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pur World 2018|“雨神”来了?别怕!贵州有位气象“神算子”

从6月下旬至今

贵州已连遭数轮暴雨袭击

当地媒体称

今年夏天的主角当属“雨神”

连酷暑都没能站稳脚跟

被接连不断的暴雨“撵”跑了

作为气象灾害多发省份,贵州百姓“看天”生产生活已成了常态,但这一切正在发生改变。

今年,贵州来了一位能够进行气象预测的“神算子”,有望把暴雨预报提前到最长30天。不仅如此,贵州还联合浪潮搭建了气象防灾减灾综合联动支撑平台“助阵”,把“雨神”引发的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Inspur World 2018|“雨神”来了?别怕!贵州有位气象“神算子”

贵州当地有一句谚语,叫“十里不同天”。贵州属典型的山地气候,不同区域内暴雨和强降水天气背景下的中小尺度系统活动规律并不好把握,因此暴雨预报难度较大,暴雨导致的洪灾也较多。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贵州省气象部门找到了从预警、监控到灾害紧急处理等一系列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答案就是气象AI。

“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开展了贵州夏季降水延伸期预报研究。”贵州气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提取贵州台站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序列特征,并采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等资料,贵州气象部门构建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同时使用深度学习高性能服务器对预报模型进行分布式并行训练,使人工智能具备提前10到30天预报降雨的能力。

这就是贵州气象部门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找来的气象“神算子”。它是贵州省气象局与浪潮集团合作的成果之一。从2016年3月至今,双方建成了气象大数据实验室,接入了气象数据、行业数据、互联网数据,支撑气象大数据应用创新、共享数据标准化研究。

Inspur World 2018|“雨神”来了?别怕!贵州有位气象“神算子”

气象大数据平台建成后,实现了气象数据的集约整合和高效流传。此后,双方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以气象大数据平台为依托,融合国土、水文、林业等18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共同构建防灾减灾联动平台,支撑防灾减灾决策指挥调度,实现了多种灾情监测、多种部门协调、多平台联动,将气象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小到了最低。

今年,虽然“雨神”在贵州赖着不走,但在遵义市桐梓县、铜仁市玉屏县,防灾减灾联动平台已经投入“实战”,并取得防灾减灾的“战绩”。

某日凌晨2点12分,值班人员在平台的监测雷达回波图中看到一波较强降雨由西北向东南逼近县城,并通过系统呈现的降雨、温度、湿度等数据对天气情况进行研判,随即在系统对接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上紧急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十几分钟后,根据天气监测,平台自动触发多级联动叫应,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达到各级政府与各应急抢险部门。

Inspur World 2018|“雨神”来了?别怕!贵州有位气象“神算子”

8时18分,局部降水超过200毫米,气象局将暴雨升级为红色预警。此刻,当地公安、武警、消防、电力、通信、民政、卫生等多部门救灾人员与物资已经整装待发。这一次,“雨神”虽然发威,但气象“神算子”跑到了前面!

目前,贵州多个地区已“邀请”防灾减灾平台“入场”,一方面服务于气象灾害预警,一方面还综合挖掘气象数据价值,可为当地农业、旅游、交通、林业、电力提供气象服务,提高气象数据产能。

利用大数据服务社会民生,贵州省气象局与浪潮联合打造的大数据产品成功入选世界气象组织Commisssion for Basic Systems Technical Conference 2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