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什么后世诗人多在诗词中怀念李广而不怎么推崇卫霍呢?

火车头27717902


唐朝有很多歌颂飞将军李广的诗句,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

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高适的《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王勃《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等。从唐宋众多的诗句中我们总归可分为两类,一是赞颂李广功绩和英勇善战,二是为李广终身未封而叹息不平。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但他在人们心中的存在感要强得多,这中原因应从多方面来看。

首先是因为他在抵抗匈奴的资历上要长得多。早在汉景帝时吴楚之乱,李广随周亚夫出战,李广任骁骑都尉,因立功,升任将军。后来镇守边关,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守护着汉王朝与匈奴对抗的前沿重地。那时汉王朝尚不具备与匈奴进行大规模作战的能力,国家与边民安危,全靠边关将士防守保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的这两句诗,就是对李广任雁门等地太守时的一种真实写照。飞将军这一称谓并不是自己所封,也不是上级所给,而是敌我双方共同认可的,当时可以说只要李将军在,匈奴就不敢轻易冒犯,李广威望之高可见一斑,那时卫青、霍去病还尚未出道呢。后来在汉武帝励精图治下,汉朝国力和武力大幅提高,一改过去的绥靖政策,开始了与匈奴大规模的战争,卫青及后来的霍去病先后横空出世,在沙场建立了不朽之功。遗憾的是在这些大规模决战中,李广建功相对很少,就连同他过去的功绩都淹没在别人巨大的胜利之中,被人淡忘。对后人而言,反观历史,李广的功绩就能再度呈现。



在汉朝建朝以来始终没有改变外戚当政的局面。可以说汉朝权力机构形成了一种等级,最高当然是皇权,二是外戚,三是功臣。一般是外戚把持朝政,卫青之姐卫子夫被汉武帝带入官后,几年即为皇后,卫青又娶汉武帝之姐平阳公主为妻,霍去病为卫青另一姐之子。卫青举家从草根阶层,一跃成了外戚中一股最大势力而权倾一时。但是应指出卫青、霍去病并不是依付在卫子夫裙带上成长起来的势力,只能说卫子夫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卫青、霍去病身服戎装,统帅大军7次远征沙漠,千里奔袭,基本摧毁了匈奴势力,为大汉建立了不朽功勋。而李广在后起的新贵面前已是暗然失色。除卫青、霍去病一门5人封侯,其手下将领公孙敖等数十人先后封侯,而老将李广却依然停留在原地。最后,在漠北一场大战中,作为前将军的李广本来可歼敌立功封侯的,但主帅卫青安排了他好友公孙敖为先锋主将,安排李广在沙漠中绕道漠北夹击,结果在沙漠中迷失道路未赶到参战,匈奴单于逃掉,李广羞愤自杀。我们可以分析,李广除运气差,全局战略不足外,受到打压也是一个原因。试想,如给他太多机会,地位迁升封侯,他比平级人的资历老能力强,势必难于驾驭,卫青本人则更愿提拔年青有为的将领,使用起来更得心应手,这种原因更造成李广难封的局面。




还有一点,汉代时都以杀敌多少俘虏多少来论功行赏,这种以人头确定军功的方式在古代也是普遍现象,而且古代不及现在那样论资排辈,只要有人头军功就能迁升,这就使很多艰苦的战事如诱敌、掩护、牵制等,那些即艰苦又容易牺牲且不易立功的工作,就只能由非嫡系来承担,李广承担了大量此类军务,不能杀敌当然难立功,后人说李广命运差应也包含了这些内容。

李广的儿子李敢终于被封侯,总算完成了父亲的夙愿,难道他比他老爹功劳大?是不是李广枉死,对其子有所怜悯也未可知。但他年青气盛,因父死一直不平,后来找卫青理论,并打了卫青,却被霍去病用箭射杀。其子封了侯却不得善终,李广可悲啊!

@湘水微波


湘水微波


这个问题反映的是历史与文学的不同特质。卫青、霍去病与李的历史评价,在于他们在历史上建立的功业。后世文人对他们的的提及,更多是对他们身世的感怀。而文人们感怀身世的时候,大多抒发的是怀才不遇,命运不公的情感。一个人如果官场得意,平步青云,富贵寿考,自然就不会发牢骚。相比于卫霍,飞将军李广在对匈奴的战争中,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汉朝时期有许多知名度比李广差了很多的,都封了候,而李广却没有。他在当时,就被认为是“数奇”,也就是命不好。正因为此,他成了命运不好的代名词。后世的文人们,如果有怀才不遇之感的时候,会很自然的想起李广,想到自己的命不好,引起惺惺相惜之感。他们的感慨大多不是为李广鸣不平,而是借李广的杯酒,浇自己胸中的块磊。

唐朝怀念李广的诗很多。比如王维的“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老将行》)”;杜甫的“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候(《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严武的“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等等很多。后代诗人对李将军的怀念与追思也很多,可以说是无代无之。比如宋代的方回“万户独难候李广,两生宁肯圣孙能”;及之到了近代,也有念及,比如宁调元的《燕京杂诗》:“灾异江都曾作赋,功名李广不宜候”。

这些提及李广的诗词基本不脱两方面内容,一是赞赏他的飞将军超群的军事能力。二是慨叹他的命运不济,难以封候。这时诗词作品,把每一首全部读完,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李广不过是文人们了发泄内心情感和影射现实的道具。歌颂李将军能力的,大多有现实无能人的讥讽。比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实凭心而论,唐朝时期,特别是盛唐之前,对外战争中,并不是孱弱的。也是可圈可点的。只不过在文人们的心里,大概还有不满意的地方,于是,发发牢骚,是免不了的。除此之外,就是感慨命运不公的。比如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就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李广成为一个怀才不遇的文化符号,所以,他被人提及的频率高于卫青霍去病,也是正常的。看了一些朋友对此问题的回答,把李广难封与他和卫青霍去病的矛盾联系起来,我觉得并没有什么能说服人的地方。李广与卫青、霍去病的性格是不太一样。但他的不封,恐怕与卫霍没有太大关系。

李广的出身,与卫青很不相同。卫青是奴隶出身,而李广是将军世家。在卫青还没有发迹之前的很多年,文景时代,李广就已经是名将了。做为将军世家,他的军事素养是很高的。个人军事素质也很强,一个简单的例子,他居然能在被匈奴俘虏之后,凭个人能力逃回来。这决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到的。但这同时也证明了他人生的另一方面,“命不好”,做为名将,居然被俘过,确实够倒霉的。所以,在汉武帝的时代,连皇帝都相信他“命不好”。有了重要的任务不敢交给他。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不能埋怨汉武帝迷信。命不好的印象,是李将军自己造成的。现代心理学有个观点,当你周围的人和你自己都觉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你就会变成这样的人。李广也是这样,别人都认为他命不好的时候,他的命就真的不好了。同样的分路出击,别人没有迷路,他却迷了。我觉得,汉武帝时期封候的标准其实挺公平的。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名将,一律按成绩说话,打仗的时候,你砍下多少敌人的脑袋,就可以封候。达不到标准,一切都没用。这与今天的高考一样,平时再好也没有用,考场一次定终身,分数不够,谁也没办法。所以,就是后世为李广鸣不平的,也只能说,他是命运不济。

我个人觉得,命运的背后,应该还是有个人的原因的。李广做为军人世家子弟,个人军事素质很强。而且也知道爱护士卒。如果是身先士卒的带领战士们打冲锋,他是一把好手。可是,在战略规划,或是在大的战役中,相互配合,协调指挥,统筹全局的能力,恐怕比卫青差不少。这是我做为一个一般读者在读过《李将军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后的感觉。可能未必对。毕竟我们没有古代战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支撑。只能谈点个人感觉。


七月流火140400643


诗人不是历史学家,但这并不妨碍诗人以自己的视角去解读历史。与其说他们是在借李广来抒怀,倒不如说李广的个性、经历和命运更容易触发他们的共鸣。

回顾诗人眼中李广的人生,我们发现,他的身上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李广爱士卒,威望高,射术精,在敌人眼中也是值得称赞的对手。比如匈奴人就很惧怕李广,称呼他为“汉之飞将军”;

第二,李广战功卓著,汉景帝时期参与平叛七国之乱,还在边疆协助抵御匈奴,令匈奴人不敢悍然入侵;

第三,虽然李广威望高、战功高,但始终没能封侯,而卫青、霍去病却凭着外戚的身份扶摇直上。这一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汉武帝认为李广“数奇”,暗示卫青不要让他担任前将军;

第四,李广的死,是汉武帝和卫青的合谋,而且运气也没有站在他这一边。他迷失道路,没能如期与卫青会合,他也没钱为自己减刑,更不愿受到刀笔之吏的羞辱,愤而自杀。



可见,是李广身上的那种怀才不遇契合了诗人们的个人经历,并给他们带来了命运无常的悲壮感。

但如果我们更客观去审视李广,会发现历史上的李广最后遭致这样的厄运,除了有客观上的因素,自己从主观上也有很大的问题。

首先,李广亲士卒不假,士卒也发自内心爱李广,但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李广带兵松弛,缺少纪律,跟着李广从军不辛苦。

第二,李广面对匈奴时,西汉朝廷的主要政策是防御,故李广的战术思维更倾向于防御,而进入武帝时期,国家的对匈政策则从消极防御改为主动出击,相比于卫青、霍去病,李广自然不适应这种战术,战绩肯定也不理想。



在这个问题上,司马迁要负很大责任。司马迁在《史记》中,极尽笔墨去赞美李广,而对同时期的卫青等人的评价就有点消极。当然,这可能跟他的个人命运有关,但他肯定在某种程度上被李广的命运所感染,失去了作为史学家的客观态度。

而后世读了《史记》的那些诗人们,同样也会被司马迁笔下的那个李广所感染,发出“但使龙城飞将在”的感慨,感怀“李广难封”的际遇。


达摩说


都因为那句唐诗吧,"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我们的小学教科书里,把这里的"飞将"解释成李广,所以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汉朝有一个飞将军李广,但至于他有多少战功,估计很少有人真正知道。

但实际上,王昌龄的这句诗里的龙城飞将真的指李广吗?王昌龄自己没有明说是谁,但有很多人不这么觉得,我也不这么觉得。汉武帝时期,真正率军直捣龙城的是卫青,李广一辈子都没到过龙城,怎么会是说他呢?因此,这位传说中的飞将军应该是指卫青才对。如果我们的教科书里把"飞将"解释成卫青,我觉得卫青的名字也会逐渐家喻户晓。



如楼主所说,卫青霍去病的战功都远远大于李广。李广难封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他自己实在没有什么像样的战功,而且带兵途中还经常迷路,贻误军机,和对匈奴七战七捷的卫青,擅长长途奔袭以少胜多的霍去病差的确实有点多。



而且我们知道,卫青出身骑奴,最后做到大将军,青史留名,他的故事可比李广励志多了,也传奇多了;霍去病就更不用说了,中国历史上最神奇的少年军事天才,同样值得大书特书。在此,希望我们的传媒界朋友多出一些关于卫青霍去病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多多发扬他们的故事和精神。


耶律萧


古代的读书人很多都是非常骄傲自大的,有趣的是还有很多是不得志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找一些可以和自己产生共鸣的,很明显卫青和霍去病与他们是没有共鸣的,这两个人一生战功赫赫,在历史上更是大名鼎鼎,大多数诗人和他们是没有共同点的,自然不会写诗去怀念他们。

李广也是大汉的名将,他最大的悲剧就是,打了一辈子的仗了,名气打出来了,却没什么太大的功劳以至于没有封侯,正是因为这个点,让后世的诗人觉得自己和李广非常的像,所以诗人们总是喜欢写诗来怀念他,换句话说就是在诗人的眼中,他们和李广是一样的人,他们和李广惺惺相惜,所以要写诗来说李广。

李广非常的有才华,却没有得到赏识,这种人就容易让诗人们形成一种强烈的共鸣,当然仅限于一些失意的诗人,这些人都认为自己非常有才华,本事很大,就是没人赏识,才会导致自己才华没法施展,李广就是另一个自己,写诗说李广同时也是直抒胸臆。

这些文人还真是挺有意思的,看不上霍去病和卫青,原因就是他们战功多,地位很高,和自己不是一类人,只要对方犯个错就拿出来骂,骂霍去病一般都是说他杀死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可如果李敢不伤卫青,霍去病也不会杀他。当然李敢伤卫青也是因为他觉得父亲的死是因为卫青。文人们就抓住这个不放,压根不管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

文人们骂卫青基本就一个点,出身卑微。所以说诗人们写李广其实是在自比,自己不得志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至于卫青和霍去病,和他们不是一类人,所以不会去写他们。当然历史上还是有关于这二人的诗文的,只是相对较少罢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不谈谁更厉害,就谈一谈历史书写对于人们观念的影响。

想要了解卫青与霍去病两位历史人物,司马迁和《史记》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司马迁充分肯定卫青和霍去病的功绩,对于两人的战功写的十分细致,但是,司马迁秉笔直书,也是揭露了两个人的缺点。

《史记》在《佞幸列传》谈到了两人“自是之後,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而两人的传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也有一段话“太史公曰: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原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放此意,其为将如此。主”从这些文献记载里,我们能看出卫青和霍去病凭借外戚身份和汉武帝宠幸出将入相,这一点不为当人所齿。

而司马迁还有其他记载“(霍去病)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 事多此类。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称也。”霍去病的不体恤士兵,卫青的媚上都秉笔直书于《史记》。

班固的《汉书》也是继承了不少司马迁的观点,可见汉代人眼中卫青与霍去病功过都很明显。所以,后世阅读了解卫青与霍去病,他们必须阅读《史记》,那么卫青与霍去病毁誉参半也是情理之中了。宋人黄震云:“使武帝志在见民,专任李广足矣。看《卫霍传》须合此传看,卫霍声振华裔,今看其传,不值一钱。”苏轼也在《东坡林志》里记载“武帝踞厕见卫青”写到——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惟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苏轼所诟病的也是卫青的媚上。

你要是说司马迁一点点也没有拿卫青、霍去病对比的意思,我是不信的,因为他两的传记和李广传记中间就隔着一个传,还是跟他三人有关的《匈奴列传》。

最有趣的是,唐宋的武庙里有他三的身影。李广缺少战功依然和卫青、霍去病被官方钦定为被祭祀的名将,这是不得不发人深思的一件事。





半卷


这件事情的起因,相信某一个人脱不了干系,那就是司马迁,正是因为《史记》上面司马迁对于李广这个人物精彩的描述,使得后人对于李广这个一生充满着悲剧色彩的名将感到了一丝敬佩。

有人会说,司马迁不是号称最正直的史学家吗?他难道会在这件事情上掺入过多的个人色彩,事实告诉你,还真的会,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像与这个人没有当过皇帝,但是司马迁给他的转纪成为本纪,本纪就是皇帝的纪传,关于项羽的那一段描述被称为《项羽本纪》,司马迁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械人,郑某些方面,他仍然有一些自己的情感,为什么他会选择对于李广这种不吝啬笔墨的这种描写呢?

大家是否还记得司马迁这个人为什么会受宫刑,没错,司马迁跟李广的孙子是好朋友,也许是二者之间关系太近或者是司马迁对于这段事情感到愤慨,因此在实际上面对于李广这位老相信有着很多的笔墨描述,而对于霍去病,卫青,汉武帝的亲戚感到了一丝愤慨,甚至还在某些历史片段里面加入了yy的成分,比如说使劲,上面有一段描述描述的是获取并进攻的时候,然后在实际上面司马迁不多不少的加了一个字,幸,根据史学家对于这个字的描述判断出来。司马迁是猜测和具备卫星与汉武帝之间有着那样不可描述的关系……

当然,今天的主题并不是这个。我们是说为什么在唐朝,边塞诗人会选择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李广身上,而不是卫青霍去病这样功成名就的人身上。

其实过多的就是一种对于自身的那种遭遇上的同情,这一点跟司马迁本身对于李广的描述有着不可避免的关系,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到李广这个人,大家第一个印象就是这个人很能打仗,而且战功很多,但是犯的错误也很多,而且跟上面的关系处理的不好,最后导致了这个人一生未封侯,他战功的肯定,即便战功赫赫,即便是已经历经很多年,与敌人作战,但是没有得到他人的肯定。

对于这些边塞诗人而言,他们之所以有时间去写诗,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他们已经赋闲在家,或者是此时此刻已经无仗可打,怀才不遇,无法建功立业,这就是成了他们的写照,因此在历史书上面不断地翻阅之后,他们发现李广这个人跟他们实在太相像了。

并且,唐太宗李世民在为自己的身份进行镀晶,也就是古代的皇帝,通常会选择一些神话传说或者是自己的祖先是圣人,烘托自己天子身份高贵。君权神授的这种思想,因此他在寻找自己祖先的时候破格的将李广作为他的祖先供奉了起来,并且特别的设立了庙宇,这一下子李广的身份就水涨船高啦,写李广等于就是对当时大唐王朝最高统治者身份的肯定,为什么不去写呢?

当然说卫青和霍去病在当时整个唐朝不受待见这一点,不尽然。很多人都以一种荣耀,作为自己未来军功的最高荣耀,封狼居胥,霍去病和卫青两个人虽然在历史上面,尤其是在《史记》里面对于二人的描述有些含糊糊,但是他们的军功却是实实在在的,并且这两个人成为了击破匈奴主力,把匈奴王庭往北迁移的最大工臣,因此当时在大唐王朝很多,那时候仕途正顺的人就希望能够建立像卫青,霍去病一样的那种功勋,是在真正与游牧民族对战的人里面,更多的人还是愿意选择去相信。卫青和霍去病的,大汉王朝的两位战神啊!他们的功绩,无论历史如何转载,无论历史对于二人如何的抹黑,都没办法泯灭,这才是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漩涡鸣人yy


这么多回答的,可见这个问题很热门,在此彭导也不敢妄言,只是从自身理解的角度说一下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王昌龄的出塞在当初上学时候就已经被老师不断提醒,里面的飞将是李广,后来做了导游,行走在西北大地上也是这样给客人讲的。可随着西北历史接触的多了,慢慢发现,这里面不简单!

第一,李广并没有到龙城,但李广被称为飞将军,真正到龙城的是卫青,当时汉武帝派四路大军征讨匈奴,李广面对两倍以上的匈奴主力,另外两路一路还没出征就回来了,一路没有找到匈奴主力,还有一路就是卫青的部队,由于匈奴单于并不了解卫青,继而认为即使打败卫青部也产生不了重大影响,而打败了久负盛名,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李广部,则会产生巨大的战略影响!于是集中兵力围剿李广,而卫青就成了无人问津的一路兵力!

恰恰是李广无意中的钳制,使得卫青能在草原上深入深入,不断的深入,一直打到匈奴的后方,他们的圣地龙城,杀死,俘虏匈奴人以千记,以至于匈奴人以为卫青是从天上飞过来的,惊呼卫青为龙城飞将。

以上是龙城飞将的典故,可是一千四百年前的王昌龄并没有写清楚诗文中到底指的是李广还是卫青,但这个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学习并不是背书袋,而是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点想说的是,之所以唐朝人推崇李广,我认为有这么几点原因,

一是唐朝的国姓是李姓啊,更何况李世民也一直再说自己是西凉王李暠的后代,而在西凉时期(定都敦煌),李暠也宣称自己是李广的后代,今天敦煌买的杏皮水,李广杏有可能就是这样来的。这可能跟中国的每一任王朝统治者都愿意给自己找个牛逼的祖上有关系。李世民推崇道家老子李耳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那么这么一来,李家汉朝名将李广被推崇也就容易理解了。

另外一点,李广难封已经随着王勃的滕王阁序传遍天下,可是这样一个汉家名将,一辈子未被封侯,却让千百年后的后人始终念念不忘,原因就在于司马迁的史记。我们似乎都忘了这一点,有时甚至容易将司马迁的史记当成完美无瑕的史书,真实的情况是司马迁尽量在史记中追求事实,但真实已经过去,留给我们的哪一样历史记载不或多或少的带有主观的意见和看法呢?

更何况,司马迁是在受腐刑后才开始写史记,是在为李陵求情惹毛了汉武帝才受得腐刑,而李陵是司马迁的好友,更是李广的孙子啊,还有就是李广之子李敢当年在李广拔剑自刎后找到过卫青理论并砍伤了卫青,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借打猎中的机会射杀了李敢!你想象一下,自己好朋友的亲爹让人家给杀了,在记录的时候能写的那么客观吗?你和我现代人做不到,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就能做到吗?难!!

还有卫青,霍去病都是外戚,是影响朝局的一股很重要的势力。看看司马迁在史记中如何描述外戚势力的就知道即使卫青霍去病有天大的功劳,司马迁作为史官,更是作为个普通人是无法放下这种对外戚的偏见的。

我认为还有最后一点,自己琢磨的,那就是卫青在汉武帝时期跟低调,真正做到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对匈奴作战七战七捷,但家人荣华富贵了,就有点飞扬跋扈,这一点在戾太子刘据事件中可以看出来,汉武帝在打压卫氏一门,后面的汉朝历史中卫氏的影响力远远不如霍氏!

而霍去病呢,23岁(一说24岁)就英年早逝了,他最大的影响力就在于他的异母兄弟霍光。除此之外,卫青,霍去病都是私生子,卫青的出身是平阳公主家的骑奴,若不是汉武帝看上了卫子夫,卫青的出身是不会改变的!

也就是说从出身来说,卫青,霍去病他们出身卑微,而李广是名门之后,出身并不一定高贵,但一定是将门虎子,这也是司马迁喜欢结交李陵这样的朋友,而不喜欢卫家,霍家这样的暴发户的一部分原因。

以上这些理由,足以看出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是有偏颇的,这也就造成了后世只知李广难封,飞将军,却忽略了卫青,霍去病的功劳!

打字不易,以上全部是自己的一家之言,欢迎交流,不喜勿喷!同时欢迎大家来到西北大地,实际的看一眼千年古战场,才能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边塞风光。

我是西北彭导,欢迎大家来西北旅游


西北彭导


我们看国共战争片,一定会发现国民党军队有个大问题。凡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全部美式装备,各种补给都很充足。至于那些杂牌军,不光待遇差、装备差,往往还要充当炮灰。

其实,汉武帝治下,情况有些类似。

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的近臣嫡系,汉帝国最精锐的士兵、战马任凭他们调度。李广是边境行伍出身的猛将,没有外戚的身份,相当于汉帝国的杂牌军。所以,李广所部,待遇、装备都比较差,出征匈奴时,还要承担最苦、最难出成绩的任务,自然付出伤亡多,看上去收效少。

要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就需要梳理一下汉代的骑兵战法。我们会发现,卫青、霍去病突击战法的成功,需要大量支线部队的辅助。这些支线部队,由点及线,切割草原的活动空间,这样汉庭才能把我匈奴主力方向,由卫霍率领精锐,给予致命打击。至于那些支线部队,兵力、装备有限,他们的生死成败,对于汉帝国来说无关痛痒——对汉武帝来说,作为炮灰的李陵就应该死在那里。


稍稍展开的话,最近李硕有一本新书叫《南北战争三百年》,对两汉至于南北朝的军事技术有比较深入的讨论。

作者指出卫青、霍去病的主力,其实是手持长枪的枪骑兵,这和长于骑射的匈奴骑兵有很大不同。概言之,匈奴人自幼骑马,骑马射箭是其长处;如果要和匈奴人拼骑射,那正好就撞到对方枪口上了。所以卫青霍去病发明出了一种新战术,就是拿着长枪往前冲,然后在白刃战中硬碰硬。在双方都没有马蹬的情况下,汉军在铁制兵器方面有天然的优势,长枪长戟是匈奴所不具备的,这样一来,卫青、霍去病军就可以扬长避短,取得佳绩。这一看法非常精彩,作者进一步列举汉代画像石等出土文物,为读者呈现出汉代枪骑兵的面貌,这里就不剧透了。

但作者对李广的分析就比较薄弱了。

他认为,李广在战法上保守落后,基本上还在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老路。所以,作者讲:“当卫青、霍去病已经做出表率、几乎所有汉军骑兵都接受了……冲锋肉搏战时,李广仍迷恋着他已经艺术化的骑射本领。”(Kindle版:loc 728)在他看来,既然卫青、霍去病开发出了枪骑兵冲锋肉搏的战法,全军就应该纷纷效仿;李广觉得自己了不起,硬是要和匈奴比骑射,他行他上了,可是他手下人不行啊,这样打能不输掉么?这样一来,他认为李广拒绝先进的、适合汉军的作战方式,走上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歧途。

我个人不太认同。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像对国军杂牌军说,你看,人家张灵甫的74师,可以快速突击,集中火力猛攻,你们怎么还在和共军瞎周旋,运动战你能打过共军?(当然,这里有一些不贴切的地方,张灵甫的74师也完蛋了……)

面对以骑射见长的匈奴,枪骑兵有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毕竟戈矛枪戟这样的兵器,最多不过2米多,箭怎么也可以射几十米。大家速度差不多快,于是问题就来了:我们一队枪骑兵冲锋寻求肉搏,对方骑射手机动后撤,一边撤一边射箭——速度一样的情况下,永远追不上的……同时,长途奔袭,冲锋突击,对马匹的消耗很大。东亚战马本来身材较小,耐力有限,一旦马匹大批死亡,刀笔吏就要来兴师问罪了……

所以实战中,要实现骑兵冲锋的战法,有一些前提条件。战役准备上,需要有大量马匹,供主将任意使用。战术上要选择狭长地形(作者已经注意到)。更重要的是,在战略上,就需要攻其必救,打击其王庭、后方族帐。所以元朔五年(前124年),卫青需要,直接打击右贤王所部后方,最后俘虏“男女五千余人,畜数千百万。”这里,俘获人口牲畜的数字值得注意,这意味着汉军掌握了匈奴右贤王本部的动向,避开其外围游骑,直接向其男女老弱、牛马资产发起攻击。这样一来,匈奴弓骑不得不回师救援,由此才能迫使匈奴放弃“追逐骑射”,陷入“短兵肉搏”。(Kindle版:loc 666)

攻其必救的战略目标,不是一支军队可以实现的。这多个战斗单位共同推进。这个时候,谁能获得更多的战马、补给?谁能第一时间获得匈奴动向?在掌握有关情报以后,谁可以攻击匈奴薄弱的辎重,获得丰厚战利品?谁必须牵制匈奴精锐骑兵,甚至与其展开苦战?

司马迁告诉我们:这些军事决策背后,是残酷的政治现实。谁能获得皇帝的宠信,谁就能在战场上获得主动;相反,缺少坚实的政治背景,纵然有一身的武艺,也不过是大漠中的孤军,刀笔吏面前的败将。



在野武將


李广的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后人却怀念称赞的是李广,而不是卫霍二人?

我总结有以下原因:

一、先解析卫青的第一场胜仗。

当时汉朝派四位将军,分四路进攻匈奴。其中包括卫青、李广率领的数千骑。

由于李广被匈奴赞为飞将军。人怕出名猪怕壮。匈奴的主力全部来围歼李广的数千骑。

卫青趁匈奴后防空虚,突袭匈奴老巢。俘虏匈奴单于的妻妾奴仆,大获而归。

另外两位将军也不救援李广。而是负责皇帝小舅子左右翼的安全。

最终李广军全军覆没。如果没有李广吸引匈奴主力,卫青哪有机会直捣匈奴老巢?

事后卫青加官进爵,而李广被判处死刑,花钱赎罪,贬为庶人。

卫青凯旋后,并未向天子说明。正因为李广吸引了匈奴的主力,自己才能立下奇功。

二、李广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在这一点上,卫青不如李广。而霍去病更烂,对待士卒苛刻,不能与麾下同甘共苦。

三、如果说项羽神勇,千古无二。那李广的箭法,则是古往今来第一人。梁山好汉之一的华荣因箭法好,被称为‘小李广。’

四、李广的‘飞将军’之名是匈奴给予的。正如辽国称杨业是‘杨无敌’。

五、《史记》中文学造诣最高的有三篇,分别是李将军列传,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在这三篇中,李将军列传排第一。司马迁给李广做了一定的宣传。

六、霍去病品行低劣。用卑鄙手段暗杀李广之子李敢。最终霍去病莫名的早逝,其子也被汉武帝暗中毒杀。(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尽。有两人被杀,大快人心。一个是法家酷吏张汤,被另一个法家酷吏处死。一个是霍去病父子之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