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劝考生高考有大学能上就上别复读?

大家都在聊


复读这一年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我就复读了一年,在这些年里,要面对很多的问题。

首先,在时间方面,我们比别人多上一年高中,那时我们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高四。高四这一年,最后的结果是有的同学考的比之前好,有的同学考的还没有第一次考的好,这就是存在的不确定性。


其次在心理方面,复读,这两个字或多或少会给学生一些自卑感,所以在学习方面就存在一定的压力,他时不时就会想,我这次再考不好要怎么办?我要怎么去面对父母,怎么去面对其他人?

想起当时我复读的时候,一个月回家一次,不愿出家门,我不愿去面对其他人,总觉得别人会嘲笑我。在学校的时候,因为压力很大,经常晚上失眠,最严重的一次是一周五天连续失眠,那段时间感觉自己快疯了,然后去找老师,老是在心理上给我一定的帮助,他不时的安慰着我,后边情况才有些好转。最后因为心理情况,高考的时候并没有平时考的那么好。


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大人说考上大学就上,尽量不要复读,因为复读存在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使你第二年考的不如第一年,还有一种原因,可能大人觉得孩子年龄也不小了,每一年有自己每一年应该做的事情,耽误一年就是一年的事。


饕餮视听


复读,是一次非常艰难的历程。

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也就是一年,但这一年中,复读生在面对心理方面的考验时,尽管有一些学生能够从容应对,但更多的是需要忍受不断的煎熬:多付出一年,少工作一年,精神上、精力上的付出暂且不说,经济上的付出也是很巨大的!

就算家庭经济可以承受,但如果明年高考,自己的成绩不升反降,怎么办?如果明年高考,自己的成绩纹丝不动,怎么办?如果明年高考,自己的成绩上升幅度达不到心理预期,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必定会时不时成为复读生反复纠结的那个梗!

无可非议,很多时候复读生在乎的就是那一口气:自己明明可以考得更好,为什么这次高考没有达到目标?但话又要说回来,人生的整个历程中,很多事情并不是自己不努力,但又有多少人能够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人生的某个目标,其实就是人生某个阶段的奋斗方向,努力过了,问心无愧就好。至于能否达到这个预定的目标,天也、时也、人也,诸多的因素影响,有那个因素是自己可以随意主宰的?因此,不问客观、不问主观,盲目躁进的结果,或许还真不是自己想象的。

基于上述原因,我赞同高考生只要有大学可上就要尽量上,上了再说。如果自己真有那个奋斗的精神,考研、考博,那一个目标都比上大学更高大上!就看你有没有那个干劲了!


感动时代


有大学能上就上,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

实际上,对于一个群体而言,任何绝对的说法都会有一定道理,同时也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偏颇。“高考学生有大学能上就上”这种劝告,就属于这样的绝对说法。

说有道理,是因为,站在整个高等教育的高度来看,资源是有限的,各个层次的大学都存在,必然需要各个层次的学生去就读,不可能人人都去读好大学,不可能进不了好大学的学生就都去复读以便考好大学;从学生的角度说,个体是存在差异的,不可能人人都适合去念好大学。而且,复读本身耗时费力,结果也是不确定的,与其多耗费时间和金钱去复读,去寻求一个未知的结果,还不如上一个可以上的大学。何况有些人也并不适合复读,即便复读也没什么用。

说有偏颇,是因为高考这种“一锤定音”的选拔方式本身存在一些固有缺陷,它当然有区分度,但区分度并不总是可靠的,总会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高考能不能考好,有时候是有一定偶然性的。对个体是偶然性,根据大数法则,对群体而言,就有了某种必然性。也就是说,由于高考学生的巨大数量,每年必然会有一定数量的考生没有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应有水平,那么,这样一个群体,有部分人选择复读,给自己一个发挥出应有水平的机会,甚至获得提升的机会,不是也很合情合理吗?劝告这些“考砸了”的人“有大学能上就上”,未免有失偏颇。

另外,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有些人并没有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即便在高考中正常发挥了,还有一些人也是有潜力可挖的,如果复读,完全可以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考取一个较好的学校。

所以,我对复读的看法是,考得不太好的考生,如果自己根本不想复读,也并不认为自己复读可以考得更好的话,这种考生最好就是“有大学能上就上”;如果自己对高考成绩并不满意,甚至很不服气,主动希望复读,我认为这种考生最好是给他们一次机会,这不但因为这种情况复读能获得提升的概率很大,而且因为,即便未必真能获得有效提升,也可以让他们多给自己一次拼搏的机会,从而避免留下遗憾。

最近几年有亲友关于孩子是否复读的问题征求我的意见,我就秉持这样的态度。比如,有一个亲戚家的孩子高考没有考好,勉强考了一个末流211学校,孩子自己主动希望复读,我就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鼓励,后来复读一年考上了中山大学,获得了一个很好的结果。

其实,打算复读本身是一个“追求更好”的美好愿望,这种愿望,不应该轻易被抹杀,不应该轻易被否定。“有大学能上就上”并不适合每一个考生,尤其不适合于那些有梦想有冲劲的考生。


风雨燕园之百二十载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复读

每年高考都有人金榜题名,同时也总有人考得不如意或者报的学校专业不如意.此时很多人想着复读,很多人看着别人复读一年提升100多分的,就认为自己也可以提升这么多.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复读的.

首先复读一年对学生心理和身体的考验是特别巨大的,同时在学习上更是压力巨大.因为要面临提升分数的自我要求.所以在心理上,一年都不能放松半点;同时,一年时间的苦读,对学生的身体要求还是非常高的.所以复读能不能取得成效,这是未知数.有很多同学复读一年还是一样的分数,或者不升反降,这样就不好了.

学生要面临高考那几天的一些偶然因素,而这些偶然因素可能决定了你能否考好.总的来讲,复读的风险还算挺大的.如果有大学可以上,我觉得尽量去上大学.

当然,有些同学意志力比较强,决定很大,当然是可以去复读的,因为确实有很多人通过复读提升了分数,改变了命运.


学霸数学


1、高考题型和相关政策过一段时间就在改,改动后对考生的影响还比较大的。

2、复读时,压力会很大,部分学校会把复读生单独编为一班,气氛非常压抑,很多人都受不了那种压抑和压力,十分考验心理承受能力

3、考试时,会更加紧张,考试成绩也不一定会有前一年好。

所以有些人劝考生,只要成绩还过得去,又不是学霸,就尽量不要复读,因为太遭罪了!

如果觉得我回答的还行,请加个关注支持一下~


棍哥


我是今年高考的,成绩出来后,两个朋友都是没有过分数线,413和415分,我就是劝她们不要复读,最后她们两个和我同桌还有好多同学都复读了。

首先,我们文科生本来不占什么优势,很多学校对文科生都是缩招的,另外,我们这些小地方,师资力量有限,即使复读一年未必考得比这一次好,或者考高分了,但比你高分的人多得是。复读学校的老师也是我们高中的老师担任的,可能比较掌握情况,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不过高考变数还是不小的,我是广东省的,今年分数线好像是443分,去年好像才是417分,本来我们老师估计今年是415或420左右的分数线,但没想到一下子高了几十分,可见,还是能读就读吧。每年都有复读后考上好大学的人,可能是你,也可能不是你,加油吧,朋友们!


这里有一只皮卡丘


实话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复读真的不容易,是有很大风险的!道理虽有,但是我们也并不需要认可,每个人对复读都有自己的想法,况且每个人所见的事例及其结果也会干扰此人对复读的评价!

为什么会有这句话,我想还是大概率事件的影响,每年复读的学生那么多,而真正意义上提升的学生却很少。什么叫真正意义的提升呢?就是复读前三本,复读后二本;复读前二本,复读后一本;复读前一本,复读后重点;这些有剧烈悬差的,才是被认可的复读结果。

如果一个人复读前是专科,复读后也是专科,虽然这个人有进步,但是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样复读的结果是没用的。所以,我想,就是因为复读生中能达到级别上改变的人太少,而且还有很多根本没有改变的复读生的实例在那影响,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句话!

话是别人说的,路是自己走的!总有人会成功,也总有人会失败。对憋屈地上大学和复读之间还是要仔细考虑的,一步错可能失去好多!

最后,是劝那些复读生的话。既然来复读,不管之前的成绩如何,都是高考上的失败者。如果此时的你们还不能端正心态,认为复读只是辛苦一年,没有那种想改变,想超越的心,就会没有那种想刻苦的样子,你们最后的结果也终究不会让你们满意!

复读生最后能有所改变的,很少!你复读前的成绩代表你复读时的心态,你能不能顺利复读完,就在你的心态!如果可以,就对自己狠点。复读一年有没有效果,是不是浪费一年,全在个人。


调侃教育


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

不赞成复读是有一定道理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复读精神压力大。二是二次高考心情会更紧张。三是有可能碰到题型变化或者高考改革。四是消耗一年时间,还需要一定的费用。五是不复读可以早一年大学毕业上班进入社会积累经验,或者考研。

其实,复读与否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决定,私下认为属于以下情况的学生可以考虑复读:

1、平时成绩很好或较好,高考明显失常的。2、"踩线生"。(高出一本线10分~20分)走不了一本院校又不愿去二本的。

3、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学习动力足有决心和后劲的。

不建议复读的情况:

1、高考结果和平时学习水平差不多的。

2、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

3、极其贫困的家庭。


风过41643714


复读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考上更上的大学。(可能的有利因素)

复读要付出什么?多读一年书,多花一年复读费,同等条件下少工作一年,少拿一年工资。一来一去,相差近十万元。(现实的不利因素)

因此,利弊是明摆着的。要选择复读,就一定要评估上述的利弊因素。第一,考上更好大学的可能性有没有?有多大?第二,那笔钱对于家庭是不是负担?还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两个条件都具备,那就选吧。只具备一个条件,就不用选。


如是书院


个人观点不同,反正我是不想再读一年,当初差两分上一本,后来去了一个省外的二本学校的重点专业。我同学有些第一次没考好复读,然后第二年有些考的不错,但有些还是不如意。

如果梦想还在,那大学仍然是一个可以进步超大的地方。所以后面选择考研,也是想通过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