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时很好,自己写时却不会——书法学习如何由临帖向创作过渡

金庸先生笔下有很多人物让人印象深刻,段誉便是其中之一。这位段小王爷初习六脉神剑时,不会运用,功夫时灵时不灵,闹出很多笑话。

这个问题,在书法学习中也有。很多人临起帖来有模有样,可等到自己创作时却一团糟。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知识没有完全消化,不会灵活运用。

临帖时很好,自己写时却不会——书法学习如何由临帖向创作过渡

临帖的目的是学习古人写字的方法,并运用到我们要写的内容中去。不会运用,很多时候就是还没掌握学习的方法。如何由临向创过渡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多背帖。把碑帖放在一边,依据记忆来书写,让书写更熟练,逐渐摆脱原帖,这其实也是一个出帖的过程。背帖过程中应抓大放小,求大的相似,暂时将局部或细节放在一边。

临帖时很好,自己写时却不会——书法学习如何由临帖向创作过渡

2、集字创作。把碑帖中的一些字抽出来,组成一些新词进行创作,并逐渐增加字数,直至集字成篇。米芾说自己的字是集古字,这或许是种自谦的说法,但它说明集字创作至少是学习书法过程中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临帖时很好,自己写时却不会——书法学习如何由临帖向创作过渡

3、仿意创作。先照原帖临习,之后按照原帖风格,书写其他内容,并与原帖比较,不断改进,逐步提高创作水平。

照此进行训练,相信我们能很快丢开碑帖,自己进行创作。

临帖时很好,自己写时却不会——书法学习如何由临帖向创作过渡

段小王爷真让人羡慕,一身绝世功夫,更有一群可爱的小妹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