,別恨離愁思佳人。

舊愁未了續新愁,新愁似水情悠悠。

獨上妝樓 空目處,蒼樹衰草野渡舟。

榴花裙損胭脂皺,丁香紐掩芙蓉扣。

相思淚溼 香羅衫,對鏡人比黃花瘦。

繞樹喜鳥無休叫,隔窗招手紅娘笑。

燭蠟整宿 爆花閃,門外琴童喜訊到。

書在手,淚凝眸,無語低頭心在抖。

顫手未拆 淚先流,悔叫夫婿覓封候。

奴和淚開情鋪就,君和淚修筆也嗚。

淚滴點點 心上血,新痕舊痕兩湮透。

玉京仙府探花郎,寄語蒲東窈窕娘。

指日拜恩 衣晝錦,定須休作倚門妝。

手捂喜墨心靜想,轉交信物包裹藏。

催促琴童 馬疾行,書封雁足莫停擋。

捧手信物細思量,件件都是相思狂。

斑斑漬漬 嬌娘淚,字字句句能斷腸。

闌干倚遍盼才郎,莫戀宸京黃四娘。

病裡得書 知中甲,床前覽鏡試新妝。

霜葉曾棲鳳凰志,何處能得溫柔慈。

今日淑女 思君子,教人如何不夢思。

風淅淅,雨絲絲,夢迴多少普救事。

昨夜秋雨 梧桐落,今朝春風花開時。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第十四篇:鄭恆鬧婚

長安嫡親鄭伯常,崔相曾把鶯鶯搪。

姑舅聯姻 許其婚,誰知無緣在東房。

伯常自恃在官場,依仗出身形象忘。

崔相喪期 未曾見,今朝婚約嬌鶯娘。

聞到嬌娘心無意,口出狂言逞能氣。

喚來紅娘 論財欲,夫人對面無禮儀。

媒妁之言非兒戲,相父之命豈能違。

綱常倫理 聖人喻,誰家單女配雙婿?

夫人啞口難言對,不知婚變如何敘。

慌亂無主 心忐忑,欲將女兒再婚配。

嬌娘視睹淚傾盆,怒氣如火向鄭恆。

休道崔戶 無情理,免提姑舅曾諾婚。

相父靈柩歸故里,不見汝之鬼和人。

飛虎賊兵 圍山門,爾等身在何處行?

張生活我全家命,以身相許順天恩。

夫君識禮 為人敬,寒門層出將相魂。

紅娘仗義直言恕,忘記身家主和奴。

君瑞錦繡 清賢能,鄭恆濁民小人圖。

高低遠近都論休,螢火月輪兩清楚。

休得仗勢 孤孀處,免遭雷劈無人收。

金榜題名喜報酬,即日洞房燃花燭。

白馬將軍 奉旨候,勸爾進退量自估。

鄭恆聞言底氣輸,深淺不知場何收。

滿心歡喜 成泡影,悔恨當初人情無。

寒暖虛意別夫人,無地自容顏難顧。

從此嫡親 再無名,退步踏上暮歸路。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第十五篇:喜結良緣

驕馬玉鞭出皇都,玉堂風流成人物。

今朝三品 官誥職,昨日方遊一寒儒。

酬志龍泉萬卷書,豪情行得千里路。

身榮難忘 西廂情,愁來猶記吟詩處。

辭別京華回蒲州,衣錦還鄉顯風流。

朝天謝罷 聖主恩,跪地淚吻普救土。

柳梢喜鳥比翼飛,鴛鴦戲水藕花處。

霞光普照 山門開,燕飛寶塔風鈴舞。

情願相同恩愛訴,春花秋月夢難收。

人間佳話 傳九州,舉賀酒,鳴樂鼓。

腮凝新荔美人秀,兒郎書墨業精圖。

抬羊擔酒 賀新郎,同比翼,祥雲翥。

金冠霞披擁鶯娘,狀元張生花錦簇。

夫唱婦隨盡情歡,大鵬展翅萬里途。

四海無虞皆稱臣,諸國來朝萬歲呼。

朝中賢相 庶民富,萬里河清五穀熟。

戶戶安居鳳凰來,處處樂土麒麟出。

永老無別 萬古聚,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了眷屬!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作者簡介:王東峰,字.守潤,筆名.艾生。山西人士,長居北京。自幼受父母文學薰陶很深,熱愛文學,諳熟詩詞歌賦,尤其熱愛學習賀敬之,郭小川的詩歌創作形式。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寫出了數百首歌頌祖國、歌頌人民、歌頌人民軍隊及讚美生活、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文。其作品經常在眾多網絡平臺和地方刋物,報紙上發表,反響強烈。其作品個性是與時代同呼吸,與人民共命運。

創作的作品有:《軍旗獵獵》、《沙場大閱兵》、《雨後晨練.散文詩》、《偉大的愛情--高山流水》、《騎摩拜的姑娘》、《七月的初七》、《戶部巷》、《揚琴聲聲.散文》、《雨後情趣》、《回故鄉》《清秋月》《醉酒夜的秋雨》《兒時的鄉愁》《深秋的垂柳》等等幾百首膾炙人口,抒發情懷,喻意深刻的現代詩歌和散文作品。

一步一景皆是詩,

遊普救寺,

感懷西廂情,

說不定靈光一閃,

自己也能作詩一首!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賞普救寺美景,品西廂記敘事長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