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口耳目

下图是一年级语文课本第三课的插图,旨在通过看图,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借由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人的五官。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口耳目

人们常说的五官有哪些呢?我们先来想一想!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猜一猜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汉字思维”第二课《女娲造人》的故事,一起学习这些汉字吧!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女娲造人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嘴巴很重要,没有嘴巴,我们无法吃饭也无法聊天。女娲赋予了人类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口”这个字很简单,甲骨文就是一个张着的嘴巴的样子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口耳目

“口”可以说话,可以吃东西,所以,它在汉字中可以表示嘴巴的意思。当然了,它在汉字中还可以表示像口一样的东西。比如:石、宫,这里的“口”就跟嘴巴说话无关了,“窗口、洞口、门口”这些词语中,它都表达的是像“口”一样的意思。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口耳目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有人说话,就需有人倾听,这自然也少不了耳朵。女娲给人类捏了两只耳朵,一张嘴,估计就是希望我们多听少说。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也是对说话者的尊重,所以,人们也往往把忠诚的听众视为自己的知己。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口耳目

“耳”是一个象形文字,甲骨文“耳”就是一个耳朵的样子,《说文》:“耳,主听也。”耳朵是听声音的器官,所以在汉字或词语中,“耳”都表示跟耳朵以及听觉有关的意思。

在汉字中做偏旁写在左边时,最后一笔“横”要写成提。比如:聪、联。由耳朵的字形引申,“耳”也可以表示像耳朵的事物,如:木耳、银耳等。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盘古的一双眼睛,在他死去之时,幻化成了日月星辰,为大地带来了光明。女娲为人类捏出一双眼睛,相信她一定是希望我们用眼睛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口耳目

“目”,甲骨文就是一个由眼眶加上眼珠组成的眼睛,它本来是横着写的一个文字,让我们一目了然。然而,在楷体中“目”却翻了一个跟头,站立起来了。

如今,我们看到的“目”外面的大口就是眼眶,里面的两横就是人的眼珠,在写这个汉字的时候,你千万不要把里面的横写丢了,否则,这个人就成了一个有眼无珠的人了。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在面部的正中间,女娲为人类捏出了一个高挺的鼻子。我们用鼻子吐故纳新,感受外界各种的刺激气味。

表示“鼻子”的汉字是五官中变化最大的一个文字。它的甲骨文就是一个象形文字,然而,变到今天,居然有些人不了解它的真面目了。不信,我给你写出几个字,你来选择一下吧!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连一连

不知道你挑花眼没?来看看“自”这个汉字的变化过程吧!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口耳目

原来,“自”就是人的鼻子,这才是古人最早赋予它的意思。鼻子位于我们面部中间,又高出其他器官,伸手可触,我们常常会指着它说“自己”,后来,“自”就真引申表示自己啦!但在汉字中做基本构字部件时,还是表示它的本义哦!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口耳目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捏好泥人的女娲,为了让这个小人更美,还不忘在眼睛的上面画出眉毛,这细长的眉毛也起到了保护眼睛的作用,真是一举两得啊!

“眉”本是一根根的毛发,字里面怎么会有一个“目”字呢?《说文》“眉,目上毛也”,它是一个合体象形文字,也许是古人在造字之时,考虑到单独画出眉毛难以辨认,故连带画出眼睛,是为了

强调这一根根的毛发是长在眼睛之上,你大可不必再去想猫啊狗啊,或者我们身体其他部位的毛发了。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口耳目

因为眉在眼睛之上,所以在汉字词语之中,也会有“上面”的意思,纸张的页眉,大门的门楣,你想想看,它们都在哪里?

跟着“汉字思维”学识字|新版小学一年级第三课:口耳目

口耳目

好了,到这里我们就跟着“汉字思维”故事绘本,学完第三课《口耳目》的汉字内容了。相信小朋友们已经对“五官”了然于胸啦!对照自己或者爸爸妈妈的“五官”,试试看能不能说出这个汉字的意思吧!

(更多文章连载请关注汉字思维公众号:xungenhanwe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