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衆高爾夫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對經典車情有獨鍾,從第一輛收藏的菲亞特126P到現在,收藏的老爺車最多時加起來接近30輛,經典車模型接近500餘輛,每次整理模型都是一次浩大的工程,每一次整理也都是一次重溫,隨著閱歷的增長,把玩這些經典車模型也有了不同的味道。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我的職業生涯也與經典車息息相關,在雜誌社時代我是老爺車板塊的編輯,供職期間走訪了全國的老爺車收藏家,最終出版了國內唯一一部原創經典車著作《車時光》,基於經典車的熱愛,也讓我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2016年,在中央美術學院交通工具設計專業系主任王老師的引薦下,我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中央美術學院交通工具設計專業客座講師。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每學期都可以和美院的同學們一同交流,分享歷史上經典汽車作品,並將自己的幾輛收藏放置在了美院。讓中國的年輕一代設計師們可以零距離接觸到這些歷史上的經典車。其中就包含我最喜愛的這輛甲殼蟲,它集合了歷代甲殼蟲中我最喜歡的經典元素,可以說這是一輛專屬於我的獨一無二的甲殼蟲。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車越來越多存放車的地方卻越來越少,以至於近些年開始忍痛割愛,逐漸優化手中收藏。但有幾輛車絕對是非賣品,其中就包含甲殼蟲與一輛大眾T3。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執著於T3,畢竟這輛車和“老爺車”還有些遙遠。但是在我看來T3這種車屬於可以開的經典車,雖然現在看時候未到,但將時間線放長遠它必定是一輛值得收藏的經典之作,是個可以在當下駕駛的收藏品。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主角是一汽-大眾新高爾夫,當新高爾夫與這些老爺車停在一起時可能會覺得有些跳戲。但在我眼中,它同樣是個值得收藏的經典,如果我要在這個級別中選一輛家用車的話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新高爾夫,即便十幾年後由於政策不能上路開了,它依然是個值得收藏的物件。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無論哪一代高爾夫,在它的身上容易就能找到那些經典的家族元素傳承,同時每一代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和亮點。我們今天的這輛新高爾夫是中期改款車型,接下來我們就從外觀、內飾、配置、駕駛感受幾個方面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新高爾夫,說說為什麼它是這個級別我的唯一之選。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1、設計:是經典就應該延續,外觀設計頗多升級

都說現在的大眾是套娃式前臉,千篇一律。但這種說法我並不認同,就像多年前帕薩特和輝騰的段子一樣,在真正的車迷眼中即使隔著幾百米看過去也能一眼辨識出哪輛是輝騰。新高爾夫亦是如此,它的前臉沒有經過任何的整容,一切形面、線條的比例都恰到好處。保險槓與燈眉的線條形成了X形的交叉,讓高爾夫的前臉看上去犀利且動感。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夠滿足你對小鋼炮車型的預期,還有設計更加運動的R-Line車型可供選擇。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新高爾夫的輪轂硬朗,腰線鋒利,長軸距段前懸的設計令靜態姿態擁有一種加速俯衝的既視感。部分車型的輪轂尺寸相比前款車又進行了尺寸升級,更大尺寸輪轂讓新高爾夫側面比例更加協調。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雖然在局部上有所改變,但經典的C柱設計依舊得以延續,尤其是翻看高爾夫從第一代車型至今的演化時,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到車上設計的傳承,經典的C柱設計承托住了每一代高爾夫車型的造型,百看不厭。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新高爾夫前後保險槓的造型都進行了升級,排氣採用雙邊的設計,鍍鉻排氣裝飾條恰到好處,讓排氣與車尾線條融為一體,視覺效果更加乾淨利落,同時也更顯運動,符合整體性格。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在我看來車燈就是一輛車的眼睛,一輛車是否誘人是否有神,很大程度上由頭燈的設計決定。新高爾夫全系標配了LED日間行車燈,不但亮度更高而且使用壽命更長,任何時候看上去都顯得炯炯有神。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高配車型上採用了透鏡式全LED遠近光頭燈,燈組集成了日行燈、轉向燈全LED信號燈於一體。全LED角燈,在車輛轉彎時提供輔助照明,讓照明效果更佳優秀。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擁有辨識度,是一款經典車必不可少的元素。新高爾夫引入大眾首款帶有動態轉向功能的高級LED尾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流水燈”。尤其在夜間的燈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辨識度極高。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提到高爾夫的輪轂,車迷們印象最深的一定是GTI車型上的戰斧式輪轂。許多車迷都願意用GTI的輪轂進行改裝。不過新高爾夫旗艦車型上裝配的輪轂同樣有型,這款命名為Wabisuk的17寸輪轂,鏤空的輪輻設計讓整車看起來更加靈動,另有一番美感。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2、內飾:表裡如一,恰到好處的人性化設計。

大眾車系的內飾,不用過多介紹。經典的設計元素看似不變,但每一代產品都在不斷優化,體驗更佳。新高爾度的內飾延續了大眾經典的內飾造型和元素,經典的三幅多功能方向盤,功能按鍵佈局合理,很容易上手。雖然我很喜歡法系車的浪漫設計,不過在日常使用中還是大眾的這種經典設計更加順手。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中控臺配備了一塊8.2英寸的高清觸控屏,分辨率達到了1280x640清晰度令人滿意,升級的MIB 2 多媒體系統反應速度也更快,頗有操作手機的順滑感。新款高爾夫非常聰明的一點在於沒有將導航列入標準配置,這點其實更符合我們實際的用車需求,畢竟手機導航無論精準度和便利性都要強過車機版本。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新高爾夫的解決方案非常聰明,只需要用USB線將手機與車機連接即可將手機的畫面投射到液晶屏上。液晶屏拓展性非常廣泛,不但支持蘋果的Carplay系統,還可支持安卓Auto以及百度Carlife系統,同時還支持手機屏幕映射功能。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旗艦車型總要有些值得炫耀的配置,除了新版多媒體系統,新款高爾夫的頂配車型還引入了12.3英寸的全數字儀表盤,在傳統的行車電腦區域、轉速錶和速度表中間這三塊固定的位置,可根據喜好自由切換,總共有7種顯示組合可供選擇。在我看來液晶儀表的確讓整車的科技感和精緻感有了提升。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新高爾夫旗艦型與豪華型的座椅採用了Alcantara與真皮材質拼接的工藝,腿部、背部與座椅的接觸面採用了Alcantara的翻毛皮材質,在過彎時增加了座椅與駕駛員之間的摩擦力,真皮材質的座椅側圍進一步增強了座椅的包裹性,讓駕駛員在激烈駕駛時坐姿更加穩固,座椅的填充物硬度恰到好處,與一些日系車的大沙發質感不同,這種硬度可以提供更高的支撐性,在長途駕駛中舒適感更佳。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豪華型/旗艦型配備了8向電動調節座椅,座椅記憶功能最多可存儲3個不同的座椅位置,座椅位置可以與鑰匙進行匹配,實現根據不同鑰匙自動將座椅調整至合適位置,非常適合都市家庭的年輕用戶,男女主人各持一把鑰匙,使用更加便利。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之所以說新高爾夫是一輛精品座駕,除了它的許多跨級配置外,它的一些小設計也非常用心,值得稱道。先從駕駛員常用到的中央扶手說起,開慣了其它車系的朋友坐上高爾夫後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感,感覺就像穿上了一件量體裁衣而成的西服外套。帶來這種感覺的原因就在於它的中央扶手箱設計,扶手的位置除了可以向前移動,還可以上下進行5級位置的調節,滿足不同坐姿的需要,大眾車系在這一點上非常值得稱道。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對於細節的優秀打造延續到了高爾夫的後排,放倒後排中央的座椅靠背可以形成一個寬大的中央扶手,中央是兩個杯架。新高爾夫的杯架設計非常有意思,中間的各檔可以根據實際需求DIY組合,無論是細高的百歲山還是短粗的脈動都能非常穩妥的卡在杯槽中,這一點設計雖然簡單,但是非常實用、討巧。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後排並是不是高爾夫這種兩廂車的最大亮點,但想要做到沒有槽點卻不是一件容易事。新高爾夫的後排雖然沒有過多豪華配置,不過在很多細節上值得稱道。對於兩廂車而言,放倒第二排座椅是擴展儲物空間的最佳方式,新高爾夫的後排座椅可以4/6比例放倒,關鍵的是放倒後可以與後備箱地板形成一個非常的平整銜接,在放置大件物品時變得非常妥帖。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不但方便置物,在實際應用中尤其是去郊遊的時候,坐在後排的人可以很方便的從後備箱中翻取行李,拿點零食什麼的,想象一下大家有說有笑有吃有喝的情形,還是非常有趣的。如果遇到突然而來的暴雨,也可以直接從車內拿取雨具,不用冒著雨跑到車尾去拿傘。

3、配置:滿足日常所需,跨級配置更具吸引力。

新高爾夫雖然是一款緊湊級兩廂車,但是在它身上卻可以見到一些跨級的配置,其中最亮眼的就是ACC自適應巡航功能,而且是停走式自適應巡航系統,能夠自動跟隨前車進行加速和減速甚至停車,並與前方車輛處於安全距離且車輛靜止不超過3秒的情況下自動起步。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與自適應巡航搭配的是主動剎車功能,它不僅可以幫助車輛在跟車過程中控制距離,還可以有效避免車輛失控而導致的碰撞。如果預碰撞安全系統監測到面臨碰撞危險時駕駛員施加的制動力不足,則系統會在從約 5 km/h至 250 km/h 的車速範圍內自動提高制動力,有效避免事故的發生。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在旗艦版車型上還配備了自動泊車功能,可以自動在垂直以及平行車尾駛入和駛離車尾,得益於360度雷達和主動剎車系統,如果在倒車過程中檢測到障礙物,車輛會主動剎停。為了防止過程中駕駛員油門剎車踏板的誤操作,自動泊車系統會自動對車速進行制動干預,讓車速低於7km/h。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老司機們可能會覺得自動泊車系統只適合於新手,但新高爾夫的自動泊車系統架構絕非雞肋。這套系統的硬件搭載了一套安全輔助功能,比如後方交通預警功能。在車輛倒車駛出停車位時,激活後方交通預警功能的前提下,通過後雷達傳感器監控橫向來車,提示駕駛員,在緊急情況下協助駕駛員主動剎車。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除了全面的安全系統,對車內人員的健康關注新高爾夫也進行了提升,它全系標配了Clean Air空氣淨化系統,開啟空氣淨化功能後,35秒內自動空調控制系統會完全進入內循環模式,以最快速度連續淨化車廂內空氣並根據車內溼度和時間自動控制空調內、外循環,使車廂內保持正常CO2濃度並消除上霧風險。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新高爾夫的尺寸在城市中穿梭停車已經非常得心應手了,不過旗艦型車型上還是為駕駛員配備了倒車影像,值得一提的是倒車影像的畫面清晰度和還原度非常好,屏幕邊緣也沒有產生廣角的畸變。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在這裡有一點細節非常值得稱讚,通常來說當倒車入庫後,將檔位切換回D擋時,倒車影像會熄滅,顯示中控界面。但高爾夫在這裡的設計更加細緻,在從R擋切換到D擋後,中央液晶屏還會持續現實車輛的姿態,並用黃色的引導線標註,提示駕駛員前輪的角度,幫助駕駛員將前輪迴正,這個細節對於新手司機來說顯得非常貼心。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在工作中我們接觸到的試駕車大部分都是頂配車型,所有配置一應俱全,所以在給朋友推薦車的時候往往會以頂配車型為參照,但當朋友實際到店購買時卻會發現許多關鍵配置是頂配專享。以常見的後排出風口為例,許多車型只給頂配配備,這樣在購買時總會覺得有些心有不甘。我們今天試駕的車型是2018款280TSI 雙離合旗艦版,據瞭解新高爾夫除了1.6L動力的兩款最低配手動車型外,其他車型都標配了後排出風口,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4、駕駛感受:為城市而生的舒適小鋼炮。

由於高爾夫GTI、高爾夫R的存在,高爾夫車型吸引了非常多年輕人的關注,而高爾夫車型也被看做小鋼炮車型中的王者。相對於競技感更強的GTI、R,我們今天的這輛新高爾夫1.4T車型的動力系統同樣值得稱道。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我們試駕的這輛旗艦版的新高爾夫搭載的是經典的EA211發動機,1.4升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110KW。值得一提的是,1.2T車型相比前款,在發動機功率有了升級,最大功率從81KW提升至85KW,用小排量發動機獲得了更強的動力表現。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新高爾夫最大的改變是底盤,採用了MQB平臺,前懸增加了下橡膠彈簧墊,不僅提升了駕駛舒適度,還有助於降低行駛噪音。後懸架升級為多連桿獨立懸架,相比前款的非獨立後懸架,新高爾夫的舒適性有了明顯的提高,尤其是通過減速帶這樣的顛簸路面時效果更加明顯。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新高爾夫引入了一套全新的駕駛模式選擇系統,通過液晶屏進行選擇,在“標準”、“運動”、“經濟”、“個性化”四種駕駛模式下進行切換,通過變速箱響應和轉向力度的調整實現不同的駕駛質感。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整體來看,新高爾夫給我帶來的最大感覺就是變得更加舒適了。不是所有用戶都喜歡路感清晰的運動範兒,更舒適的懸架讓它的受眾更加廣泛,這也

更符合高爾夫“國民車”的定位。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我相信你一定聽過這樣一個說法,高爾夫是一輛沒有階級的車,無論你是嶄露頭角的職場新人,或者是溫馨的三口之家,亦或者是低調的人生贏家,開高爾夫都可以與你的氣質相融合,顯得相得益彰。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高爾夫之所以有這樣的美譽,離不開它的忠於純粹,在如今這個A級車做成B級車,B級車做成D級車的時代,純粹變得尤為值得珍惜。隨著城市中的車輛飽和度越來越高,選擇一輛適合於城市的精緻車型或許才是更加明智的選擇,新高爾夫在保持身材的同時,在整體的質感和配置上卻有著跨級的表現,絕不會因為級別的定律而讓你遺憾錯過。

這是一輛可以開到收藏的車,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大眾高爾夫

時代在變,高爾夫也在改變,回顧高爾夫車系的歷史,每一代車型都有著各自的擁躉。對於汽油車來說,新能源勢力的湧入已經讓大環境產生了改變,也許在下一代,新能源版本的高爾夫會成為市場的主流。到那時你是否會想念如今的車型呢?

所以,回到文章起初的那句話,在我眼中高爾夫不同於這一級別的任何產品,它獨具魅力,每一款都不會過時,如果讓我選夠一輛車,從新車開到收藏,新高爾夫將是我唯一的選擇,畢竟收藏一輛自己開了數十年的車更有意思,更值得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