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醬香型白酒特色及點評—郎酒(郎酒1956,郎酒1898)

喜歡喝醬香型白酒的人對郎酒都不陌生,作為醬香酒領域的“千年老二”,甚有明哲保身的姿態。除了避開了與茅臺酒的直接競爭,也修足了功夫把其它醬香酒遠遠甩在後頭,更是利用“中國白酒金三角”的地理優勢,同時兼顧濃香與兼香型白酒的生產。“一樹三花”的絕技加上與茅臺酒並稱“赤水河姐妹花”的名頭著實讓很多醬香酒企羨慕。縱觀整個白酒領域,最穩固的排名非醬香的“茅郎”不可;至於濃香,感覺是個混亂,誰排名靠前都會引起群毆。當然這些排名都不是酒企吹出來的,也非本人想象的,而是廣大消費者最本分的選擇。

主流醬香型白酒特色及點評—郎酒(郎酒1956,郎酒1898)

郎酒雖然擁有“一樹三花”的絕技,但我們這期要討論的是其醬香酒產品。通常市場銷售的郎酒主打產品有:老郎酒1956(停產)、老郎酒1898(停產)、小郎酒、老郎酒2002、精品老郎酒、紫砂郎酒、“郎”牌郎酒、十年紅花郎、十五年紅花郎、二十年青花郎、三十年紅運郎、五十年青雲郎。當然這裡不包括其它紀念酒,也不包括其它香型白酒。通常來說,以“喝品”為主的酒友們,無論是喝“茅臺酒”還是喝“郎酒”都喜歡不自覺拿兩家相對應的產品做比較,儘管郎酒無意和茅臺酒爭寶座,甚至在產品的定位上就錯開了茅臺的產品,有點“田忌賽馬”的意思。不過就是通過這種假象比較,讓這以爆香型著稱的郎酒積累了相當大的醬香酒市場,不得不說郎酒的性價比還是挺高的,但以後如何就不清清楚了。

主流醬香型白酒特色及點評—郎酒(郎酒1956,郎酒1898)

首先我們先來探討下代表郎酒的主流中低端為核心的產品:老郎酒1956、老郎酒1898、老郎酒2002、精品老郎酒以及小巧可愛的歪嘴郎酒。前兩者在2015年年末,由郎酒集團發公告停產,取而代之的是類似“江小白”的酒版酒—小郎酒,當然還有主打婚慶市場的大眾消費用酒—老郎酒2002。目前市場上均有1956和1898銷售,都是庫存品,先不討論郎酒為何要把這兩款酒去掉,但肯定和郎酒集團內部改革有關,但不管怎樣,關於這兩款酒的停產,作為一個酒友來說,還是覺得惋惜。

主流醬香型白酒特色及點評—郎酒(郎酒1956,郎酒1898)

我說過,郎酒作為醬香酒領域的“二哥”,很多酒友都不不自覺的拿它的產品與茅股公司的產品作比較,1956對應的是迎賓,而1898對應的肯定是普通王子酒。我不能說這兩者間對比誰好些誰差些。因為這兩個品牌雖然產的都是醬香酒,但風格卻各有不同,而喝酒有區域選擇的客觀因素,也有先入為主的主觀偏向因素,所謂百醬百味正是如此。老郎酒市場銷售價格不及百元,但卻比很多百來兩百塊的亂七八糟的醬香酒產品好多了,對於喝慣中高端酒的酒友來說,它喝著很衝,酒體也不夠豐滿,後味雖沒有迎賓酒苦,但多了一份雜,好在其層次感較為分明,風格雖粗曠卻也有條不紊。百元以內的售價,作為一款糧食酒來說還是不錯的,難怪之前一直是郎酒集團主打中低端酒類市場銷量貢獻產品。

老郎酒1898我認為還是比較適合用於公司日常接待的一款醬香產品,從包裝來說它還挺大氣,價格也不算太高,市場定價似乎在兩百以內,團購會更便宜。酒質怎麼說呢?似乎所有中低端酒類產品普遍存在衝口的現象,也就是說入口稍辣,酒精味沖鼻,1898也不例外,好在這股衝勁消散得快,接踵而至的是酒香的爆發,層次感夠,後味的持久度還算不錯,最重要的是它的尾巴不算太苦,也不會有雜味,總的來說我感覺它是一個非常具有爆發潛力的產品,只可惜在這個檔次的醬香酒選擇太多,所以只能在郎酒集團充當著中低端產品核心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