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就像個舞臺
文武雙全的表演者們
粉墨登場
秀出各種生活瑣事
名副其實的
“朋友圈秀才”
接踵而來
1
轉發是個風險活
發朋友圈就是一門藝術
轉發更是如此
要選擇時間、地點
要分組屏蔽領導、父母、同事
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大錯
李慈銘(1830-1894)
會稽(今浙江紹興)人
晚年自署“越縵老人”
著名藏書家、學者
一生坎坷,51歲才中進士
和我們今天朋友圈裡長篇大論發感慨的
“大作家”“大教育家”“大養生家”們一樣
天命之年才踏上官場T臺的老李
開始拼命地“放飛自我”
他有個獨門方法
也是他堅持多年的癖好
“秀日記”
命名為《越縵堂日記》準備傳之後世
此書也被後人稱為“晚清四大日記”之一
蔡元培修訂《越縵堂日記》
1920年 商務印書館出版
可是
“秀才”老李的行為
在他的同鄉兼晚輩魯迅眼裡
並不怎麼光彩
“吾鄉的李慈銘先生,是就以日記為著述的,上自朝章,中至學問,下迄相罵,都記錄在那裡面。果然,現在已有人將那手跡用石印印出了,每部五十元……
那日記上就記著,當他每裝成一函的時候,早就有人借來借去的傳抄了,正不必老遠的等待‘身後’……什麼做了一點白話,便說是要在一百年後發表的書裡面的一篇,真是其蠢臭為不可及也。”
——1926年 魯迅《華蓋續集·馬上日記》
對於日記被人傳抄
老李卻頗為得意
“賤賤地”
有幾個好事的朋友
比如潘祖蔭、周星譽、周星詒等
晚清文壇活躍人物
提出以“互換日記”
並加以點評的形式
彼(pěng)此(chòu)學(jiǎo)習
作為朋友圈“領秀”
表情、措辭得拿捏到位
看了別人的日記
李慈銘會在自己的日記中加以議論
然而終於有一天
轉!發!
失!誤!
事情的起因是好友袁爽秋日記中
記錄了一封未發給李慈銘的信
信中老袁勸老李
“息交絕遊,戒其與裙屐少年為伍”
意思是老李你身子骨不行
就別老跟著富家子弟附庸風雅了
這話在老李脆弱的小心臟裡頓時炸開了鍋
他一連寫幾封信聲討老袁
老袁也回信解釋
但李慈銘怒氣難消
一頓折騰之後
經友人調停,兩人才重歸於好
2
撤回是個細緻活
名氣越大
朋友圈的影響也越大
即使你努力保持低調
但由於你的圈子“太公共”
問題也將隨之而來
這回
惹上事的是光緒皇帝的老師
大清高級老幹部翁同龢
翁同龢(1830-1904)
字叔平,號松禪
江蘇常熟人,著名政治家、書法家
咸豐六年(1856)狀元
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
1898年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
軟禁光緒,追殺康梁
支持變法的翁老師自然難辭其咎
喜歡在日記裡記錄日常交往的他
朋友圈更可以說是大到透明
每當翻看過往所記
康有為的名字總是一顆定時炸彈
不拿掉他夜長夢多
全燒了又是做賊心虛
相比李慈銘他們
因為轉發失誤
爭得你死我活
翁老師直接選擇
精準式撤回
修改後再悄悄發出
可黑鍋推給誰呢
他靈機一動
瞄上了喜歡攀龍附鳳的
已故“秀才”李慈銘
一頓複製粘貼後
翁老師日記裡的“康有為”就變成了“李慈銘
康有為(1858—1927),
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
晚清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戊戌變法”代表人物
所以時至今日
陳列在博物館裡的《翁同龢日記》
還保留著
老李去世一年多後
來翁老師家“做客”的美好記錄
3
刪帖是個力氣活
前面說到的周星譽、周星詒兄弟
是李慈銘的好友
李慈銘第一次到北京時身上缺錢
他的老母親就把壽田賣掉
湊了三百金
委託周星詒轉寄給老李
不料小周把錢私吞了
第二年老李得知此事
“憂憤難忍,大病幾死”
傷心之下日記也不寫了
憋不住火的老李
決定關了朋友圈逐條刪帖
還準備把以前提到
周氏兄弟的文字全部抹掉
並在眉端批註周星譽為“大蜮”
周星詒為“小蜮”
意思是兩個含沙射影的妖精
“此一段皆載某人規予多情之言,謂甚累學問,而此人口蜜腹劍、虺蜮不若者也,故盡塗去之。”
——咸豐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李慈銘日記眉批 摘自張桂麗《李慈銘年譜》
奈何老李與二人過從甚密
一本日記
隔幾頁就有他倆的名字
刪朋友圈刪到手痠
老李也只能隨看隨刪
擇友不慎,悔不當初
於是
他無奈地寫了這麼一段
“此處塗抹之字乃某人姓名也。此人十年來為予執友,常以道義性命之交自命,而含沙下石,極力擠予,致予流離困苦,屢瀕於死;又向老母紿賣田金三百以去。嗚呼!……予見其姓名輒痛憤欲絕,而年來蹤跡甚密,日記中無一二葉不見其名者,不能盡去,隨見隨抹而已。……”
—— 摘自張桂麗《李慈銘年譜》
讀到這裡我想你也會覺得
“秀才”扎堆的所謂“朋友圈”
自古就是個是非圈
有理想和抱負還需要在實踐中
尋求解決之道
所以
放下執著
物我兩忘
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
請搜索
陸灝新書
《不愧三餐》
陸灝 著
中信出版集團
筆名安迪、柳葉,
著有《東邪西毒》《看圖識字》《聽水讀鈔》
並與揚之水合著《梵澄先生》
“黑”了老人家一路
最後
放一張圖
這是李慈銘64歲時
給國寶級文物《睢陽五老圖》的題跋
一起找找老李當年寫日記的感覺吧
《睢陽五老圖》引首題跋冊頁(局部)
Part of Frontispiece and Colophons to
the Album "Five Old Men of Suiyang"
現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閱讀掌故
品味人生
如今秋意已降
希望大家能在歷史的風塵裡
拾到自己心儀的紅葉
閱讀更多 有史以來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