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堪称考古界的生存奇迹,但仍有盗贼的光顾,好在保护得力

明十三陵堪称考古界的生存奇迹,但仍有盗贼的光顾,好在保护得力

文 | 韦爵爷

明十三陵堪称考古界的生存奇迹,但仍有盗贼的光顾,好在保护得力

明代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群,周边还有许多妃子墓,从建造之处到最后,共经历了二百三十年之久。其实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但是其中有两位另葬别处,还有一位下落不明,所以剩下了如今的十三陵。可以说,在众多皇家陵墓中,明十三陵是被保护的最完整的,除了定陵已经被考古挖掘了以外,其他陵墓基本保存完好,并没有经历过大肆的盗墓事件。庆幸的是,即使在日本人攻进北平之后,也没有大肆破坏陵墓,简直堪称考古界的生存奇迹!。

当然,明十三陵能被保留至今不被破坏,与各个时期对它的保护是分不开的,正如清代对十三陵也是派重兵把守、闲人勿进,到了民国时期,也把它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保护起来。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民国时期对十三陵的保护情况。

明十三陵堪称考古界的生存奇迹,但仍有盗贼的光顾,好在保护得力

民国建立后,对十三陵的保护极为重视,因为他们当时都是打着反对清晚期的腐朽统治恢复明朝的辉煌的旗子,而走上了民主救国的革命道路。于是民国政府每年派出的护陵者约有一百名,拨给明十三陵的保护经费就有七百大洋,除了给予经费保护,民国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双重保护。但是尽管如此,事实上还是存在着些许的偷盗现象,但都是附近村民小偷小摸的行为。

早期,最常见的偷盗现象就是把陵墓里的古树、砖石等偷偷挖出来。其中有一件让人寒心的事,那就是朱元璋直系后代朱煜勋作为当时的看陵守护者,居然监守自盗,擅自砍伐了滕王墓上的松柏树。还有一起影响最严重的事,是一个当地的村民偷爬进了朱棣的长陵,将陵殿的上檐和斗棋的后尾全都锯断了,并且试图将它们运送出去,结果被当时的警察及时抓了起来。但此时长陵已经遭到了破坏,如此珍贵的完整的古建筑终究留下了一丝小小的遗憾。

明十三陵堪称考古界的生存奇迹,但仍有盗贼的光顾,好在保护得力

面对这种情况,民国政府不得不加强对明十三陵的保护措施,于是他们实行了一套新措施,那就是取消 “陵户”制度,也就是取消当地人守护陵墓的资格,于是这个自汉朝就出现的制度到此终结了。此后,便委任护陵警察来保护陵墓,而朱煜勋也被撤职了,但经他多次请示后,最后政府还是同意让明朝后人守护先祖的陵墓。但是朱煜勋仍然没有尽到保护职责,甚至还发生了土匪盗墓的事件,他本人未参与盗卖文物的非法活动,于是民国政府再次撤了他的职。

明十三陵堪称考古界的生存奇迹,但仍有盗贼的光顾,好在保护得力

从此,明十三陵由昌平县政府专门负责管理,由护陵警察巡视保护,这也标志着古代陵墓的保护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明十三陵,随着陵墓的开放,越来越多人前去参观游览,都想亲眼去见证这个辉煌的历史朝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