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波诗歌分享会: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

我们在城市呆久了会感到茫然

会希望去追逐诗和远方

正如人们常说的: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黄惠波诗歌分享会: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

黄惠波诗歌分享会: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

昨天下午,由麦哲伦书吧主办的诗与远方——黄惠波诗歌分享会在坂田万科城社区举行,来自全市诗歌界及文学界的众多诗人、作家及朗诵者参加了分享会。分享会由著名作家南翔教授主持。

黄惠波诗歌分享会: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

黄惠波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会员。他1983年开始文学写作,迄今已创作诗歌千余首,曾获“中国十佳当代诗人”“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实力诗人”、第五届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歌奖”、香港“金紫荆征文奖”等奖项,已出版《禾火集》《知秋集》《三秋集》《秋问集》和《秋路集》等五部诗集。去年四月清明节前后,他的一首旧作《献给母亲》走红网络,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

分享会中,黄惠波分享了

《是你让我灰飞烟灭》和

《假如风必须以落叶飘零来证明》等诗歌美句

字字珠玑,体现了现代人的

生命感悟与情感体验的心灵轨迹

也充满了人性的关怀和悲悯的情怀

正如南翔先生的赞叹:

“有诗心的人是永远不老的!”

黄惠波诗歌分享会: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

黄惠波诗歌分享会: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

黄惠波诗歌分享会: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

分享会上,黄惠波表示,文学也好,诗歌也好,都要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向社会传播正能量,这是他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价值观和诗歌创作方向。作为一名工作繁忙的公务员,他说,“我不是一个写诗的人,只是用我的笔,将从心里流出的句子记下。”黄惠波认为,诗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拨人心弦、感人肺腑、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触动人、感动人、惊动人、行动人”。关于工作、生活和创作,黄惠波说,自己长期在基层工作,忙碌激发了创作热情,创作又使心情平静,平静使心灵通透,通透让人更热爱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养成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他坦言,自己的状态就是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而日常工作则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黄惠波诗歌分享会: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

在这场文学创作者齐聚的分享会中

不乏排队等候黄惠波的亲笔签名的朋友

社区青年作家代表也向黄惠波献上鲜花

众多诗人、作家即席发言

表达和分享了对黄惠波诗歌的感受和评价

分享会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黄惠波诗歌分享会: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

那么各位胖友知道为什么

黄惠波的诗歌

能让我们对生活充满想象、

为什么能在生活中广为传颂?

这要追溯到诗人和诗歌的心灵发源地

接下来,坂田君带你

☟☟☟

读懂黄惠波

黄惠波诗歌分享会: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

黄惠波诗歌分享会: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

由于真诚、由于性情,这些诗歌变得澄明透彻,变得柔韧润泽,变成了一种浸透生命真实的意象空间。在诗歌中,黄惠波从现实起身,向着悠远的生命灵性出发;在诗歌中,黄惠波挥洒着自己对生命的理想情怀,也清晰表达着对生活的柔韧思考。在黄惠波的诗歌中阐发的,不是高深玄奥的人类命题和诗歌形式,而是确切实在的生命意义和诗歌价值:“我承认:诗意并非我们的生活;但我深信:我们的生活就是诗。”

诗歌既前有古人,又后有来者,虽天地之悠悠,却不会怆然而涕下。即使在产生诗歌的年代沉寂之后,那些蕴含的诗意生存仍然能经久不衰,因为它们表达了一个生命该怎样生存和为什么生存,以至这样的生存精神层层积累而参差交错,变成一种浪漫飞翔而又厚重沉积的人类精神遗产。

当人和这样的精神相遇聚合,就生成了对个人生命和普遍生命有意义的事件——作为诗人的黄惠波与他写出来的诗,便是这样一种事件的表现:“我不是一个写诗的人/只是用我的笔/将从心里流出的句子记下”。(《诗从何来》)正像《生命》中的孩子与岁月相遇,当诗歌与黄惠波相遇,便发生一种具体的生命事件,但每一种具体生存情景都与普遍生活相连,当后来时代的人们接受诗意瑰宝时,便在这样的诗歌中与久远的生命存在相通,便可能发生“一阵风从汉唐吹至昨晚”的《风雨人生》。

但是,诗人要写出有生命意义的诗歌得有一个前提:诗人要有对诗与生命交融在一起的崇高敬畏和理想主义虔诚,比如像《忍让》那样有明确的宽容与邪恶绝不相容的生存底线,否则,即使诗人写出来的诗歌有令人羡慕的技巧和似乎高深的玄奥,也不会对任何人和任何生活有意义。黄惠波的诗歌体现出,诗意生存不是附庸风雅的事,需要以对现实的思考来引导,很多诗意生存是深刻在现实中的生命痕迹,而非写出来的诗句,假如没有这些生命印迹,便不会有诗歌。

对于黄惠波来说,任何一场生命经历都可能是美学化的生存经历,会迅速演化成诗歌表现出来。当他写诗时,他所经历的生活一触即发地融合在他的诗歌中,一方面,是让生命与个人意味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是将生命的理想主义气质赋予时代中,这两方面体现在类似《灯与光》那样的渴望中,可以同时体现光的无限与灯在人间。

黄惠波以自己的生命方式建立了独特的诗歌家园,因与现实生命的紧密切合而进入普遍生活。在大多数人眼中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情景,在黄惠波的眼中却不一样,他的美学品质、教养和性情,让他对生命情景极为敏感,也让他有了将这些生命情景美学化的感觉。当他写出这样一些诗歌时,他的诗歌进入了生活,生命也以这样的方式重新进入生活,由此,诗歌变成了诸多生命的一部分。

黄惠波怀着对生命的激情和尊敬写出诗歌,试图将那些在生活中有意无意被忽略的生命意义和情趣寻找回来,每首诗歌都会相遇一段生活衷情,每个感怀都静待一个造访的心灵,那些细致而轻微的时刻,都跟有深长意味的爱与美相连,这不但是对普通人的生命表现和记述,也是对黄惠波自己的生命品质的表白和重述。

当这样的品质融入诗歌而呈现出生命形象时,这个生命形象便具有了人类性品质。于是,黄惠波的诗歌不仅是个体生命经历,而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通的生存经验和人性感受。对人性与生命的关怀,变成了那些逝去记忆和人间烟火,既形成了诗歌的美学品质,也形成了黄惠波的生命品质和理想主义品质。

与其说黄惠波写出了这些诗歌,不如说这些诗歌形成了他的生命经历。对于黄惠波,每一场生活情景,都在诗歌中化为一种特别的生命回忆。黄惠波的人性、人格和生命与这些诗歌不可分离地在一起,形成了这样的诗歌格调及诗性品质。

生命经历就是美学经历,黄惠波的诗歌从生命关怀、人性关怀的角度去关注现实,既不是可以放在那里品读欣赏的,也不是游离于我们生活之外的,因为它们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生命中流出来的,这些诗歌的美完全与黄惠波生命的美融会成一种美学化的生存情景和生命形象,并且生动有力、柔润激情地进入我们的生活。

另外,坂田君还有一份

黄惠波的文集汇影

各位热爱诗歌的小伙伴

赶紧看看吧~

黄惠波诗歌分享会: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

黄惠波诗歌分享会: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

黄惠波诗歌分享会: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

黄惠波诗歌分享会: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

黄惠波诗歌分享会:让工作、生活、创作相得益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