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乡村民间大众宴席——“十大碗”

邹绍文

开县(开州区)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这里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是大中华中原文化和巴渝文化的融合体。

在饮食文化上,近几百年来,除少许有钱大户人家,可办很讲究的海参席、鱼翅席外,广大乡村民间大众自办的一种宴席——“十大碗”就很出名、很有特色。这种宴席称为“田边地头席”,是四方桌八人一席,常见办几桌、十几桌到几十桌,用于办红白喜事、祝寿、打三朝和逢年过节。用料大多是本地自产的食材,如养殖的猪、鸡、鱼、牛等;种植的稻米、麦面、包谷、豆菽杂粮等和葱、姜、蒜、辣椒、萝卜、胡萝卜、莲藕、蕃薯、洋芋、南瓜、莴笋、白菜、菠菜、香菜及山中出产的竹笋、黑木耳、黄花、香菇、松菌等;佐料是自己作坊生产的酱油、酜醋、豆瓣酱、菜油、豌豆粉及粉条、豆腐、豆干、泡菜等。

开州乡村民间大众宴席——“十大碗”

其烹调时农村大都是柴灶或煤炭灶,近十几年才兴起天然气(包括沼气)灶或电炉。一般家庭妇女皆能操作的切、砍、煮、炖、炒、炸、酥、蒸、闷等方法。所谓“十大碗”,顾名思义就是不用盘碟,而用大碗盛着的十道菜肴。有肉、有菜、有汤,搭配合理、颜色鲜美、口味正宗、肥而不腻。

开州乡村民间大众宴席——“十大碗”

“十大碗”的用料和烹制,简介如下:

头碗 亦称大酥,也有改为小酥的。大酥用大块肥瘦猪肉,小酥用小块零碎肥瘦猪肉。先将肥瘦肉用鸡蛋、豆粉糊汁裹衣,加少许盐巴,放入烧滚的菜油锅中炸酥,至表面呈金黄色时,捞起。大酥要切成片状,每碗装16片以上;小酥不切,直接装碗,每碗16砣以上。再放入蒸笼中蒸熟,后端出翻于大碗之中,进行闷汤(也叫灌汤)。所谓闷汤,是用清汤加盐、葱姜末及烫熟的菠菜(或碗豆尖、莴笋叶等),置于大酥面上,加少许酜醋于汤里,然后上桌。

小炒 又分为肉丝(肉片)和杂办。一是肉丝或肉片。主料有猪的脊溜瘦肉,辅料随季节不同而变,有青椒、莴笋或经泡制的竹笋及佐料。烹制有咸鲜型或鱼香型等。先将脊溜瘦肉、青椒(或泡制后的竹笋、莴笋等)切成丝状或片状,将肉丝或肉片置于锅中用猛火、香油、盐巴炒至半熟,起锅;再将青椒(或竹笋、莴笋等)丝、片加佐料:盐巴、豆瓣酱等在锅中炒熟,再用半熟肉丝(片)混炒,入味,勾欠后起锅,装碗上桌。二是杂办。主料有新鲜猪肝、猪腰、猪心、猪舌、猪肚等,辅料青、红辣椒、莴笋、泡椒等。先将肝、腰、心、舌、肚等切成片,掌握好火候,用猪油和菜油的混合油炒入味,再加入切成片的青、红辣椒、窝笋、泡椒等,混炒,起锅装碗上桌。

鸡子 又分为炖鸡和蒸鸡。一是炖鸡(清炖鸡或红烧鸡)。主料为土鸡,辅料有豌豆粉条(或洋芋、莲藕)。先将土鸡杀后,去毛、去内脏、洗净,用酒火烧除腥气,然后砍成砣状,用清水在炖锅中用文火炖粑,如果用洋芋或藕,可切成砣状一起炖,如果用豌豆粉条,可在炖鸡起锅前半小时加入一起炖后,再加上盐巴,起锅,装碗上桌(也有做成红烧鸡的)。二是蒸鸡。主料为土鸡,辅料有豌豆粉条。先将土鸡杀后,去毛、去内脏、洗净,用酒火烧除腥气,然后砍成八大块,在锅中督味,装碗上甑蒸粑,出笼翻于大碗中。事先煮好豌豆粉条作底,上桌。

开州乡村民间大众宴席——“十大碗”

剁鱼 或砣子鱼。用料为3斤左右重的鲢鱼(或草鱼、鲤鱼),辅以佐料。将鱼砍成砣状,用鸡蛋豆粉糊汁裹衣,加少许盐巴,放入用文火烧至半开的菜油锅中炸酥,不要炸烂,至表面成金黄色后捞起,装碗,每碗16砣以上,上甑蒸熟,后翻入大碗中,用头碗闷汤之法闷汤,上桌(也有做成黄闷砣子鱼的)。

烧白 主料是带皮肥肉,辅料是盐菜(或豆豉)、佐料等。先将带皮肉下料成块,去掉瘦肉,在清水锅中除水煮熟,捞起后,放入油锅中炸酥,至猪皮成鸡皮皱捞起后,在皮上涂抹金酱或酱油,使其红润光滑。然后切成条状,每碗装16条以上,再装上切好的盐菜(或豆豉),上甑蒸熟,出甑翻于大碗中,上桌。

肘子肉 (或大腿膀)主料为裤裤儿肉(不带骨)或大腿膀(带骨),辅料为有关佐料。先将肘子肉用清水煮熟,捞起,放入油锅里酥炸至皮成鸡皮皱,捞起,于皮上涂抹金酱或酱油,然后上甑蒸熟,出甑后进行浇汁。所谓浇汁是用有关佐料豆粉、盐、糖、葱、姜、蒜等做成糊状汁,淋于肘子面上,上桌。

粉蒸肉 主料为五花猪肉,辅料选洋芋、蕃薯、南瓜、莲藕、香菜、葱、姜、蒜、糯米粉、盐、糖等。先将五花猪肉切成片状,放在有盐、糖的糯米糊中拌匀,装碗,再放上洋芋砣(或蕃薯、南瓜、莲藕砣)作底,上甑蒸熟,出笼翻于大碗中,面上添加葱、姜、蒜末及香菜,上桌。

排骨 又分为粉蒸排骨和红烧排骨。一是粉蒸排骨。主料为猪硬肋带肉排骨,辅料有红薯、洋芋、南瓜、芋儿及糯米粉、豌豆粉、盐、姜、葱等。将排骨斩成一寸长左右的短节,加糯米粉、豌豆粉及少许盐拌匀装碗,又将红薯(或洋芋、南瓜、芋儿)砍成小砣也用糯米粉、豌豆粉拌匀作底,再放入蒸笼中蒸熟,出甑翻于大碗中,面上撒上姜、葱末上桌。二是红烧排骨。主料为猪硬肋带肉排骨,辅料有菜油、料酒(或白酒)、豆瓣酱、盐、香料等。仍将排骨斩成一寸长左右的短节,在开水锅中除水起锅,再去锅中加料酒炒烧后起锅,再在锅里放菜油、豆瓣酱、香料及盐,将除水去腥的排骨倒入锅中红烧,烧好后起锅装碗上桌。

川汤 又分为三鲜汤和鸡蛋汤。一是三鲜汤。主料为肥瘦猪肉,辅料有黑木耳、黄花、香菇或莴笋、胡萝卜、蒜苗、佐料等。先将肥瘦肉切片,拌上豆粉,放入开水锅中,加上黑木耳、黄花、香菇等,并加盐巴,煮成汤菜,装碗上桌。(也有将肥瘦肉切成丝,把莴笋、胡萝卜、蒜苗切成丝一起下锅煮成汤菜)。二是鸡蛋汤:主料为2~4个鸡蛋,辅料有盐、姜、葱等。将鸡蛋敲破,将蛋清蛋黄装在碗中,加少许盐巴进行搅拌,然后边搅边倒入开水锅中煮熟,起锅时放上姜葱末装碗上桌。

丸子 (或豆腐肉丸)。主料为瘦肉、豆腐,辅料豌豆粉及粉条、姜、葱、盐、胡椒粉等。将瘦肉绞成肉泥,与豆腐加豌豆粉拌合均匀,再加少许盐,搓成大珠子一样圆形的丸子(也有单用瘦肉做丸子的),放入烧开的清汤中煮熟,在煮的过程中不要乱搅,要保持丸子不烂,再加上用烫水泡制的豌豆粉条一起煮,起锅前加上胡椒粉起锅装碗,并在面上撒上葱花、姜面上桌。这是最后一道菜,表示团团圆圆,圆圆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