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于水里739年的建筑,饱经风霜完整无缺,每天露出水面一次


“万里长江第一阁”说的就是位于湖北鄂州市长江流域的观音阁。据记载,观音阁建于宋朝,在公元1345年又重建了一次,也就是说这座建筑物矗立在长江流域正中心最起码也有739年。近千百年来,观音阁雄踞矶头,宛如中流砥柱,让人钦佩。

观音阁不算大,以红石青砖砌就,高14米,长24米。因坐落在江面中心的石头上,所以每到汛期,观音阁基本上都会被江水吞没,仅仅露出最顶部的屋檐。

等汛期一过,观音阁再次水落石出,成为长江流域最霸气的存在。按照汛期的规律,观音阁每天都会浸泡在水里一次。然而经过739年的江水洗礼,观音阁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损害,完好无损。

现在去观音阁游玩,能亲身体会到这座古刹的浓厚历史感、沧桑感,但依然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就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除了威严外,还浑身散发着青春活力。

其实,观音阁能如此完整无缺,还得多亏了历朝历代的保护,分别在明朝和清朝又进行了重修,到如今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阁内分别有观澜亭、东方朔殿、观音殿、老君殿和纯阳楼。走在观澜亭上,抬头就能看见一片江水,各种美景尽收眼底。

若是江面上泛起薄雾,来到观音阁的游人一定会脚步轻盈,屏住呼吸,不忍心打破眼前的意境,然后会心一笑:如此蓬莱仙境,独此公得其所哉?

观音阁的下半部分就像船一样的形状,既能起到减缓水势的作用,又能顺势泄流。任凭急流的江水如何拍打,观音阁总是稳如泰山。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高超的建筑水平和风格独特的造型艺术。如今石墙上的几棵古树,原已枯萎缩多年,近年竟死而复生,正舒展着嫩牙初吐的新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