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来的武侠人物名字还能华丽逆袭,金庸先生艺高人胆大

文 | 张十巴仙

武侠小说是一种放飞想象力的文学体裁:情节惯用“极限情境”,武功超越物理规律,人物名字也可自由杜撰。

武侠人物多如天上繁星,取名全靠凭空生造就太费脑了。引经据典能减轻作家一定的负担。

金庸从古典词句中跳着取字,如《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之名取自《诗经》中的“笑语嫣然”“然”(绝非取自“语焉不详”)。

他还从古典词句中连着取字,如《神雕侠侣》中“武修文”之名摘自“偃武修文”(成语或出自《尚书·武成》)。

跳着取字、连着取字都是将词句变成人名,考验知识储备、提炼和加工,属跨界,有跨度。要从合适的词句中提炼出恰当有水平的名字,门槛亦不低。

于是,更省力的取名方式就应运而生。“直接借用前人名字”算不算简单粗暴?

看看《三国演义》中的人名和名人,刘备、赵云、曹操等都是单名。金庸替武侠人物取名也沾上了“三国风”,喜欢赐给主角“单调”的单名。

郭靖、杨过、乔峰、胡斐、狄云等主角名字单得典型。就算是三个字的令狐冲,也是复姓令狐,单名一个“冲”字。

你能说郭靖的名字抄袭唐朝开国功臣李靖吗?一字重合就被说抄前人,是欲加之罪吧?书中也交代了郭靖的“靖”字取自“勿忘靖康之耻”。唯心地讲,郭靖的“靖”不是李靖的“靖”。

要让人际关系和谐,真得小心说话。你可以说单名选的字不特别或俗滥(中性词),但要说它抄谁,除非证据足够(不然跟你没完)。

同样是单名,待遇也能差很多。杨过面对抄袭质疑就无言反驳。

“过”字用于人名冷僻,若与前人重合,应是抄袭成分大于巧合。更何况,杨过还得到了武侠人物少有的待遇,有名之外,还有字:杨过,表字改之。

南宋有位文学家,比杨过早几十年出生,竟是姓刘,名过,表字改之。名和字一齐雷同,谁会相信是重名巧合?“杨过”被判抄袭,百口莫辩。

杨过之名是“射雕大侠”郭靖取的。郭靖读书少,大家相信他取名时单纯到了“有过必改”的寓意。然而,知识渊博的金庸很难不知刘过的存在,说他仍直接取名自“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的可信度较低。

“抄”来的武侠人物名字还能华丽逆袭,金庸先生艺高人胆大

Δ 郭靖和黄蓉在赶往襄阳路上遇到穆念慈,给杨过取名

有解读表明,金庸替心爱的杨过“背锅”,不止抄了刘过的名和表字,甚至借鉴了刘过性格中的狂放。既然如此,就当是人气高的杨过替过气的刘过宣传一下吧。

“抄”来的武侠人物名字还能华丽逆袭,金庸先生艺高人胆大

从感觉上讲,我以为“杨过”比“刘过”读起来更顺,更有武侠味。(我发誓,这排除了先入为主的因素。)从名字演绎来讲,杨过背负了替父亲杨康赎罪过的使命,又要避免遗传父亲的坏性格,恪守“过而能改”,与“过”字的渊源与生俱来,深过常人。

细想一下,人物塑造得成功,名字又很匹配,着实会让人忘了“抄”,只觉“妙”。杨过这顶抄名字的帽子戴得理直气壮。

金庸单名男主角中,“神雕大侠”杨过绝不是一个人在遭受抄袭质疑,丐帮帮主乔峰也被划入抄名字者阵营。

现代社会,“峰”字用于取名简直滥大街,00后都还在用(不点名)。可在古代,取名“X峰”说不定还前卫、有意境呢。只要名字别太违和,金庸先生用现代习惯替古人取名“乔峰”也未尝不可。

用前面的准则判断,说“乔峰”抄袭前人似有冤情:光有个“峰”字怎能算抄?再说“乔峰”之名光秃秃也没配上个表字啊。

别让套路限制了你的想象。“霸气”的乔大侠是连名代姓地抄了别人的名字。

抄一字,证据往往是模棱两可的;抄两字,证据通常是清楚充分的。

哪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也叫乔峰了?话问对了一半,人可有不同的名字,名人可以是名字A出名,名字B低调。

“乔峰”是大名鼎鼎的鲁迅的三弟周建人的表字。“周建人”三字的流量尚算可观,而他的“乔峰”二字知者甚少。

“乔峰”的流量基本都体现在《天龙八部》的那位悲情大侠身上。

金庸曾在采访中夸奖鲁迅(周树人)及其二弟周作人文章写得好。由于鲁迅三弟周建人专攻生物学,隔行如隔山,金庸在公众场合难有提到他的契机。不过,这不妨碍金庸借周建人的表字(乔峰)作为小说主角的姓名。

表字抄来用作,位置上并不对应,到算一种含蓄的再加工。不过,乔峰之名抄着还抄活了。

“抄”来的武侠人物名字还能华丽逆袭,金庸先生艺高人胆大

Δ 乔峰的名字确定后,反推一下,养父也得跟着姓乔

“乔”字有“佯装、假装”之意,暗指并非本姓,乔峰另有身世。与其说“乔”姓是养父乔三槐的姓,不如说养父跟了乔峰的姓(笑)。“峰”字和乔峰生父萧远山的“远山”二字呼应。此外,“乔峰”意指魏然屹立的高峰,霸气侧漏,受人仰望,与乔峰本人粗犷的形象、豪迈的性格很匹配。

金学学究们的解释太合理,令人相信这就是金庸的主观设计。这个抄来的乔峰之名,还真是别有一番独特寓意在里头。

讲完杨过、乔峰两个单名的“沦陷”和“重生”,再讲双名抄袭就省劲儿了。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无忌”二字有着两个抄袭层次。一是小说中义父谢逊把已丧亲生子谢无忌的名照搬给张无忌;二是历史上有信陵君魏无忌,唐初宰相长孙无忌等,金庸不可能孤陋寡闻不知道。正如某上联“长孙无忌魏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所表达的心态,金庸给张翠山儿子取名张无忌也无所顾忌。

“抄”来的武侠人物名字还能华丽逆袭,金庸先生艺高人胆大

Δ 张无忌一开始直接照搬“谢无忌”三字,回到中原后才改为“张无忌”

学究们又做起了金庸的最佳代言人,挖掘张无忌之名的寓意来。张无忌的父母一正一邪,私奔逃亡,非婚生子,无视传统禁忌,就是“无忌”。张无忌沿用已死之人的名字,无所禁忌。张无忌性格仁厚,不忌恨害他之人,也是“无忌”。

不能光做他人解释的搬运工,十巴仙也来脑洞大开一次。

古代礼教严苛,倒是允许男子三妻四妾。元末的张无忌性格软弱,对喜欢的女子来者不拒,少不了伤到她们。他凭这一点被不少读者说成是渣男。若他“渣”的评价站得住脚,就让名字“无忌”多了一层寓意:张无忌不顾现代人有“一脚踏两船以上(四船)”的禁忌。

原来他适才间刚做了一个好梦,梦见自己娶了赵敏,又娶了周芷若。殷离浮肿的相貌也变得美了,和小昭一起也都嫁了自己。在白天从来不敢转的念头,在睡梦中忽然都成为事实,只觉得四个姑娘人人都好,自己都舍不得和她们分离。

——《倚天屠龙记》第29回

姓名之“祸”不单行,张无忌的姓氏也出卖了他,成为他“渣”的密码。近来“张家辉”被读成“渣渣辉”的港普梗红遍神州,热度犹在。趁此时机把“张”读成“渣”,不乏赞成者。再拆解“张”字的读音,zhang=zha+NG,前面是“渣”的发音,后面是Not Good(不好)的首字母。

“抄”来的武侠人物名字还能华丽逆袭,金庸先生艺高人胆大

张无忌的姓和名同时间、多角度发难,为同一缺点作证。这并非双重否定、负负得正,而是否定翻倍、负评叠加。他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别把我“太过无忌的解读”当真,张十巴仙不能把自己也黑了(笑)。光看看学究们的合理解读,大家也知张无忌之名抄得青出于蓝了。

三位金庸男主角地位高,是得花大篇幅对他们的抄名字问题“先抑后扬”。接下来对金庸小说配角人物的抄名案,就简短地给予“似贬实褒”的评价。

《射雕英雄传》中的“飞天蝙蝠”柯镇恶,虽有抄袭东晋王镇恶之名和桓石虔之字(小字镇恶)的嫌疑,但“柯镇恶”三字比“王镇恶”和“桓镇恶”读起来更朗朗上口,更霸气,更像武侠人名,还符合他嫉恶如仇、冲动暴躁的性格。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柯镇恶的哥哥柯辟邪之名读起来没那么顺,就被情节安排成早死了。

郭靖洗清了抄袭李靖之名的嫌疑,而他的岳父黄药师却着实借用了李靖的表字(李靖,字药师)。以金庸对李靖的推崇之情,没人会相信他给黄药师取名是启发自“药师佛”。除“黄药师”比“李药师”顺口之外,黄药师还擅长配制丹药,比李药师更加人如其名。

杨铁心流落江湖后改名“穆易”,就是将“杨”字拆成“木”和“易”(其实不是“易”字),再将“木”转化成了同音的“穆”。其实早在《杨家将》故事中,杨四郎在假降辽国时就化名木易。金庸抄来了“杨”字的拆分法,又换成了同音字。“穆易”比“木易”多一层转折,在汉语圈内更能隐姓埋名。

既是抄来的名字,想混充原创就基本没戏了。但这不代表杜绝了创意。如果抄来的名字在改姓后能更朗朗上口,能挖掘利用原版的创作空白,或照应人物命运,则此“抄来品”就能焕然一新,甚至青出于蓝。

金庸不怕抄名字惹争议,就是已察觉到那些旧名的用法有被翻新的潜力,且并无版权问题困扰。形式上是抄是借,实已换了内核,成为有功劳的艺术再加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