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大城已成!未来的交通、就业、安居……都有新亮点!

近几年,

徐州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居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从安居到乐居,

连续举办34届的徐州报业房博会

见证了徐州城区的扩张和人居水平的提升。

市民对生活水平的不断追求,

同时也成为徐州飞速发展的加速器。

徐州大城已成!未来的交通、就业、安居……都有新亮点!

9月15日—16日,

2018中国·徐州第35届房地产博览会

将在湖北路体育馆北广场举办。

本届展会主题为“大城·地位”,

届时徐州市区30多家品牌房企将携旗下楼盘参展。

据悉,本次展会将汇集全国一线房企,

真正体现徐州“大城”气势。

徐州大城已成!未来的交通、就业、安居……都有新亮点!

从“定位”到“地位”徐州实力更强,更有底气了

2017年6月,

国务院明确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

江苏省委、省政府把徐州作为全省“1+3”功能区布局中的一个独立板块,

专门出台政策支持徐州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徐州大城已成!未来的交通、就业、安居……都有新亮点!

徐州在淮海经济区处在地理中心,也是区域内经济总量比较大、城市功能比较全的城市。徐州南边是长江经济带,北边是京津冀都市圈,东边是沿海经济带,西边是中原经济区,处在这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交汇区域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徐州的发展对于呼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都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徐州目前已经具备了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条件。

徐州大城已成!未来的交通、就业、安居……都有新亮点!

如今,高铁和互联网带来了经济地理格局重塑的机遇,

徐州在在建设经济中心、建设商贸物流中心、

建设科教文化中心、建设金融服务中心等各方面重点着力,

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正在形成。

努力把规划的“定位”变成实际的“地位”,

徐州正在不断努力。

近年来,徐州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与ICT等新兴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产业结构偏重的状况。在推进城市转型方面,过去徐州工矿区、棚户区多,通过加大棚改力度,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建成了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得到很好发展,城市转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生态转型方面,很多人到徐州后都颠覆了对徐州的原有印象。徐州市2016年以全国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国家住建部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北雄南秀”的新徐州,正在被更多人熟知。

从“创新”到“创业”营商环境一流,人才都来了

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优惠的科技与人才政策、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

对于中心城市发展来讲,

商业氛围和人才引力至关重要而徐州对照国际标准,

打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

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让很多客商和优秀人才倾心。

今年徐州更是开展了“2018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建设年”活动将重点优化“六大环境”,深入开展“八大专项行动”,切实做好“五查五整治”,进一步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改进工作作风,力争部分营商环境指标达到国际公认标准的先进水平,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营商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品牌。

近三年来,徐州优惠的科技政策出台的密集度很高,其中有本市的18条政策,省政府40条科技政策在我市归纳为20条落实,还有中关村和国家创新示范区等优惠政策全部能在徐落实。

如我市设立100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引进的“6+6”先进制造业、“3+3”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四大新兴产业等项目;对中小科技型企业、初创企业,社会资本投入时会感觉风险比较大,有所顾虑。徐州设立一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依托风投机构给予保障,若这些企业投资损失了,前期可给予50%的代偿。这样的政策还有很多,如对一些创业团队,可以一事一议等。

徐州大城已成!未来的交通、就业、安居……都有新亮点!

如今,

徐州已经成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城市之一。

从“对接”到“融入”,辐射范围更广,城市更大了

中心城市是徐州最突出的竞争优势,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正如同上海之于长江三角洲。

据了解,徐州将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开展徐州2049空间战略规划研究,高水平做好全域规划、功能分区规划和城市设计,积极推动“多规合一”。突出功能区概念、打破行政区界线,按照把整个淮海经济区作为徐州辐射范围和集聚对象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徐州将推进互联互通,放大同城效应。并加快构建以徐州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大力推进徐连客专、徐宿淮盐铁路、合青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争取设立国家货运枢纽,打造“米字形”高铁枢纽。

徐州大城已成!未来的交通、就业、安居……都有新亮点!

同时,徐州正以提升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为目标,做强先进制造业高地,做强现代物流、现代中心商圈,做强教育、科技、金融、文化、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强化在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功能地位;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通过共建研究院、大数据中心、跨省产业园区、企业并购重组等举措,携手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在全国乃至全球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发挥徐州科教文卫比较优势,打造面向淮海经济区的公共服务高地,努力建设让徐州人幸福自豪、外地人羡慕向往的中心城市;创新城际合作机制,通过开展联合办学、增加驻徐高校对淮海经济区的招生人数、成立医疗联合体、加强文化旅游合作等举措,促进区域社会事业融合发展,更好满足淮海经济区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增强徐州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向心力。

徐州大城已成!未来的交通、就业、安居……都有新亮点!

在经济优势和交通优势的背景下,

徐州周边城市积极对接徐州,融入徐州都市圈,

共同建设淮海经济区。

未来,

徐州还要创造一体化优势,推动公共服务融合共享。

从“安居”到“乐居”生活品质提高,更有盼头了

据统计,徐州拥有国内43家银行金融机构,入驻物流企业1100多家,14所高校约20万大学生。目前在徐州市区购房者中,外省市户籍占比达32%。对徐州城市发展的认可,对未来生活的期盼,是徐州不断吸引人口来此定居的原因。

如今,徐州正在高起点规划建设交通枢纽、中心商圈、高端旅游目的地,以及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会展中心、科技中心等功能性项目,不断提升城市的品质和能级。包括万科、融创、华润、招商、保利、中铁等国内一线企业齐聚徐州,为徐州的公共设施、大型商场、品质社区的建设添砖加瓦。

如今,徐州以其巨大的交通、医疗、教育、环境等优势,早已是淮海经济区十几个地级市居民心中的中心城市。周边县市的人来徐州看病就医、上学、做生意、定居,成为一种自然选择。徐州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幸福感越来越强。

徐州大城已成!未来的交通、就业、安居……都有新亮点!

从安居到乐居,

连续举办34届的徐州报业房博会

见证了徐州城区的扩张和人居水平的提升。

市民对生活水平的不断诉求,

同时也成为徐州飞速发展的加速器。

9月15日—16日

2018中国·徐州第35届房地产博览会

将在湖北路体育馆北广场举办,

在这场展会上,

更多的优质楼盘将公开亮相,

市民也能从中一窥徐州城市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