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最近表姐去培训了,一个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培训。

回来之后在家里大谈儿童教育问题。

总结一下就是说,一个孩子要成材,原生家庭很重要,环境很重要,并且,自我的后天努力也很重要。

我听得频频点头。

想着本姑娘我不就是这样吗?

知识分子家庭,211毕业,创业屡败屡创,最后宽广的茶圈收留了我,直到今天。

李麻花也是这样,父母一个中医一个西医,一路名校到大学,研究生在中央工艺美院,后来去学珠宝设计。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看来环境加后天努力,是一个人成才的必备二要素。

正唠着嗑,蓝小笛冒雨而来,带来一身寒气。这种天气真的很潮,比春天还潮湿,仓库里的抽湿机以前一直显示23,今天一看,到45了。

他说,刚在外面执勤,身上凉透了,想喝杯老茶驱寒。

给他泡峥嵘,再摆上一碟子坚果。

突然想起,把表姐的理论套到他身上,也是成立的。

蓝小笛也是地主家庭出身,客家人,老家有半条街的房产,妈妈是本城第一个佩枪女警,他本人刻苦训练多年才有了今天。

看着他慢慢喝茶,再想到,表姐的理论,放到白茶身上,居然也是可以的。

先天的好产区,加上生长时的好天气,加上后天的好工艺,加上冲泡时的好技巧,就能成就一杯好茶汤!

那么,具体到今秋,一泡好喝的秋白茶,与什么有关?

答案显而易见:好天气,好山场,好工艺,好泡法。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1、气 候

气候条件是茶品质好与不好的最佳标尺。

无论是白茶还是岩茶,都是看天做青,看天做茶的。

气候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表现在采摘之前,与采摘之后两个方面。

与婴儿在母亲体内发育时一样,优良的母体方能孕育健康的婴儿。

同理,采摘之前,茶叶在茶树身上生长的时期,好的天气状态能让茶叶生出良好的品质,成为内蕴丰富的佼佼者。

当茶叶被采摘下来,成为了茶青,此时,便需要良好的天气条件,让它能顺利被加工成为优质的成品茶。

好的天气,指风调雨顺,三晴两雨,有适宜的温度、有灿烂的阳光、有丰沛的降水、有干爽的空气、有轻微的风流动。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茶树能顺利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细胞裂变,生出内蕴丰富而品质卓绝的茶叶来。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采下来的茶青也能顺利萎凋、顺畅失水、正常而完美地完成走水过程,被晒制成颜色漂亮、条形标准、养分丰富的优质白茶。

而若不具备这样的好天气,会生出什么样的茶来呢?

雨水少会令茶叶干扁而缺乏水分,阳光过烈会让茶叶的咖啡碱含量极高,温度过高会让茶叶生出苦涩味,这样的茶泡出来,喝到嘴里,简直堪比满清十大酷刑。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2、山 场

山场的好坏,也与茶叶的好坏息息相关。

譬如,牛栏坑肉桂为啥那么贵?

因为人家山场好!

土壤是砂粒岩,通透。并且,武夷山是著名的丹霞地貌,岩石上矿物质丰富,一场雨下下来,岩上的物质便被雨水冲刷了一部分流到土壤里,这天然的养分,能给茶树提供丰富的微量元素。土壤里氮磷钾比例合适,茶树自然长得好。

譬如,太姥山的白茶为什么好?

因为太姥山海拔高,山顶有云雾层,日出的时候,云雾层能挡掉部分直射光线,只有少量光原子透过云层的隙缝洒下来,形成漫射光,不强不弱,刚刚好够给予茶树生长发育。

太姥山的泥土,是通透的砂粒岩,通风透气,令茶树的根部能散热透水,不致受潮湿影响而闷烂,同时通透的土壤还有利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给茶树成长提供丰富的养分。

太姥山的山势,没有巨大的峡谷和幽涧,茶树都种在通风透气的岩石上,这样的地理条件,令茶树生活的地方可以迅速散热通风,就算是再热的夏季,茶树也不致于因为散热慢而被闷坏,干死。

另外,太姥山高,空气中的氧分子含量高,植被丰富,多以蕨类和松柏、竹类为主,松柏与竹类高大,能为茶园部分挡光,且它们散发的清香,能为茶树所纳进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香气分子。

是以,太姥山的白茶,具有这座山的钟灵毓秀之气, 空灵,高洁,淳朴而柔软。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3、工 艺

工艺是一泡茶的灵魂。

我们时常发现,同样一个村的茶,有的好喝得要命,有的难喝得要命。

现成的例子,天心村的茶农里,拥有牛肉的那几户,有的名气大但口感不咋地,有的名气不大但口感却一流,还有的没名气,口感也很一般。

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各家各户掌握的制茶技艺,是不一样的。

技术好的,工艺好的,茶自然口感好。

技术不好的,工艺差的,茶的口感自然差。

太姥山的白茶,尤其是秋白茶,其实是很不容易做出好口感的。

因为秋季天气还是热,太阳仍然烈,晒茶时,一不小心就容易把茶晒黄、晒伤、晒死,晒出又苦又涩的口感。

需要时时,刻刻,记挂着自己晒在院子里的秋白茶,三不五时去观察一下,试试温度,感受阳光的烈度,如果太猛太烈,马上就要把茶撤回屋子里。

等温度和光照合适了,再搬出去继续晒。

而如果嫌麻烦不做纯日晒秋茶,改做室内加温萎凋,那也很容易把茶闷坏。

秋季白天天气闷热,白茶放在室内萎凋,摊厚点吧,茶叶容易厚厚堆积在一起,不一会儿就闷堆了,闷青了,沤到了,变臭了,出水了,叶片泛红了。这样的茶做出来就不够香,也没有鲜爽感。

要是摊薄点呢,秋茶产量这么大,要是薄摊,既费场地,又费人工,还费时间,等一大堆茶青摊好,可能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早摊的茶青没事,排到后面才摊的茶青,自然渥堆了。

所以,没有好的技术,没有好的工艺,没有认真负责的制茶态度,就算天天是艳阳天,还是做不出口感好香气佳的秋白茶。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4、冲 泡

冲泡,是经历千难万险才到达我们手上的白茶,最后要经历的一道难关。

有一个朋友,说白茶味道很淡,我请他拍了泡茶的视频,发现,180毫升的大盖碗,只投了5克茶,难道味道淡啦。人家正常是110毫升的盖碗。

另一个朋友,说春寿眉泡出来苦涩,我看了她拍的泡茶照片,居然坐杯很久才出汤。

春茶的茶多酚是白茶里最丰富的,尤其今年的春寿眉花香洋溢,只能5秒快出汤。

若是坐杯,咖啡碱提前释放,茶多酚也闷出很多来,不但把花香闷蒸发了,还闷出了苦涩味。

还有一个朋友,用紫砂壶泡白毫银针,说没味道......

还有一个,买了红茶专用的泡茶器泡白茶.......

还有一个,用普通玻璃杯泡5克寿眉饼.......

光听一听,就觉得舌头苦涩。

不正确的泡茶方法,会让茶往相反的方向释放,原本是汤柔香芬质感稠滑,现在变成了汤清味涩香气少。

想想就替这些被粗暴对待的白茶心痛。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山场、天气、工艺、泡法,一款好的秋白茶的四大黄金法则!

关于好茶

浙大的王教授说,好茶,需要好的环境,总结起来,就是“温光水气土”五个字。

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

这五大金刚,是好茶的黄金法则。

不得不感慨,好的茶叶,一定是老天爷精心呵护出来的。

一定要有风调雨顺的天气,一定要有优质的土壤和地理环境,一定要有认真优秀的制茶师。

这是天地人和的杰作。

正像今年的秋白茶,立秋后采的寿眉,有比去年凉快的天气,有持续的阳光,有宽阔的庭院,最重要的是,有S师傅这样的茶疯子,他除了做茶,别的事一概不上心,连女儿大学报的什么专业,都不知道......

他是个不称职的爸爸,却是一个尽职的制茶师。

希望他的孩子学习顺利,也希望他能继续专注,做出更多更好的白茶,奉献给我们大家!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首李易安的词送给列位看官。

当村姑陈喝起秋寿眉的时候,方觉淳软无比,才下舌尖,却上心头。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