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與西晉統一-地區文化名人

古人說,“山川清淑,誕育英賢。有人則郡邑因之増榮,無人則川原因之寡色”。固安雖無名山大川、迷人景色,但屬韓侯古國,督亢故地,境內水深土厚,民風淳樸,古往今來,賢良英俊,人オ輩出。其中既有叱吒風雲、憓慨悲歌的豪俠壯士,又有醉心學問、勇於探索開拓的學術精英:既有出將入相、以武功文治標名青史的英雄,又有高舉義旗、反抗階級和民族壓迫的大批奴隸。這些人物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所做出的貢獻,在定程度上加速了歷史發展的進程。他們不僅是固安的先哲英烈,也是燕趙兒女的優秀代表。魏晉時期的張華,則是固安傑出人物中的佼佼者。張華,字茂先,生於公元二三二年,卒於公元三百年。《唐書・宰相世系表》載,張華為漢高祖重要謀臣張良後裔。良十一世孫張皓為東漢司空。皓子張宇任范陽太守時,居家遷徙方城縣(隋開皇九年改稱固安)。從張宇起至張華,居方城已達五代。華父張平曾任漁陽郡守,因其謝世較早,張家家境敗落,張華少年曾牧羊以謀生計張華是西晉時期眾所推崇的文壇領袖,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佔有不容忽視的地位。他一生著述頗豐,可惜大多失傳。相傳他撰寫的《博物志》初為四百巻,晉武帝十分喜愛,然以其冗長,命縮為十卷,“置於函中暇日覽焉”(見《魏書・常景傳》)。該書為筆記類文體,屬張華首創,書中分類記載異境奇物及古代瑣聞雜事。其中關於我國西北部石油、天然氣的記載,極有資料價值。書中《東方朔飲不死之酒》、《八月浮槎》等都是很優美的民間傳說,為後世文學作品廣泛採用。《博物志》及他的另部作品《列異傳》,對中國志怪小說的形成並盛行起過極大作用,它為唐代傳奇的出現準備了條件。張華的《情詩五首》中“巢居知風寒,穴處識陰雨,不曾遠離別,安知慕儔侶”的佳句,語淺情深,耐人諷詠。他的樂府詩往往能針砭時政,如《輕薄篇》就對當時貴族社會驕奢淫逸的生活作了詳盡的揭露。他的《勵志詩》為毛洋東所賞識,當年與周培源、于光遠等談論哲學問題時,認為其“大儀翰運,天週地遊,四氣次,寒暑環周”的詩句中包涵著“地動說”的意思。張華的博識多才由此可見一斑、他還是一位書法家,世稱“章草八家”之一。流傳於世的有草書得字帖《時聞帖》等。《宣和書譜》評其“做字尤工草書,不在模仿,其規氣度似其人物”。張華不僅才華驚人,還以舉賢薦能被人廣為稱頌。他不論貧富貴殿,“有一介之善者,便諮嗟稱詠,為之延譽”。陸機、陳舞、來哲、摯虞、成公緩等一大批文人名士,都是經張華舉薦朝廷才任用的。左思作《三都賦》後,因名望不足,招致一些人譏笑與非議。經張華宣楊後,左思聲名大著,豪貴之家爭相傳抄《三都》,一時“洛陽為之紙貴”。此事也因而被傳為千古佳話上述簡略情況說明,張華的才能和所起過的歷史作用是多方面的。事實上,張華不單單是個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出色政治家和軍事戰略家在三國後期西晉滅吳、中國東北疆域的鞏現固、開發及維護晉王朝的統治等方面,他都發揮過極為重要的作用,為當時中國的統一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排除眾異,力諫武帝滅東吳

張華幼年,正是魏、蜀、吳三國並存的初期,秦漢形成的統一局面被割據分離,各軍事集團之間長期紛爭對時,使人民飽受戰亂之苦,出現“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見曹操詩《裡行》)的淒涼景象。各國都渴望結東戰亂實現統一,儘快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公元二六三年,魏國出兵滅掉了蜀漢。公元二六五年,權臣司馬炎纂奪了曹魏政權,自稱皇帝(即晉武帝),建立了晉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

張華與西晉統一-地區文化名人

經人舉薦,張華於曹魏時即以才華超人而受到朝廷重用,從縣吏累升至長史、中書郎,掌管朝中機要。景元四年,魏將鍾會在蜀降將姜維慫恿下率眾叛亂,晉公司馬昭挾魏主曹奐率軍平叛。三十一歲的張華隨軍征戰,主掌軍中書疏表檄,參與軍事謀劃。因其辦事穩健,主見獨到,受到了司馬昭的賞識。司馬氏代魏後,張華以積功被耀為黃門侍郎,封關內侯,後升任中書令,加散騎常侍,成為皇帝身邊地位顯赫的親信近臣,為其日後參與平吳謀劃創造了條件。

西晉初年,晉武帝曾企圖憑藉原有軍事實力,乘滅蜀餘成蕩平東吳統一天下。然而,佔據中國東南部的東吳,廣擁四州、四十三郡、三百一十三縣,人中稠密,物產豐富,歷經十年經營,國力大增。蜀亡後,吳國加強戰備,雄兵擴到數十萬,並以身經百戰的老帥丁奉總督兵馬,戰功卓著的名將陸抗出鎮江口,憑藉江、淮天險,屯軍數百營,以防晉軍進犯。吳國甚至宣揚,要北進中原問鼎,結果,晉武帝未敢下令攻吳。此後,武帝雖多次與近臣密謀滅吳,然反對者居多,唯中書令張華和左僕射羊祜極力支持。公元二六九年,武帝以羊祜出鎮荊州,練兵電糧,命益州刺史王沒在蜀秘密監造船艦,積極做平吳準備。

晉、吳數年間無戰事,吳主孫皓以為天下太平,開始寵幸佞臣,沉溺酒色,日漸昏庸。廷臣紛紛進行勸諫,結果進諫人輕則丟官,重則掉頭,最後竟至“群臣恐怖,莫政奈何”。孫皓又召江湖術士佔ト能否一統天下。術土尚廣制謅說:“庚子歲聖駕當入主洛陽。”孫聞之大喜,急命陸抗督軍北進。陸遺員回奏晉軍勢大,暫不可伐。且勸吳主修德慎罰,安內攘外,不應武。孫皓見表大怒,隨即奪了陸抗兵權。

羊祜見時機成熟,表請武帝出兵滅吳。武帝召集群臣進行商議,張華認為滅吳是大勢所趨,應乘對方暴政,上下失和,興兵一舉滅吳。但朝議多認為東吳勢力尚大而不贊成出兵。武帝寵信的尚書令賈充、中書監荀物、散騎常侍馮統等則極力反對,滅吳事因而作罷。威寧四年,羊祜歸鄉養病。張華多次前往探視。兩人志同道合,滅吳主張一致。羊祜對張華說:“孫皓殘暴,吳人共憤,現在伐吳時機難尋。倘若孫皓不幸死亡,東吳更立賢主,將是我們無窮的後患。那時縱有百萬雄師,也難打過長江。希望您繼續勸皇上早日興兵,我已經不行了。”張華深深贊成羊祜的見解,並向其陳述了自己的主張和勸諫武帝的決心。羊祜邊聽邊點頭,最後信賴地對張華說:“將來能實現我平吳心願的,必定是您!”時過不久,羊祜就去世了。臨終前舉薦與自己平吳主張一致的右將軍杜預接替本人職務。

公元二七九年,張華向武帝奏稱:吳主孫皓暴虐日甚,喜則濫賞無功,怒則濫殺無罪,前後誅殺賢良四十餘人,吳人無不恐怖,人人思亂,暴動時有發生。而丁奉、陸抗皆已死去,軍中已無能征善戰之人,滅吳正是極好時機。益州刺史王沒也上表勸武帝儘快發兵,不要錯過大好時機。在張華等一再促請下,武帝下了決心,傳令調軍徵吳。詔旨甫降,侍中王渾急

急奏報:“臣聽說孫皓已決定北犯,軍馬器械都以齊備,聲勢極大,現在與其爭鋒很難取勝,不如延後一兩年,等對方疲意後再大舉不遲。”賈充等人也力言不可輕易出兵。武帝竟依其奏,復降詔止兵。退朝後,武帝召張華人後宮圍棋消遣。一局未終,內侍忽報杜預飛章上奏,促朝廷速速發兵。武帝不耐煩地揮手命內侍退下。此時,張華突然站起,把棋盤一推執

手說:“陛下聖明,此舉不應再遲疑不決了。臣認為,平吳雖有江、推阻,但其險不如劍閣、川蜀那樣險峻,我們不也攻破了嘛?孫皓荒淫殘暴,遠遠超過當年的劉禪,國內危機四伏,不戰自亂,而我大普國富民強,朝野安定,士馬強盛,陛下一聲令下,天下呼應,東吳可一鼓盪平・若此時還不進軍,實在太可惜了!”武帝沉吟了一陣說:“卿三番五次勸朕伐吳,可算是苦口婆心。今天對敵我形勢又洞察如此透徹,朕還有什麼可再憂慮的。”語黑立即升殿聚集文武,命賈充(時為太時、行太子太保,錄尚書事)總督六師伐吳。命張華參與最高軍事決策,並任度支尚書,調度全國各類物資保證軍需供應。賈充認為此舉滅不掉東吳,又阻止不住武帝發兵,即以年邁為由推辭就職。武帝不悅,“你如不願肩此重任,朕便御駕

親征!”賈充迫不得已,這才受命督師。武帝又命杜預為大都督,引重兵出江陵,直取江南。命司馬伷、王戎、王渾、胡奮各率精兵分路向塗中、橫江、夏口、武昌進軍。另遭王浪、唐彬率水軍出巴蜀,浮江東下。寧五年(公元二七九年)十ー月,晉大舉攻吳,水陸軍二十多萬分六路突入吳境。

晉軍進犯的消息傳入了吳都建業後,吳主急忙調兵遺將,令各軍分頭抗擊。並命丞相張悌領兵十萬電駐牛渚,策應諸路兵馬。此外,吳軍還緊急徵調大批工匠,日夜打造鐵索,鐵錐,沿江防緊要處橫截佈設,以阻止晉水軍進擊。

晉軍全線進攻後,開始進展較順,很快進入吳境。其後吳軍調整部署,在一些戰略要處憑險拒守,攻防相持不下。時值長江流域春雨不斷,致使江水氾濫。賈充見機遣人表奏:“東吳百年通寇,難以一戰蕩平。我軍久戰未獲大果,且夏季將臨,兵士多水土不服,久拖必招致疾疫流行,請速召回各軍再圖後舉。”張華旋即抗表說:“王師士氣正旺,而且已深入吳地,敵軍上下無不膽寒,很快就會土崩瓦解,不出一個月我必攻下吳都。若輕易召回大軍,等於前功盡棄,後果不堪設想。”杜預聞賈充倡議輟兵,也急忙上表固爭。賈充聞訊復奏稱:“張華不諳軍務,不識天時地利,卻再慫題伐吳,無非想邀功請賞,致使前方戰土流血犧牲,國家也將因此動搖根本。這種禍國殃民之人,留下來將是朝中禍害,請先腰斬張華以謝天下,再下令召回諸軍。”荷助、馮統等一班人也都隨聲附和,俱稱雖斬張華亦不足謝天下。武帝雖荒淫寡道,然而好大喜功,在滅吳統一問題上還有些先見之明。他說:“伐吳是朕本意,張華不過意見與聯一致而己這樣,諸臣才無話可說。

晉軍將領見武帝伐吳志堅,遂各軍奮進,士氣為之大振。吳軍見敵方攻勢轉盛,很快就抵擋不住,紛紛拋戈棄甲,望風而逃,全線潰敗。龍驤將軍王沒指揮八萬水軍,出丹陽,下西陵,取荊門,克武昌,所向披,直趨吳都建業。守軍見對方勢大,大部逃通。吳主孫皓見無可圖存只得命人抬著棺材,親率百官肉祖出降,吳亡。自威寧五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晉僅用四個月時間就滅掉了東吳。這樣,從公元一九○年(漢初平三年)關東軍討伐董卓起,經九十年的割據混戰,分裂的中國又重新統了。

平吳後,晉武帝大賞功臣。張華與故太傅羊祜以首功受到降重褒賞。武帝下詔:“尚書、關內侯張華,前與故太傅羊祜共創大計,遂典掌軍事,部分諸方,算定權略,運籌決勝,有謀漠之購。其進封為廣武縣候,增萬戶。封子一人為亭侯,千五百戶。賜絹萬匹。”(見《晉書・張華傳》

出鎮幽燕,消除邊患寧遠疆

張華以平吳之勳倍受中外目,晉武帝對其也更加信任,除本職如故外,儀禮憲章之制定及晉史編寫統交由張華主持,重要詔諧也由其草定,御批後施行。張華因此“聲譽益盛,名重一時,眾所推服,有“臺輔”之望”(《晉書・張華傳》)。

賈充、荀勖、馮統等人,因伐吳與張意見相左,受到武帝斥責,因此對張心懷嫉恨,每伺閒聊進行抵毀。

當時武帝雖有數子,且已立長子司馬衷嗣位東宮,但諸子皆不成器太子更是一個呆漢,不堪繼承大統。一次武帝病重眼看不起,朝議醞釀擁戴皇弟齊王司馬攸。武帝病癒後對此很是反感,並開始疑忌齊王。某日,武帝問張華將來誰可輔佐太子主持國政,張華直率地說:“齊王才望俱備,且為太子皇叔,可把後事託付於他。”武帝對此本已耿耿於懷,張華又突然推薦,不覺觸起舊怨,因而對張也產生了懷疑。葡、馮二人見機捕風捉影,散佈流言,說張華與齊王來往密切,暗有勾結。武帝因此於太康元年(公元二八二年)正月十八下詔將張華外調,使為持節,都督幽州諸軍事,領護烏桓校尉,安北將軍。其職權為總攬本區軍政民政,掌管烏桓鮮卑等族事務,統一指揮北方軍事行動。

幽州為古代“九州”之一。《爾雅・釋地》載:“燕日幽州。”即指今河北北部、遼寧大部及朝鮮西南部。東漢、魏晉時治所均在城(今北京市西南)。漢末以來,因內地戰亂不息,邊境少數族紛紛自立,曲州地逐文」漸縮小。西晉統一後因甸奴、鮮卑、烏桓等少數族的侵擾,北部、西部及鄰近地區形勢很不穩定,邊患警報不時傳入洛陽。晉武帝出張華外鎮乃出於一時私忿所致,另外,想利用張華オ能經略北方軍事重鎮一一幽州,以現固中央對北方的統治。

張華至任所後,整傷軍紀,練兵屯糧,電軍置,加速邊防;撫納新日,緩和化解矛盾,促進各族團結:宣喻國命,鼓勵佔田,勸課農桑,大力發展北方經濟。在任數年,幽州實現撥亂致治,出現了一派繁榮景象為消除邊患,張華利用邊境河川險要,置軍屯守,烽堠相望。並於戰路要處駐防重兵,以懾敵膽。張華蒞任前,北方災害頻仍,糧林無可靠保證。為改善軍需供應,張華率軍屯墾,冬秋習戰陣,春夏修田桑。實現了足衣足食,使軍心穩定,戰鬥力增強。

魏以前幽州轄域廣大,東北曾達今朝鮮大同江流域・周武王曾封商朝遺老箕子於朝鮮。張華鎮幽後,力圖恢復舊境,因而擇選得力使者,以晉使名義說服各處割據勢力,使之歸附或臣服。

經數年不懈努力,不僅遼東、遼西、高句麗及百濟諸部大都歸附外,“東夷馬韓、新彌諸國,依山帶海,去州四千餘里,歷世未附者二十餘國,並遭使朝獻。於是遠夷賓服,四境無虞”(見《晉書・張華傳》)鮮卑部酋慕容涉歸割據遼西,經常與晉廷發生對抗。前任安北將軍嚴詢曾率軍與其在昌察(今遼寧義縣一帶)激戰。幕容涉歸之子幕容魔以前曾拜見過張華,華見其姿容秀偉又很有志向,斷其將來會大有所為,便把自己喜愛的等子、頭巾等物贈予慕容,以示友好。庾即位後,感激張華有知人之鑑,於是臣服晉室,雙方相安無事。張華離任後,鮮卑部復與晉對抗,數年爭戰不息,此乃後話。

為發展幽州農業,張華大力推廣朝廷提倡的“佔田制”,改過去軍事管制下的強迫勞動為按人口自願耕佔一定數量的土地,使農民無論男女長幼,均有權佔墾荒地。“佔田制”的大力推行,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使大量流民定居開荒,戶籍、耕地驟增,農業連年獲得豐收,生產得到了迅速發展。“是時……賦稅均平,人威安其業而樂共事。…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見《晉書・食貨志》)。

因張華內外功績卓著,德望日重,朝臣紛紛議論應調張華回京主持國政,有的還向皇帝建議為其進號儀同。晉武帝本器重張華,鎮幽又建立殊勳,就打算依從眾議,調張華赴京入相。極度嫉忌張華的寵臣馮統窺透了皇帝的心情,趁入侍時與武帝議論往事。馮統說:“以前鍾會造反,其實是太祖(指司馬昭)一手造成的。”武帝聞言面帶怒容。馮見狀忙免冠叩頭

說:“臣愚猛妄言,真是罪該萬死!但有話不直說還算忠君嗎?懲前才能毖後。鍾會才能有限,太祖卻誇獎太過,委用過重,結果助長了他的驕做,最終野心發作造了反。如當初根據鍾會的實際本事衡量使用,不給那麼大權,叛亂就無從談起了。”說到這,馮統見武帝點頭稱是,又叩頭說:“陛下如相信我的話不謬,當採取預防措施,不要讓鍾會事件重演。”武帝問:“如今誰是鍾會呢?”馮答道:“這些年為陛下謀劃出力建有大功,聲震海內外,現在又出據方鎮統領軍馬的,都在聖慮之內。未雨綢繆不能不防啊!”武帝聽信了馮統挑唆,決定不復重用張華。此事不久傳出宮外,朝議紛紛。武帝竟不顧奧論,命唐彬接替張華職務,調張華入朝任太常卿,主掌宗廟禮儀兼選試博土。時過不久,又以日蝕和太廟棟拆為由將張華免了官。

彌縫補闕,鞠躬盡瘁秉國政

太熙元年(公元二九O年),司馬炎死後,太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惠帝。司馬衷幼時頑鈍如豬,做皇帝后依然如故,在幾千年的歷代帝王中,他以痴呆著稱,堪稱“中國之最”。某地災荒百姓無糧,惠帝問:“無糧何不吃肉?”這樣的皇帝能有什麼作為。太后父楊駿乘機排除異己,得專政柄,政令皆由己出。張華當時雖為太子少傅,又屬德高望重先朝老臣,但與王戎、製楷、和嶠等一併為楊駿所忌,不讓他們參與政要。

惠帝后賈南風陰險兇狠,是個不安本分的潑婦。她見楊駿專擅內外自己不能為所欲為,因而積怨成仇。其後不久,賈后勾結楚王司馬瑋發動兵變,誅殺楊駿及其黨羽,並唆使大臣糾彈太后。群臣趨炎附勢,竟聯銜上奏將太后廢黜,只有新任中書監張華挺身抗奏。然而賈黨不依,終將太后廢為底人。楊駿死後,以妝南王司馬亮、太保衛瓘並錄尚書事,共同輔政,賈后仍未能專恣。後因年輕氣盛的楚王與司馬亮、衛理髮生了矛盾,不久便互視如仇,形同水火。賈后見有機可乘,便脅迫惠帝密詔楚王勒兵入城,罷亮、瓘官爵。此舉正中楚王下懷,於是矯詔調集京師各軍,乘夜包圍亮、瓘宅第,將兩家滿門抄斬,隨後又縱眾搶掠、殺戮無辜。亮、理僚屬不甘束手待斃,群起反抗,洛陽全城大亂,徹夜火光沖天。楚王部屬還唆使楚王殺入皇宮,乘機將賈黨一併翦除,賈后等聞訊大驚,又計無所出,於是使人召張華連夜入宮。張華獻計說,使其敗落並不很難,可派人賁騶虞幡接見眾軍,說楚王矯詔殺人,亂軍就會散去。惠帝立即遣使抱幡 固安縣文史資料出宮,向亂軍高喊:“楚王假傳聖命,擅殺朝臣,你們都受了矇騙,早退者無罪!”言甫畢,眾軍驚駭,果然一鬨而散,楚王因而兵敗被殺。事息後,張華以首功被拜授右光祿大夫,加待中,金章紫授,並賜“親信”一百人。

賈后連殺二王,大權得攬。然後委任親信,安插黨羽。偏賈黨威望未発」滿人意,朝亂無治。賈謐為帝、後謀劃:張華出身庶族,才德服人,與宗室、外戚均無瓜葛,又是先帝故臣,進無通追之嫌,退為眾望所依,應當委以朝政。賈后等一時退疑未決,轉問待中裝,裝素推張華,因而深贊其事。於是張華得以入相,主持朝中政務。晉官制無宰相名稱,以中書監、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僕射及重要將軍執政者為事實上的宰相,無定員也無定名。

張華本足智多謀,一經蒞位,除舊佈新,多所損益,政令為之一新很快,朝野便倚作長城,中外推為柱石。手握重權的待中賈模、裝雖為賈后近親,但為人較正直,二人十分敬佩張華,遇有大事,都推張華主持處理。賈謐、郭彰等權戚,自張華輔政後也稍自致跡,不取放膽胡作非為惟賈后淫虐日甚,穢聞內外。張華作《女史歳》呈入宮中,目的在於勸戒。賈后雖不背改,但也未因此懷恨。後來裝倡議廢掉賈后,另立太子生母謝淑媛,張華、賈模雖贊成其事,又恐禍生不測,招致大亂,此事也就暫為擱置,由表、賈二人利用親屬關係疏通規勸。

這裡需交代一筆:曹魏時曹爽當政期間,曹岡曾上《六代論》,從歷史上論述不分封宗室,將來政權可能落入他姓之手。時過六年,司馬氏果然輕而易舉地奪得了政權。司馬炎認為,曹魏之亡主要是未實行分封,朝廷孤立無援,禪位時無人抗衡。因此晉建國不久便分封了二十七個同姓王,分掌各地軍政實權,以藩衛皇室。殊不知正由此埋下禍根,隨著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諸王大都捲入了奪權鬥爭,中央皇權的統治反受到嚴重削弱。

張華輔政前,宗室權戚早已自成勢力,黨派紛爭,權柄不ー,國亂已不可避免。由於張華的主政,日夜操勞,彌縫補闕,使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得到暫時緩解,為短命的西晉王朝爭取了近十年難得的和平環境。《晉書》載:“雖當間主虐後之朝,而海內晏然,華之功也。”因張華功勳卓著,眾所推服,名高一世,被進封為壯武都公,數年後又遷司空,領著作,官至極品。趙王司馬倫為惠帝皇叔,曾任徵西將軍出鎮關中。其人本屬庸オ,又重用為人狡詐的孫秀,致使上下離心,與匈奴作戰時屢遭敗績,最後被調 回洛陽。司馬倫入京後,依從孫秀安排,厚賄賈謐、郭彰(賈后舅父),諂賈后,很快即被賈黨視為親信,敗績不究,反任為右軍將軍。趙王對此仍不滿足,先後兩次謀求更高職務,賈后等也有心授職,偏張華、表頠極力反對,至此,趙王深恨二人,要與其勢不兩立。

惠帝長子司馬透幼時非常聰慧,極受武帝喜愛,指望將來代乃父繼承大統,惠帝居東宮時未被廢難即含此意。司馬適做太子後,卻活染了諸多惡習。賈后本不喜歡他,見其不成器,便滋生了廢立之意。元康九年底,賈后使人灌醉太子,逼其抄寫了兩張紙稿。第二天,惠帝升殿把紙稿交諸臣傳看,眾人閱罷大驚失色,原來是太子要挙兵作亂的手諭。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作聲。張華啟奏道:“這是國家的大不幸事,必須慎重對待。從古到今,因廢黜正嫡而導致喪亂的教訓很多,望陛下認真查核,萬萬不可草率行事”賈后派人送來太子平日手稿十數張,令群臣核對。比視多時,誰也未說出所以然來。張華請召太子當堂對質,以明真相。裝則越主張查究傳書人,以尋根襻。從早到晚,議而未決。賈后早已暗坐屏後偷

聽,見張、裴議論大弗己意,呆皇帝又一言不發,怕拖下去陰謀敗露,急命內侍將早已擬好的奏章呈送惠帝,請廢太子為庶人。張華,裴願堅決反對,據理力爭。惠帝卻說了句:“聽皇后的!”拂袖退朝而去。

賈后廢太子後,孫秀散佈謠言說,有人要廢皇后立太子,然後又勸賈謐儘快除掉太子,以絕後患。賈黨竟派爪牙用藥杵將司馬遹活活打死。此事在朝野引起公憤,人心鼎沸。孫秀見時機成熟,便鼓動趙王廢賈后,乘機奪取大權。趙王遣其孫邀張華一起舉事,被張華嚴辭拒絕。趙王復串通齊王司馬岡,梁王司馬肜,向三部司馬假傳惠帝廢后密旨。水康元年(公元三O年)四月初二,趙王等發動兵變,圍皇宮,因禁帝、後,捕殺賈謐、郭彰等一班賈黨,裴也同時遇害。張華因與倫、秀結怨及反對政變,第二天遭捕被殺於殿前馬道南,時年六十八歲,其子張禕、張韙同時罹難張華死前說:“我先朝老臣,忠心晉室,幾十年所作所為都是為國為民,問心無愧。我死並不可怕,怕的是天下將從此大亂,禍不可測啊!”

張華的被殺,朝野上下無不悲憤。平樂鄉侯閻纘當倫黨眾人之面撫屍大哭。吏部尚書劉頌痛哭之際,聽說張華少子脫險而仰天大笑:“老天有眼,使忠臣有後!”

張華遇害後,孫秀派人抄查其家時發現,除一般應用之物,並無多餘家財,僅見大量木箱裝滿各類書籍,足可裝載三十車。“天下奇秘,世有所稀,悉在華所”。張華藏書之豐,圖書之珍貴,令後人羨慕。舊時圖書業常見“玉軸牙籤唐李泌,琅函金籍晉張華”的聯語,足見影響之深遠。

張華的一生,屢建大功於晉室,力排眾異,竭力主張伐吳,為中國第二次統一建立豐功偉績。外鎮後文治武功,撫納新舊,加強民族團結,使幽燕戎夏懷德,化被千里。位居宰輔時盡“終世之オ”,盡忠帝室,彌縫補闕,使朝野安靜,海內晏然,百姓樂業安居。張華雖為統治階級服務,自身亦屬封建官僚,但在國家的統一、疆域的開發上功不可沒,而且也確為各族人民做了一些益事。後人有的指摘張華黨附賈氏,貪圖祿位,末及時引退以致殺身。然而分析其元康間所作所為,明明與賈黨有異,連政敵孫秀都認為張華與賈黨有別,殺其“已傷時望”。貪圖祿位之說,當屬認識片面。張華官爵已至極品,年壽已近古稀,還有何可繼續追求?不過是盡力維繫統治階級內部的“安定團結”而已。如身居其位於國事不顧,明哲保身,不僅於國無利,也無益於天下百姓。這種處事態度,即使按現實觀念分析也不足取。張華生逢其時,內訌之根早已植下,大廈將傾,國家已無長治久安,縱使斯人本事再大,也獨木難支,迴天乏力。不過,如無張華極力維持,元康年間的和平安定局面就不會出現,晉室怕已早亂,國家分裂更快。唐代韓瑗說:“微子去而股國以亡,張華存而綱紀不亂。”(《資治通鑑・唐紀十六》)張華死後不久,朝綱失馭,內亂選起,八王(即趙王倫、齊王冏、淮南王允、梁王肜、長沙王義、成都王穎、『河間王禺、東海王越)紛爭,同室操戈、豆其相煎,骨肉相殘,

混戰不己。直至相互力量消耗殆盡,“五胡”乘虛而入,中原戰亂不息,西晉王朝終致滅亡,統一不久的中國又復分裂,各族人民重新蒙受無窮苦難,直至二百七十多年後隋滅陳,中國才又重新歸於一統。

張華與西晉統一-地區文化名人

張華故居八角井欄

張華生於何地

《辭海》引有關文獻注:“張華,今河北固安縣人,”國安為張華故鄉確鑿無疑,史無爭論。然其具體出生及長在何地何村,卻較難詳考。張華祖上遷固後,輩輩有人居官,有的還被封候爵。官職最卑者為華父張平,位居漁陽郡守。這等世代為官之家,不大可能在偏遠荒僻之處居住,似應在縣城或縣城附近定居。固安古稱方城,治所即今縣南方城村。依此推斷,張華生地當在方城或方城附近。方城南數里有古鎮張村,戶多村大,且張姓居多,也有可能為張華故里。歷代向屬固安管轄、解放後劃歸大興縣的幾個張華村,有人說是張華故鄉,筆者認為,這幾個小村距方城近四十華里,村子定名又肯定在張華身後,有的村名還冠以他姓,顯然屬後世依附建村。因而這些村不大可能是張華生地,許是張華後裔北遷建村,取名張華以示紀念或炫耀。

因年代久遠,滄桑多變,而文獻無徵,以上謹個人推斷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