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日系汽车公司愿意对中国出售技术和平台?

馍馍就西瓜


当自己想生产一样东西,但是现有技术又不能支持去做这件事的时候,拿来主义显然是最快速有效的办法,生产汽车也是如此。无论是技术还是生产平台,绝对不是几张图纸就能解决的问题,这需要非常专业而且的庞大的团队,经过长时间反复试验和调教才可以,外加一套专业化的生产线。

金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咱们拿着钱去找人家买技术,无论是马自达也好,还是本田丰田也罢,人家绝不会因为谁给的钱多,就卖给谁。况且核心技术,人家是不会对外出售的,除非人家不想再干这行业了。人家呕心沥血,花了那么多金钱和时间去研发的技术,怎么可能让对方随便花点钱就能买到。
平台和技术,是一个汽车厂商的饭碗,无论是马自达还是大众,之所以能卖给咱们技术,除了金钱之外,还有其他条约和合作事宜。也就是说,您想买我技术可以,钱您是必须要给,因为我把商品卖给您了。但是,除了给钱之外,您还要答应我几个条件,否则没的谈。具体是什么条件,我在这里就不透露了,人家毕竟是一汽大众,一汽马自达,一汽...你们懂的!


至于其他欧洲汽车厂商,我想核心技术不会出售给任何人。阿斯顿马丁、玛莎拉蒂这样的欧洲老牌车企,人家经过几代人才研究出现在的平台和技术,就算经营不好亏损,要求被收购,也不可能买技术,这是底线。瑞典品牌萨博汽车停产之后,北汽把技术拿过来了,结果呢?依然无法复制萨博当年的光辉。岩哥的观点:技术和平台这个问题,就算人家肯卖,买过来也未必就能按照预先设想的状态执行下去。有很多自主品牌车型都花重金去买先进国家的汽车技术,但是最后到国内有一半都呈现出“水土不服”的情况。所以,也并不是所有的“拿来主义”,都能水到渠成。

我是岩哥 如果您有关于汽车方面的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记得关注我哦!


岩哥侃车


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国外车企早就把中国这个大市场视为自己的钱袋子,期待着国外汽车公司对中国出售技术,就等于从期待他们从自己的口袋里拿钱!

汽车相关的核心技术是永远不可能卖的,允许使用发动机、允许使用底盘等零部件就等于出售技术了?当然不是,一汽是我国最早和国外车企合资办厂的,和马自达、丰田、大众都有合资工厂,照理来说,经过这么多年的技术融合,早就应该独步天下了,可事实真的如此么?现实是一汽的自有品牌仍然老样子,从核心技术方面,一汽和奇瑞、吉利相比并没有什么优越性,这两个车企的自主品牌早就百花齐放了,一汽呢?

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

使用马自达的底盘、发动机,供应配件,然后换个汽车车身,根本不等于转让技术,而这些配件的组装也基本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同样,东风用日产的一些发动机、变速箱换个标生产的启辰也只不过是市场行为罢了。除非马自达转让了创驰蓝天技术给一汽,我们可以认为其真的转让技术了。

早期,国产车企刚刚起步时,根本没有能力自己生产发动机和变速箱,当时,国内能买到的发动机只有绵阳动力和三菱两个品牌,而相比较之下,三菱无疑是占有优势的。因此,国内车企在万不得已之下也只能选择三菱,实际上就像一汽和马自达一样,三菱只不过给这些车企提供配件罢了,因此说不上技术转让。

实际上提供汽车零部件只是日系的一个战略而已,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紧缺,但是日本的汽车工业发达,实际上日本为全世界的众多车企都提供汽车零部件供应。而大众或者雪铁龙这些德系或法系的所谓的“保守”,只不过是其企业经营策略和日系不同罢了!

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出发点是好的,国内汽车也逐渐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但是客观来看,国产的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其它零部件等方面还是与国际上有很大差距,只有自己自强不息才能不受制于人!


众口说车


日本人精明得很,什么技术出让,把图纸你,你也造不出来,因为你没有那个材料你没有,工艺没有,图纸和擦屁股纸没有两样,当年丰田把夏利的全套图纸给了天汽,包括经典的8a发动机,也就是后面很多国产车仿制的对象,包括吉利长城都仿制过,但是故障率和油耗功率都差一大截,为什么,因为发动机里面的一个器件叫活塞环,这个东西对材料有要求,对制造工艺的要求更严格,你要和他一样,OK,生产线得引进,人员要培训,生产线管理软件要二次开发,这些都是卡脖子的东西,比图纸更重要,所以,很多情况下技术转让就是大坑,花了几个亿还得几十个亿去配套,这也是中国高铁烧钱硬是把技术吃透也拒绝引进生产线的的原因。


非要我改名字


日本从跟我们建交后就一直在帮助我们的民族工业成长,涉及到各行各业,从家电,轻工,化工,电子电气,重工到汽车工业,不夸张的说,我国民族工业能有今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的帮助,你可以说日本人另有目的或者心怀鬼胎,但是我们的民族工业水平确实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反观欧洲包括很多脑残日夜膜拜的德国,就一个大众,打着市场换技术的旗号进来,三十多年过去了,除了在2000年以后给提供了一个八十年代的奥迪100平台(就是红旗名仕和世纪之星),对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有过任何帮助吗?仅凭这一点,我支持日货,抵制大众!

补充:一年前的回复,这几天又火了,我只想告诉那些质朴的可爱的人,这个世界国与国之间没有无私的帮助和奉献,收起你们的天真,关键在于,我们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只在乎我们得到了什么!


rqtommy


如题所问,日系车其实是将技术借给它所在的中国合资工厂,相信他们会派自己的的员工过来,指导进行相应的技术生产,其实核心技术都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如果合作破裂,当他们的人离开之后,技术也会被毫无保留地带走。



因为目前的汽车市场日系车只能在第二梯队,它们迫切希望能突出重围,与第一梯队的德系,美系车掰掰手腕,所以他们会不吝啬地提供自家技术,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多挣钱。



如果在制造工厂待过,你就会明白,所谓的生产技术不仅仅是一堆图纸,一堆标准,一堆参数而已,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如果照搬一套生产技术,你会发现成品完全是另一回事。比如说需要在发动机缸盖钻一个孔,这个孔的工艺要求是深度10mm,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加工,可能每次钻到一半刀就断了,这时候你发现,你所有的工艺流程,制造标准都拿到手了,可用什么材料的刀却不知道,这个东西,人家却不告诉你,所以你没法钻出这个深度10mm的孔。



所以说日系车所谓的技术转让,无非是将一些不重要的东西告诉你,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永远都握在自己手里。


造车人说车


回答这个问题就想到了古人的智慧,智慧一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日本也好,德国也好是不会把技术全盘给你的。否则他们吃什么?但多少总的给点,这就是上一代的落后技术,给你用去吧。姑且称作合作双赢。智慧二是,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是说学好技术关键靠个人。可惜咱那些国企不争气,核心技术还没学到。倒是有些私企,开始了逆向研发,比亚迪逆向研发大众涡轮发动机,缸内直喷技术,1.5T,2.0T发动机真不错,低转速大扭矩。而且比老师好的是不烧机油。奇瑞,吉利,长城都有了自己的发动机。学习技术靠自己,不要谋求他们的施舍。还有一个问题,国内汽车技术其实是发展很快的。那些老牌汽车强国汽车历史上百年,而我国主流汽车私企也不过二三十年,在10万元区间,自主车与合资车技术差不多,在电子配置方面反超。目前,我国新能源车发展如火如荼。连续几年全世界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车最多的都是国产车。在汽车界国人也该挺直腰板了。


秋生144815808


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日系品牌真的那么好心吗?愿意对中国品牌出售技术和平台?

以现在的合资品牌来看,长春一汽在技术上没少受到丰田的帮助,而东风汽车也没少用本田的技术。但事实上,大多数日本汽车企业有这么一个规定,凡是对外出售的技术或者平台至少在国内现有技术能对外保持十年领先水平才能出售。也就是说,就算日系车“大方”的给我们技术用,那也是人家淘汰了十年以上的技术。

所以说,从汽车企业的核心技术来讲,没有哪一家是愿意分享给别人的,顶多也就是相互合作,大家共同拥有这项技术。而且,当年国内自主品牌没少吃三菱发动机的亏,那是自主品牌刚刚崛起,在发动机上缺少核心技术,无奈只能采购三菱淘汰的技术。日本本土的4G63发动机是性能相当强劲的一款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在当年也搭载在EVO上。但到了国内,这款发动机却阉割了大部分技术,并且在发动机的参数上,也有明显的不同。虽然这款发动机技术成熟,但同时它太过老旧了,以至于在油耗上的表现差强人意。后来,自主品牌纷纷自主研发自家的发动机,摆脱了对三菱的依赖。

商人都是逐利的,这是不变的真理。哪家汽车企业也不会轻易的把自己核心技术拱手相让,当时北汽购买的萨博9-5平台,也是人家淘汰的技术。所以说,日系车真的对中国出售技术和平台了吗?


高氏观市


大家都只顾着骂小日本,也不想想日本技术为中国带来多少技术上的便捷!当初平同志在找车企进来中国,唯独铃木进来了!你们现在所谓的自主研发发动机都是在三菱发动机上修改一下就说自主了!核心部件还得买别人的.先别说车,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很多都逃不过与日本的联系!有过那段历史又怎么样?落后就挨打这道理大家都懂吗?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更新替代哪个不是这样的?


巴比伦白玉


不涉及民族情绪,我谈谈我对日本技术转让的看法吧!

首先,不得不承认,日本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还是落后德系车的,或者说日企喜欢把现有技术的潜力进一步挖掘,新技术多数是建立在原有成熟技术上的小升级,这样的好处是在可以省下一大笔更换流水线的成本,而这部分节约下来的钱,也会体现在最终售价上!德国车企现在基本已经是民用车新技术的领航了,在新技术应用上一直走在行业领先,同样,应用新技术的代价也同样存在,首先新流水线的成本最终必然是消费者买单,其次,新技术的应用就意味着新问题的出现,很多问题还是不可预见的,对汽车技术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相关电子控制的程序,比如发动机喷油,变速箱官方逻辑等,都需要大量的数据积累才能做好的,所以方面大众在国内DSG就因为不适应中国城市驾驶情况出现了大面积问题!

废话了一段技术的话题,再说商业问题!日本和德国的技术在中国都有同一个问题,就是你给了我专利教了我技术,可是我们还是做不好!这不只是中国车企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配套产业的问题,车企的技术,精密度做得再好,但是很多定制配件的精密度未必能跟上,匹配度也没法达到德日两国的标准,这是整个中国车企面对的一大问题!而在德日车企看来,中国的技术进步也是非常快的,从越来越多的合资车就可以看得出来!而从国内车企的角度看待德日的技术,相对来说日本技术大多数都是在成熟技术上做优化的,无论从成本角度还是技术掌握难易度角度来讲,日本企业的技术肯定更受欢迎。所以我觉得从技术引进方面讲,先排除外企对中国技术壁垒的前提下,如果外企对中国全部敞开技术转让,国内车企也肯定会更多选择日本技术!

再回过头来看德日两国的车企,他们对中国其实都有专利出售,无法否认的是,他们卖给中国的技术从来不是他们的新技术新专利,但是中国的汽车行业也的确是这两个国家带动起来!如今国内车企的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甚至已经有出口销售了,对于这样一个紧追而来的后辈晚生,技术壁垒是没作用的,国内已经有自主研发的发动机,自主研发的双离合变速箱,自主研发的电子系统,按这个趋势,中国车企的技术进入世界汽车行业的主流水平迟早的事情,作为商人,手头的技术肯定是趁现在还卖的掉就卖了啊,等到中国自主研发出同水平同质量的东西之后,就只能贱卖甚至未必卖的掉了!所以德日车企纷纷把自己的技术积累卖给中国,在出售的过程中,必然是把自然吸气做得更极致的日本技术卖的更好了!相反,在新技术研发上,涡轮增压和双离合国内车企都在做,不是因为国内汽车技术已经可以和德国媲美了,而是因为新技术领域的专利壁垒没自然吸气发动机那么多,无论从后期生产成本考虑还是从企业品牌提升角度考虑,自主研发新技术肯定对车企更有利,比如国内很多车企都把新能源车作为自己弯道超车的机会,而不是去死磕自吸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就不一样了,日本车企太狠了,折腾了这么多年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专利多数都是日本的了,国内就算想研发,看着这也有专利,那也有专利,明明技术我们都会的差不多了,但专利确都是别人的,而且就算研发出来了,中间花费了那么多的资本却未必有多大好处,所以对于自吸发动机的技术,肯定是买的更划算!

所以我的答案是,不是日本更愿意卖给中国,而是中国车企更愿意买日本的技术


烤面包的胖纸


日系车辆是最早进入中国的,那时候我们没有先进的汽车技术,只能依靠国外,后期改革开放引进日系合资生产,日本车企也看好中国的汽车市场,所以分分进入中国开始生产,日本对我们的技术也不是完全都给我们,给我们的也无非就是三菱那款机器和铃木早期的机器以及丰田一些机器,只不过是后期发动机使用都成熟了,我们才自己生产了,日本人看到我们能自己生产了就把技术转让给我们,然后日本人在拿新的技术来中国,如果中国车企想要新技术就得和日本人谈条件,条件大家都知道市场的利润,这也就说很多车企的车辆简配或是简装了,不要以为日本车企出售技术个平台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其实日本车企和德国车企美国车企都是一样的,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只是看好中国这个庞大的汽车市场里的利润,所以说我们的自主品牌要奋发的跟进,不要老是拿着那些日机在那改动完事说是自主机器,我们应该设计出我们真正自己的自主发动机来,这样我们才能振兴自己的汽车工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