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背《道德经》没关系,但一定要记住老子的这三句话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中国历史上的神秘人物之一。一方面是学问之大,孔子都曾向其请教周礼,更有传世名作《道德经》;另一方面就是老子的生卒年很模糊,没有详细的生卒年记载,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不祥,西出函谷关后就没有历史记载了。

不会背《道德经》没关系,但一定要记住老子的这三句话

而另一神秘方面是老子的师承。老子的学问源自何方?

有一种说法,是老子的老师是鸿钧老祖。当然了,这种就纯属小说杜撰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老子的老师是商朝末年的礼乐大臣商容。这种说法呢解释了为什么老子的周礼学问连孔子都要去请教。但是,时间对不上啊。商朝在大概公元前1046年就被周朝干掉了,而老子的出生是在公元前571年左右。就算时间是大约的,老子又长寿,但两人也不能错个几百年吧。说不通。

不会背《道德经》没关系,但一定要记住老子的这三句话

另一种说法,老子的老师是常枞。但是,这个人的记载更少,只留下了个“舌存齿亡”的成语。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圣人无常师。老子也许向很多人请教了问题,就像孔子那样。

今天要说的就跟“舌存齿亡”的成语有关。老子的老师是谁,都有老子跟一位长者这样一段故事。我们先假定是商容,这样方便叙述。

商容生病了,老子去看望他,问道:“先生没有什么遗教告诉弟子我吗?”商容说:“正准备对你说呢。过故乡而下车,你知道吗?”老子说:“不就是说不要忘记故人故乡吗?”商容说:“过乔木而小步跑,你知道吗?”老子说:“不就是说要尊敬老者吗?”商容张开口,说:“我的舌头还在吗?”“还在。”“我的牙齿还在吗?”“没有了。”“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老子说:“不是说刚强的容易消亡而柔弱的容易生存吗?”商容说:“哈哈!天下的道理都在这里了!”

这就是一长者留给老子的三句话:一、过故乡而下车。不忘故旧。二、过乔木而趋。尊老敬贤。三、舌存齿亡。百炼钢不如绕指柔。

老子的《道德经》或许我们背不下来,但这三句话一定要牢记。因为“天下道理都在这里了”!

不会背《道德经》没关系,但一定要记住老子的这三句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