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花崗72烈士墓碑上竟然有一座自由女神像 原是林森苦心之作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又稱黃花崗公園,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白雲山南麓先烈中路,是為紀念1911年4月27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在廣州三·二九起義中犧牲的烈士而建的。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時30分,黃花崗公園在廣州市先烈路。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黃興率120餘名敢死隊員直撲兩廣總督署,發動了同盟會的第十次武裝起義--廣州起義。廣州發動武裝起義,攻打兩廣總督,經一晝夜血戰,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喻培倫等100餘人犧牲。同盟會員潘達微冒險奔走四方,由慈善機構出面收殮遺體,共得72具,合葬於此。潘氏死後,亦附葬於此。

黃花崗原名紅花崗,潘達微在安葬了烈士後,認為“紅花”不及“黃花”一詞雄渾優美,因此,在介紹烈士安葬情況的報道上,把紅花崗易名為黃花崗。從此改名沿用至今。


烈士墓園內除了72烈士之墓外,還有被譽為中國航空之父的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家和飛行家馮如之墓、陸軍上將鄧仲元之墓、被孫中山譽為“中國革命空軍之父”的楊仙逸之墓、被孫中山稱“為共和殉難之第二健將”的史堅如之墓以及越南烈士範鴻泰之墓等。潘達微先生、鄧仲元、楊仙逸、馮如、史堅如等革命烈士也安葬於此。

鄧仲元,字仕元,又名鏗。生於廣東梅縣丙村金盤堡。1905年考入廣東將弁學校,1909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曾參與策動黃花崗起義,組織指揮光復惠州之役,自後在討袁護法、援閩驅龍,鎮守瓊崖,創建粵軍的過程中 “忠於國事,勇於奮鬥”,“戰功尤偉”。1922年 3月 21日,鄧仲元在廣州廣九車站遇刺殉難,年僅36歲。

範鴻泰,越南義安人,早年加入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曾經策劃刺殺法國當局一位高官,後經朋友多番相勸,才放棄想法。1924年6月18日,馬蘭抵達廣州訪問,6月19日晚法國駐廣州領事在沙面維多利亞酒店為馬蘭接風。範鴻泰從窗口向內投擲炸彈暗殺馬蘭未果,投江自殺。


葉少毅,廣東省台山縣人,援閩粵軍飛行員。1915年進入由中國國民黨美洲總支部創辦的美洲飛行學校學習,1917年畢業回國。1919年6月中華民國援閩粵軍成立飛行隊,葉少毅成為第一批飛行員,在漳州執行偵察任務時,因遭遇暴雨,飛機失事,不幸犧牲。

中國軍事航空先驅,其被譽為"中國革命空軍之父"。1918年在當地華僑創建的圖強飛機公司任董事,同年應孫中山招聘回國籌建飛行隊。為了購買飛機,他曾赴海外向華僑募捐籌款,其父楊著昆除出資購買飛機4架外,並資助中國年輕飛行員的培訓事業。1923年同年9月20日,楊仙逸在惠州博羅前線進行水雷改裝,因爆炸事故殉難,被追授陸軍中將軍銜。

1923年3月14日,孫中山大元帥任命謝鐵良為魚雷局局長。為了要打破惠州城,1923年9月,海軍魚雷局長謝鐵良隨孫中山先生討伐陳炯明,孫中山先生命魚雷局長謝鐵良搬運十幾個魚雷去準備爆炸惠州城腳,為大部隊打通進攻路線,1923年9月20日謝鐵良與楊仙逸,長洲要塞司令蘇從山往博羅縣梅湖白沙堆檢閱水雷時,不幸在飛鵝嶺腳因雷管碰撞而失事,因水雷爆炸,三人同時遇難。


林森根據犧牲的72位烈士,設計了紀功坊上的72塊疊石,堆成一個山的形狀,均是連州青石,每塊230美金,皆由海外赤子捐贈而得。紀功坊建成之時,美洲華僑特地雕贈了一尊自由女神像,矗立在疊石崇山之頂,一手拿著書本,一手拿著錘子,以示敲擊自由之鐘,正對大門,俯瞰陵墓,表達了要為建立自由平等國家而奮鬥的革命思想。這是自由女神像第一次出現在黃花崗烈士陵園紀功坊上。

廣東人:徐佩旒,徐禮明,徐日培,徐廣滔,徐臨端,徐茂燎,徐松根,徐滿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輝,徐容九,徐進照,徐褶成,徐應安,李柄輝,李晚,李文楷,李文甫,李雁南,陳春,陳潮,陳文褒,羅仲霍,羅坤,龐雄,周華,遊壽,江繼復,郭繼枚,勞培,杜鳳書,餘東雄,馬侶,黃鶴鳴,饒輔廷,張學銓,周增,林修明 四川人:秦炳,喻培倫,饒國樑 安徽人:程良,宋玉琳,石德寬

福建人:方聲洞,馮超驤,羅乃琳,卓秋元,黃忠炳,王燦登,胡應升,林覺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林時爽,劉六符,劉元棟,魏金龍,陳可鈞,陳更新,陳與焱,陳清疇,陳發炎 廣西人:韋樹模,韋榮初,韋統淮,韋統鈐,李德山,林盛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