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北站 与瓷都美好相遇

景德镇北站 与瓷都美好相遇

景德镇北站

与瓷都美好相遇

记者 徐 琳 王永胜

没有哪座城市像景德镇这样,因为一种技艺活色生香1000多年。公元1004年,宋真宗将自己年号景德赐予这座制瓷小镇的时候,景德镇与陶瓷之间便签下了千年之约。以手抵心,以志言道,作为立市之本的陶瓷,是景德镇的魂,位于景德镇市珠山区境内的景德镇北站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

远远望去,景德镇北站站房宛如一双大手正在托起花瓶。瓷人雅器,是景德镇人用一双双朴素的手,向世人传递手工的价值。站房正面的外立面,印章式铭款“景德镇制”四个篆书大字,承载着这座城市曾经的文化与内涵,与整体造型为“白瓷”的站房设计搭配相辅相成。装饰站前广场喷泉景观的青花玲珑瓷板画尽显精巧细腻、朴素大方,就连广场边的站名标识也是陶瓷质地、青花气韵。整个车站,散发着浓郁的陶瓷文化气息。

景德镇北站 与瓷都美好相遇

景德镇北站站长姜荣明告诉记者,景德镇北站站房候车室面积6200多平方米,可容纳5600多名旅客候车。车站设有3个站台面,9条铁路线。通过地下的换乘大厅,车站与长途客运站、公交车站、出租车站无缝衔接。目前,车站每天停靠列车36趟,其中大部分是动车组列车,从景德镇北站乘动车2小时抵达南昌,3个小时直达武汉、杭州,5个多小时可至郑州。

四年之内担任三个车站站长,姜荣明的工作追随着高铁开通的步伐。2014年、2015年两年间,随着杭州至长沙、合肥至福州高铁相继开通运营,姜荣明先后任玉山南站、婺源站站长。2017年下半年,衢州至九江开通运营前期,姜荣明又来到景德镇北站,与车站党支部书记程松涛一起带领全站几十名职工见证了车站筹建、试运营,投入使用的全过程。

景德镇北站投入使用之前,景德镇办理客运的火车站主要是皖赣铁路线上的景德镇站。随着杭长高铁与合福高铁的通车,景德镇站在赣东北的地位迅速衰落,中国“瓷都”、世界“瓷都”何时拥有高铁动车,成了瓷都人热议的话题。

景德镇北站 与瓷都美好相遇

景德镇镇窑遗址

“瓷都百姓对动车的企盼之情让人动容。” 姜荣明回忆,在衢九铁路试运行期间,虽然通往景德镇北站的公路尚未修好,每天依然有很多人骑着摩托、开着小汽车,甚至步行,从四面八方辗转而来,一睹动车的风采。2017年12月28日,衢九铁路正式通车那天,车站人山人海,人们都想体验一下动车的速度与舒适,首趟动车车票更是成为很多瓷都人的收藏品。

因为动车,更多人对瓷都的向往被拉近。在景德北站候车大厅,我们采访了年过八旬的龚女士与她老伴。作为陶瓷爱好者,老两口乘坐了3个多小时的动车从武汉赶到景德镇,逛了一天的陶瓷市场后选购了到了中意的花瓶,并快递回去。“多亏有了直达动车,不然像我们这么大年龄,路上转车身体吃不消,不会考虑到景德镇来买瓷器。” 龚女士说。

在景德镇,有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3万多名“景漂”,他们在瓷都汲取积淀千年的艺术养分,从事艺术创作。位于景德镇市区、中国首座以陶瓷文化为主体的一站式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体验创意园区——陶溪川,就是“景漂”们最重要的聚集地。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许绍文介绍,景德镇北站投入使用后,游客明显增多,很多对陶瓷不甚了解的旅客实地感受到了陶瓷文化的魅力,喜欢上景德镇,迷恋上陶溪川。如今,陶溪川的人气越来越旺,不少人留在这里成为新的“景漂”。

景德镇北站 与瓷都美好相遇

陶溪川是很多“景漂”的创业地

对于陶瓷业的企业家来说,动车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更多的商机。成立于2003年的景德镇诚德轩瓷业公司一直致力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景德镇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陶瓷品牌。诚德轩董事长苏元阳告诉记者,虽然诚德轩设有网络旗舰店,但是依然有很多客户来到景德镇,实地参观公司的传统制瓷工艺。过去,客户多乘飞机或自驾前来,如今,500公里范围内的客户几乎都改乘动车。“现在,每到双休日,景德镇的宾馆一房难求,衢九铁路促进了景德镇的经济发展,更为陶瓷业的发展插上翅膀。” 苏元阳深有感触。

让苏元阳更为期待的是昌景黄高铁。2022年,昌景黄高铁通车后,景德镇北站将成为连接衢九铁路、昌景黄高铁的枢纽,届时,千年瓷都将完全融入发达的长三角高铁网中,更显海纳百川的胸怀。

景德镇北站 与瓷都美好相遇

景德镇居民中大约有六成从事陶瓷有关的工作,每天在景德镇北站上下车的几千名旅客中,也大多为陶瓷而来,他们或带着对陶瓷艺术的热爱,或怀揣创业的梦想。衢九铁路的运行,未来昌景黄高铁的开通,召唤着更多的人,在景德镇北站开始与瓷都的美好相约,感受千年瓷都”意匠之手“的价值,感受隐藏在瓷器背后的匠人之心。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景德镇北站 与瓷都美好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