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線城市做社區生鮮,竟也能3小時賣掉8萬單!

做生鮮新零售的恐怕都已經知道了一個事實——

那就是最近社區社群新零售站在了風口之上,短短几天好幾家公司接連獲得億級融資。

在三線城市做社區生鮮,竟也能3小時賣掉8萬單!

在三線城市做社區生鮮,竟也能3小時賣掉8萬單!

在三線城市做社區生鮮,竟也能3小時賣掉8萬單!

社區社群門檻相對較低,可是也不是那麼容易做的,今年在江蘇徐州就出現了這麼一家叫“逮捕新鮮”的社區社群公司,短短五個月從初來乍到做到了月銷近500萬,會員日3小時8萬單的業績。

上週,我們也特別邀請到其創始人二哥,通過“

A20生鮮100人系列直播”分享了他做社區社群這麼迅猛的經驗。

在三線城市做社區生鮮,竟也能3小時賣掉8萬單!

在做社群之前,二哥主要是做水果的產品開發的,“紅鑽”軟籽石榴就是二哥的操盤。也因為做全渠道的農產品銷售,早在16年就和社群有了接觸,親自感受到了社群模式在產品銷售上的效率,並且早有打算在三四線城市做零售業態的探索。

所以在今年三月份二哥帶著團隊從無錫來到了徐州開始做社區社群。

社區社群的市場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市場開拓期,精細化運營期,穩定發展期。

在三線城市做社區生鮮,竟也能3小時賣掉8萬單!

市場開拓簡單粗暴卻很有效,形成自己的“團長”方法論

二哥的逮捕新鮮來到徐州可以說是完全從0到1開始的,所以是具備比較高的可參考性和可應用性的。

他們開拓市場的辦法很簡單粗暴,就是一個一個小區進行業態拜訪。逮捕新鮮設有四個市場團隊,兩兩一組,圍繞小區的周邊業態,在請教別的團隊基礎上讓市場團隊去開發,每天晚上都要回來總結。

最終形成的方法論,就是母嬰店,服裝店這類是比較容易開發的。通過前期的拜訪,然後不停總結拜訪總結拜訪總結,形成了自己的開拓標準,包括怎麼去打招呼,怎麼去交流,怎麼去一起確定意向。

在三線城市做社區生鮮,竟也能3小時賣掉8萬單!

只花了15天不到的時間,逮捕新鮮團隊就有了接近有100個團長意向。然後舉辦了一次啟動發佈會,把這些人邀請到活動裡邊來,有一個儀式感,讓大家去了解這區社群這個模式,也邀請其他城市優秀的團長過來分享。 得到了第一批種子團長。

精細化運營選品是關鍵,目的性地獲取流量

開拓出初步的市場之後,就是再不斷的去做業態拜訪,然後釋放團長的轉介紹政策,團長轉介紹團長,如果這個團長達到基礎業績了,就會有獎勵。

對房價和入住率比較高的目標小區,會讓大家去幫助介紹,有目標性的介紹,這樣能夠去有目標性的佔領城市和想要佔領的小區。

二哥說,市場開拓階段能做好,一般做到100萬的月銷售額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要從100萬到300萬,選品就是很關鍵的一個點。

二哥團隊的產品主要是三個基礎高頻和三個大類需求構成的。二哥總結的品類特徵是這幾點:

剛需、應季、高頻、基礎用品

現在大多數做社群的都是以水果為主打和切入點的,因為水果的的消費頻次和粘性比較高。二哥本身就是做水果出身的,所以主要的也是比較擅長的就是水果。

在三線城市做社區生鮮,竟也能3小時賣掉8萬單!

水果作為非標準品,是很容易建立口碑的,同時因為其高頻性也是很容易被接受的。

牛奶因為近幾年品類大大增加,不再只是傳統的蒙牛和伊利了,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所以也是重點突破的一個品類。

早餐場景因為每天都需要吃,所以市場需求比較大,二哥主要做的有地瓜、玉米類的粗糧,烘焙麵包糕點,傳統速凍食品三類。

這三種品類是基礎的高頻,通過保證品質來構建成團隊的競爭力,形成超級高頻,培養用戶購買習慣。

在三線城市做社區生鮮,竟也能3小時賣掉8萬單!

社群的產品也是區別於商超的,二哥團隊的選品的策略是多品類的組合,所以產品的組合又是一個產品團隊要去訓練的一個能力。產品的組合能力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點,二哥團隊在這方面也在不斷的探索,主要是根據品類的需求面、價位、毛利、時效等角度去組合。

從家庭的消費習慣出發,重新思考產品的需求

二哥原來最早是做水果品牌的時候都通過標準化的板箱,嚴格化的分選,這就造成了產品的價格相對比較高,有品牌溢價。

然而在做社群的時候,消費訴求的變化導致只要求產品的標準一致,品控一致就可以了,極大的去減少包裝成本,因為最終是要給到消費者實惠的

在三線城市做社區生鮮,竟也能3小時賣掉8萬單!

所以二哥今年做的水果,基本上從產地直接大箱子過來,回來通過零散的方式配送。因為要控制單價在29上下(這個價位是最容易接受的),打造家庭兩三個人吃的量,按符合家庭一次的需求量量和消費習慣的這種份數來去構建客單價。所以水果基本上是三斤左右一份。

因為在三線城市做社群,其實很多新產品消費者之前沒有吃過,所以儘量通過規格有優勢的產品,降低體驗成本,讓更多的人消費,能夠讓顧客吃到以後再讓進行一個升級。

從消費者出發,從家庭的消費習慣出發,來重新思考產品的需求:應該賣多少量,應該多久賣一次。

每一天每一週到每個月產品的規劃也很重要,根據家庭的消費的頻次來去做產品的規劃,比如說這個月酸奶和純奶怎麼去安排,安排多少頻次都是蠻有講究的。

在三線城市做社區生鮮,竟也能3小時賣掉8萬單!

穩定發展期塑造競爭特性,會員日造節,像天貓雙11

更高標準的品質是必需的,新的銷售模式往往伴隨著新的產品思路。通過源頭直採和廠家直供的方式降低成本,提升性價比。

社群帶來的更近距離的服務,社交關係的更近:團長不止是站在公司的一個銷售的角度出現的,更是一種鄰居的身份,通過這種鄰里的關係,強化客戶信賴度和銷售服務的即時性。

在三線城市做社區生鮮,竟也能3小時賣掉8萬單!

從6月份開始,每個月28日都是逮捕新鮮的會員日,這個會員日的活動的意義是什麼?

就是想通過會員日的活動,能夠減少公司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同時也是產品業績的突破,8月份的會員日二哥計劃的銷量是100萬,實際上突破了150萬。

這樣的活動對團隊也是個挑戰,因為活動的業績是平時業績的爆發倍數,接近八倍左右。

另外一個做會員原因就是逮捕新鮮未來也會有線下板塊,想要通過會員模式來經營線下店。

打造會員日類似雙十一的購物氛圍,形成購物節日。

社區社群流量是趨勢,量化流量優勢明顯

社區社群模式主要是三個關鍵點。

一是社區,社區是經營的終端形態,和未來的零售趨勢比較像,要離消費者越來越近。

二是社群,社群是一種運營工具,現在大家都用微信,所以利用微信社群來經營社區的流量。

三是團購,團購是社區社群主要的銷售模式,能夠提高產品的性價比,打造價格優勢。

在三線城市做社區生鮮,竟也能3小時賣掉8萬單!

一張價值連城的PPT▼

在三線城市做社區生鮮,竟也能3小時賣掉8萬單!

以前同城電商和微商的流量是沒有辦法量化地經營獲取的,但是社區社群可以。

比如某地500戶以上的小區有300個,可以很明確地知道這300個小區的流量就是獲取目標。以一個小區一個微信群的方式,迴歸到社區級的流量運營這種流量增長也是可以複製的,只要多一個社群,就是多了一部分流量,很明確有效。

二哥認為,社區級流量增長是趨勢,這種業務的增長是有可複製性的。社群的模式離消費者更近,效率更高,流量量化更可控。

社區社群模式最大的變化就是流量獲取和流量經營的變化。這種流量獲取方式的變化也是社區社群最大的價值。

水往低處走,錢往流量投,社區流量在三四線城市,甚至縣城鄉鎮同樣巨大,跟盒馬、每日優鮮等相反,“社區新零售”是農村包圍城市,草根逆襲良機!

歡迎各位堂友留言......

和行業大咖探討社區新零售

10月27-28日,杭州,第五屆A20精緻農業展

20位生鮮新零售大咖的分享

2018年,新農人與新零售最大規模的集合

報名參展鏈接:http://epm.coolgua.com/survey/index.html?

mode=2&questId=a028e276c9e24d35b5fd48776433181

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