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委專題會議:聚焦三大熱點問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金融委專題會議:聚焦三大熱點問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文 丨 任亮

8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主持召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專題會議。會議聽取了網絡借貸行業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和防範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情況的彙報,研究了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有關舉措。

近兩個月以來,金融委已召開了三次會議。與前兩次定期會議不同,此次會議為針對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專題會議,主要聚焦於近期表現突出的三個問題:一是網絡借貸行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二是防範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情況,三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有關舉措。

近期網貸行業集中爆雷,多家平臺出現回款逾期或回款困難情況,給中小投資者造成了嚴重損失。本次金融委專題會議對於網貸平臺問題的職責分工、處理對策以及發展指引進一步進行了明確和部署。在職責分工方面,會議明確“要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各部門間的分工和責任,共同配合做好工作”,這有助於解決地方政府和中央垂直的金融監管部門在互聯網金融監管權責上的模糊不清問題。在風險處理對策方面,會議指出“要深入摸清網貸平臺和風險分佈狀況,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施策、務求實效”,體現了分類管理原則,在防控風險的同時避免“一刀切關停”,實行良性引導。在未來發展指引方面,會議提出“要抓緊研究制定必要的標準,加快互聯網金融長效監管機制建設”,這表明網貸未來發展的核心是通過建立行業內、跨行業的標準,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輔以長效監管。

近期,股指波動下行使股權質押比例高的上市公司壓力陡增,形成了潛在風險。同時,股權質押的解押時間集中在近期以及未來兩年,特別是未來一年質押到期規模為1.86萬億,約為整個A股市場總市值的3%,股權質押爆倉風險隱患較大。此次金融委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要創造好的市場環境,鼓勵和幫助市場主體主動化解風險”。近日,上市公司科陸電子通過市場化方式將部分股權受讓給地方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即是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幫助市場主體主動化解風險的一個成功範例。未來,除補充質押、停牌、持續增持等手段外,引入具有實力的股東,尤其是國資股東,以增強企業抵禦風險能力、提振市場信心將成為一個新趨勢。

此外,會議還研究了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有關舉措。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矛盾,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8月26日,證監會主席助理張慎峰在經濟學家夏季年會上談及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時表示,一是堅持以改革為主線,夯實基礎制度;二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三是規範發展私募基金市場;四是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化解工作;五是強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這即是對此次會議精神進一步細化和部署落實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