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病死魚與化學物中毒死魚指標特徵的差異你懂嗎?

1、魚病的發生和死亡有急性和慢性兩種,其中急性魚病發病很快,前兆不明顯,一旦發病會在短期內大批死亡,目前在我國一些地區發生的暴發性魚病(如細菌性敗血病,草魚出血病,鯽魚鰓出血,鯉魚急性爛鰓病等)屬於這一類。但是還有一類慢性魚病死魚,它的發病和死亡比較平緩,從發病到死亡都有一個過程,前兆比較明顯,許多魚都是逐步死亡,不會在短期內發生大批死亡,這一點與化學物急性中毒突發性死亡是完全不同的。2、許多魚病都有一定的品種選擇性,如草魚出血病主要是草魚和青魚,鯉魚急性爛鰓主要在鯉魚養殖過程中發生,其他魚類未見報道;鯽魚鰓出血主要出現在鯽魚養殖過程中;羅非魚與四大家魚的混養池塘,鏈球菌只感染羅非魚,這與高毒性情況下化學物急性中毒沒有明顯的品種選擇性是不同的。既使急性中毒死魚有一定的品種選擇,與魚病選擇的品種也不相同。3、魚病發生的季節一般是由春天開始,在夏季最為嚴重,因為這時氣溫和水溫比較高,細菌等病原體容易繁殖,這一點與化學物中毒沒有季節的限制是不相同的。

4、急性魚病死魚,在死亡之前魚的行為與正常魚的行為難以看出有明顯的區別,行為上看起來很正常但會突然大量死亡,這與化學物急性中毒時魚的衝撞、翻滾、跳躍表現不同。慢性魚病死魚時,魚的體質一般較弱,空胃、活動遲緩、離群獨遊、喜在暗處活動,這也與化學物急性中毒時魚的行為反應完全不同。雖然有些寄生蟲(魚蝨類)病會使魚跳躍、衝撞,但畢竟比較少。而且也不會使魚在短時間大批死亡。5、許多魚病有其特徵的病症,如草魚出血病,在魚的頭部、鰭條、內臟明顯出血。由於溶血性嗜水氣單胞菌引起的暴發性魚病時魚的眼眶、鰓蓋表皮、體表、鰭、肌肉充血、病魚腹水、腸充血、部分腸內含黃色粘液、肝脾充血或壞死等。鯉魚急性爛鰓的顱骨凹凸不平,眼球凹陷等;化學物中毒的形態改變與魚病的形態改變有許多地方是不同的,但也有些相近,應仔細觀察分析。6、生病死亡的魚,體表和鰓部一般不存在附著物,有些病會使魚鰓部腐爛,且有一些腐臭之味,但這與化學物中毒時的附著物及其特有的毒物氣味是有明顯的區別。

7、發生魚病死魚時,一般來講水中的浮游動物、浮游植物、水生植物和龜、蛇、蛙、螺等水生動物不會受到明顯損害,數量不會明顯減少。這與化學物急性中毒使其它水生物大批死亡,數量品種明顯減少完全不同。8、細菌性和寄生蟲性魚病,可以通過目檢或鏡檢在魚的體表、鰓部、內臟、血液中檢出病原體。如弧菌病可取少許肝臟,經培養染色鏡檢可見呈弧形彎曲的細菌,目前在我國南方地區流行的暴發性魚病,可取死魚肝、腎等內臟經培養觀察到溶血性嗜水氣單胞菌。這在化學物中毒死魚的魚體上是不可能觀察到的,這也是兩者最大的區別。9、由於細菌、病毒等病原體通過水體、餌料、苗種等環節的傳染,使得魚病常有流行發生的趨勢,即同一類型的魚病可能在相當大範圍內發生,這與化學物死魚的有限範圍,孤立發生是不同的。10、魚病死魚水體的溶解氧、pH值、水色、氣味的改變不明顯。水體可能會呈現富營養化的狀況,如氨氮和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含量可能較高。11、取發生病害死魚的水,放入健康的魚,細菌性、病毒性和寄蟲性的疾病都不可能使這些健康的魚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病而大批死亡,一般來講,嚴重的病毒和細菌使魚發病而大批死亡也需要2-3天的時間,這與化學物急性中毒是不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