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繼柏:工作也是一種養生

採訪第三屆國醫大師熊繼柏,是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診室裡。11月的長沙,陰冷潮溼,診室沒有開空調,窗戶半開著,時不時飄進幾絲小雨。熊繼柏背靠窗戶而坐,白大褂下面裹著厚厚的藍棉襖。“一開熱空調,我就頭昏腦漲,腦子不清醒,沒法給病人看病了”,熊繼柏解釋。

雖然已經76歲,他仍每週堅持出4次門診。此外,還要講學、著書,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但熊繼柏樂在其中。他說:“人年紀大了,無論腦力、體力都應該不停息,多運動,這是避免老年痴呆症的好方法。”

為醫為師,生命支柱

雖然是湖南人,熊繼柏卻並不喜歡吃辣椒,他煙酒不沾,也從來不吃任何保健品。問及有什麼“養生秘訣”,熊繼柏大手一揮,坦言:“工作也是一種養生。我一工作就精神煥發,上課也是這樣,看門診也是這樣。”

從16歲成為醫生懸壺鄉里,到36歲進入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書,治病救人和教書育人幾乎成為熊繼柏生活的全部。在退休之前,熊繼柏每次出門診都要看七八十個病人,一天下來累得“人仰馬翻”,一回家倒頭就睡,飯也不想起來吃;在大學任教期間,他沒有過一天節假日,沒有晚上2點前睡過覺。“白天備課、講課,晚上9點開始寫文章,幾乎天天如此。”

“快”是熊繼柏看病的一大特點。一上午的門診,每個病人從“望聞問切”到開出處方,一般的病症,熊繼柏大多隻用5分鐘。面對病人時,他全神貫注,雙手交叉支在桌沿上,微微蹙眉思索,處方就行雲流水般脫口而出。“別人都說我是‘閃電思維’”,熊繼柏笑稱。這歸功於他極為敏銳的思辨能力和60年深厚的臨床功底。饒是如此,從早上6點半開始坐診,臨近中午2點,他才把全部的病人看完。“沒辦法,病人太多了,如果不限號更看不完。”熊繼柏說。熊繼柏總結:“對我而言,醫生和教師這兩個職業,是我的生命支柱,我一刻離不開它們”

不計名利,難得糊塗

“中醫講究形神共養。比起養形,現代人更應該注意養神。”熊繼柏坦言,現在的社會是個“大名利場”,身處其間,人難免會起得失之心、攀比之心,導致情緒波動,勞心耗神。

熊繼柏常常告訴學生,人不要有太多的私心雜念,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健康長壽。他說:“人不要太計較名利,不妨‘難得糊塗’一點。整天只琢磨著升官發財,總是搞些爭名奪利的名堂,不生病才怪。”

“名和利誰都想要。”熊繼柏說,“但我的心思全部放在做學問、搞專業上,從來都沒放在撈名、撈利上。很多領導找我看病,我不會求他們幫什麼忙、解決什麼個人問題。門診病人那麼多,如果你是危重病人,我可以照顧你插隊;你是外地老遠來的,我可以照顧插隊;但領導來了,不一定讓他插隊。對待病人,我一視同仁。”

順應自然,不要霸蠻

“養生不是一味地搞鍛鍊,也不是一味地吃些什麼東西。”在採訪中,熊繼柏提到當下存在的一些養生誤區。他認為,養生最重要的就是“順應自然,不要霸蠻(湖南方言,不要勉強的意思)”。

熊繼柏解釋:“我講的‘順其自然’是有原則的。比如,順應情緒變化,做到心態平和;順應生活規律,飲食要順應自己的胃口,要有節制,不要暴飲暴食;比如喝酒,能喝就喝一點,不能喝切莫霸蠻。”

如何養生因人而異。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也都不同,養生方法不可一概而論。“有的人退休後一下子閒了下來,心裡空落落的,精神也變得萎靡不振。像我這樣只忙工作的人,退休了比以前還要忙些,每天過得非常充實,所以我的精神就好。”(楊志雲)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