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爲會說韓語,就能做一個合格的韓語翻譯嗎?

文:共贏韓國語 閆老師

翻譯工作在有些人眼裡顯得神秘、高深,甚至也得到過不少豔羨的目光。能說多國語言固然能吸引眾多視線,但是能說好,又能達到“信”、“達”“雅”的高規格水準,的確也在考核著一個優秀的翻譯水平和業務能力。最近偶然間看到一篇文章,寫著:三分鐘韓語,三小時英語,三天的法語,三個月的日語,三年的德語,三百年的阿拉伯語。笑過之餘,發現說這句話的人可能只說對了多一半,沒錯,語種體系構造可能會有所不同,對於初學者來說,往往還要根據自己母語的體系來與目標學習語種進行比對,可能與母語習慣或文化習慣的類似度接近或相反,由此得出難易程度的排序。但是反觀多年來筆者從事第一線韓國語基層教學來看,韓國語真的就是那麼如此簡單嗎?尤其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韓國語翻譯的出現,市場上愈演愈烈的同領域競爭,使得韓國語翻譯,尤其是在口譯方面上的工作,如何能做到合格,也是本篇文章想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討的內容,也願與大家一道共勉。

你以為會說韓語,就能做一個合格的韓語翻譯嗎?

(一)要了解所服務的行業領域背景

有新人翻譯剛接手到工作時,往往並不是自己所學過的專業或是接觸過的背景領域,因此會常常感到棘手,這時必須先讓自己沉浸在這項領域中,同時儘可能收集該行業的母語表達。在這裡舉一位實務翻譯曾經給過的好案例,大家不妨可以借鑑學習:比如你在三星手機生產部門工作,你應該下到車間,親自去看看一臺手機經過了多少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哪些管理項目,工友、部門、公司、供應商、客戶都是怎麼樣用中文溝通的。建立在對行業深度理解基礎上,構建起來的詞彙、表達體系,雖然看起來有些瑣碎,但是這樣有備的工作,會讓你日後的翻譯更為精準和地道。

你以為會說韓語,就能做一個合格的韓語翻譯嗎?

(二)要建立和有效劃分專業詞彙數據

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經歷過一段時間後,必然會對自己從事的工作領域專業詞彙有所認知了。工作文件材料、官方網站信息、同事乃至客戶間見面交流,都是可以讓你獲得這些專業詞彙、並讓你受益匪淺的好機會。但是如果只記表面,而私底下不多加整理分類,日久還是會遺忘,並不是真正所掌握。有些翻譯會利用電腦來進行劃分收集,但是筆者也更希望除此能有筆頭的翻譯分類彙總,例如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記本來進行筆錄,以備一旦電腦出現故障或應急工作中所需。

你以為會說韓語,就能做一個合格的韓語翻譯嗎?

(三)要具備學會搜索,以此獲取最新信息的能力

在國內,如果想要搜索任何信息,大部分人還是會首選百度一類的搜索引擎網站,而在韓國,同等地位的引擎網站是Naver。對於一名合格的翻譯來說,日常工作必然少不了要在這兩個網站來回穿插使用。但是怎麼能更有效使用才是真水平。對於平時素常關注的時政新聞一類的報道文章,筆者比較建議在每天瀏覽的同時,不妨可以點擊收藏,這樣便於一旦在工作中所需,而不至於忙亂。在有些網站上也會遇到諸如查不到自己所需的單詞,尤其是專業術語,這時不妨可以轉彎去進入相對更直接的專業領域搜索網站去查找,比如化妝品、藥品等專業網站。由於韓國語中本身就含有大量的外來語,在一些高新科技行業裡,有很多就是源於第三方語言的新概念、新詞彙,同時也是在國際科技行業之間流行,這時不妨可以藉助搜索工具,先把這些外來語詞查出來弄清楚意思,再翻譯給對方,這樣會更具有時效性和準確性。

此外,一旦真正在翻譯工作中臨場出現瞭解釋不清的情況時,不妨也可靈機變動,用最直接和簡單的圖示(流程圖、工藝圖、各類表格)辦法來代替口頭表達去進行處理和彌補,既馬上緩和了尷尬的氣氛,同時也顯現出了專業領域的知識儲備。

綜上所述,看似簡單的韓國語,實際上在真正日常運用中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麼容易,而作為一名合格的韓國語翻譯來說,更是需要不斷地每天去學習和充電新詞彙、新概念和新知識點,而這也是我們共贏韓國語課堂對每位學員的要求,哪怕你最終不是要選擇走在翻譯的路上,也要有養成一直善於學習和積累的好習慣!

THE END —

作者 韓語共贏 閆老師 教源在線特約投稿

教源在線官網:www.jiaoyuan.shop

教源在線官微:jiaoyuansho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