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寧津街道位於榮成東南部。近年來,擁山抱海的寧津街道充分發掘自身優勢,致力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寧津。

東楮島村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清平樂 ·東楮島(新韻)

張玉春

天藍水淥,沙岸連村路。鷗鳥悠閒逐浪舞。船點日邊雲幕。

漁家海草苫房,百年閱盡滄桑。多少尋常故事,隨潮入海茫茫。

東楮島村三面臨海,海岸線長達10多公里,素有“海上明珠”之稱。建村於明萬曆年間,距今有400多年的歷史,現存海草房100多戶、600多間,是膠東地區海草房保留最完整的村莊之一,被譽為“國內生態民居的活標本”。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文化與美景並存,“詩”與“遠方”同在的東楮島村有著古老的歷史遺蹟、民間傳說以及極具海文化特色的漁家民俗。走進東楮島村,處處散發著古樸氣息,好似隱藏在現代社會中的一片世外桃源。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東楮島育英小學始建於1936年,在全村幹部和村民的精心呵護下,這座擁有80餘年歷史的小學成為膠東地區早期漁村教育史冊中的光輝一頁。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在育英小學基礎上建立起的鄉村記憶館將承載著歷史滄桑感的漁具、服飾擺進櫥櫃,詳細記錄並生動展示了這座小漁村所歷經的百年時光。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沿著錯落的石頭小路,走過掛著紅色燈籠的幽靜民宿,便來到了一條古老的巷道——老街。石頭砌成的牆,海草覆蓋的頂,漆黑的木門,燙金的招牌,老街彷彿還是數百年前的模樣。緩緩走在狹窄的小路間,我們的耳邊似乎想起了古老行業的吆喝聲。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東墩村

鷓鴣天 .東墩村(新韻)

張玉春

勝景何須遠處尋,宜居美麗看東墩。老屋古樸苫苔草,小巷斑駁歲月痕。

臨碧海,近白雲。古村新韻匯嘉賓。鞠躬盡瘁家國夢,莊戶走出大寫人。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谷牧故里東墩村是一座集民俗旅遊、田園觀光、紅色教育於一體的體驗式特色小鎮,海草房資源保存完好,刺繡、剪紙、面藝等民俗技藝傳續至今,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資源優勢,是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和威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後榮獲山東省傳統村落,山東省美麗鄉村示範村、威海市“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榮成市“四德”建設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東墩村的氣質和其他古老村落略有不同,蜿蜒的柏油路指引著遊人向縱深處探索東墩的美。古老的海草房後,用低矮的木樁圈出的半圓形花圃裡,植物正綠的透亮,微風吹拂,撲鼻的清香使人心曠神怡。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古牧舊居是嘉慶年間建造的四合院式海草房,具有典型膠東傳統民居建築風格。走進谷牧舊居,真實的生活場景不僅還原了當年老一輩革命家的奮鬥史,也生動呈現了真實的漁家生活習俗。海草房的大門通常較窄,四四方方的小院兒隱藏在影壁後,院兒裡鑿一眼井,種上一棵無花果樹,美觀且實用。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東墩村獨具風味的文化特色吸引了“山海間”的主人紀金衡,漆黑的大門、原木的牌匾、大紅的燈籠與乾枯的海草形成鮮明對比,就地取材製作的門簾被風吹得叮鈴作響,這一切都散發著讓人無法抵擋的魅力。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留村

臨江仙 .留村(新韻)

張玉春

山色渾然迷醉目,菲竹翠葉鑲金。殷邀花鳥做芳鄰。青石鋪巷路,溪澈攝閒雲。

程氏祠堂承祖訓,元時古墓成群。欣逢盛世耦耕勤。田園書錦繡,詩意滿留村。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留村是一處天然的古村落,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元代石墓群和保存完好的程氏祠堂、海草房等景觀,村內民居大部分保存完好,很多根雕、古井等資源得到很好的傳承。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對於不熟悉的人來講,留村並不好找,一條村路與外界相連,村口的傳習小屋歡迎著四面八方的來客。這間供遊客休息的小屋雖為近年所建,但小屋裡石板堆起的桌臺、木板做成的燈罩、竹筐畫成的藝術品,都毫無違和感地融入到這片古樸的民居。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順著石板路往村內走,整齊排列的民宿有著詩意的名字。走上臺階、推開房門、跨過門檻,院內兩三棵翠竹“沙沙”作響,樹下的竹凳、清茶正等待著遠方的來客。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閒來無事,躺在寬敞的床上,感受微風吹進屋內,吹動床尾的薄紗,喚醒沉睡的夢。推開窗,綠意入眼,清涼舒爽。在沉重複雜的社會里,擇一兩日,來此小住,每日清晨被陽光喚醒,自己動手做一頓飯,然後到村裡走走,木橋輕搖,流水潺潺,何其清淨自在。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記得住鄉愁——走進榮成美麗鄉村之寧津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