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武俊青:字河东田夫。山西临猗人,运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副教授,(山西)墨一阁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美协山西分会会员,山西省工笔花鸟画学会会员,运城市美协常务理事,政协稷山县第十、十一届委员,1988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轻纺与美术学院,199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省美术学科骨干教师,运城市劳动竞赛一等功荣立者,运城市优秀教师。作品入展国家、省、市级多次展览并获奖,作品收录于多本画集并发表于全国数十家报刊。出版有《实用美术必备》、《画外余韵》(美术教学随笔、札记集锦)、《画外余韵》(师生情长、学术论文集锦)、《武俊青画选》、《武俊青花鸟画新作选》、《武俊青画集》《黄河岸畔有我村》、《画外走笔》、《印象千年枣》等。

近年来主持担仼万亩板枣观光园.荆平葡萄园.万亩槐米园等产业园区文化建设总策划和2017年.2018年全县春节社火活动策划以及2018年运城市天逸公园稷山文化灯展总策划和艺术总监等工作.

《稷山,元代的《铁面御使姚天福》终于复"活"了》

——发刊制作:薛前发


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运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武俊青

太棒了

看了

会有启迪和收获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2O18年9月3日晚7:30,由稷山县蒲剧团创编排演的大型历史剧《铁面御使姚天福》,在县文化活动中心的会议中心礼堂内彩妆踩台,用"行话"说就是在正式演出前的全本彩排。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作为"戏迷"的我,全场一气看完,无论从戏剧元素的哪个方面讲,都使我受到震撼。一个县级团,近年来新编.新排.新演的几本大戏,不是参赛获奖,就是赴京表演;不是下乡演出,就是上中央台录相.......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就连黄河金三角晋陕豫这一带的观众们都纷纷赞扬说:"多年都没有看过这么过瘾的戏了。"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这处戏反映的故亊内容,事件过程,人物关系以及最后结局,相信只要看了戏的观众,都会心知肚明。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我之所以被震撼,一是剧本编的好。以前,元代的姚天福作为稷山的历史人物,作为当朝的监察御使,生平亊迹无论在史料中,还是在当地人的流传中,真是太多了。但编剧则是从一桩案件作为切入点,通过发案,告案,受案,抗旨,结案等剧情,环环相扣,高潮跌起,一气呵成,真是以小见大神来之笔。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我之所以被震撼,二是导演水平高。导演将舞台空间与表演情境釆用实与虚手法相结合,旁白解说融入到由剧中人物出场表演,剧情表演的每场都有小高潮,戏剧表演与舞蹈艺术相结合.......这一切在导演手中,都是哪么自然流畅乃至天衣无缝。作为观众,我虽不认识导演,但从导演专业艺术水平的角度讲,我发自内心的敬佩和佩服。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我之所以被震撼,三是舞美设计简。搞设计的专业人士都懂得,"设计的最高境界是简洁"。舞美设计别出心裁,以少胜多,以简托繁。犹如中国画中的"计白当黑",而这出戏的舞美设计恰恰打个反"以黑当白"。诺大的黑色空间,不但给观众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更衬托出演员古典戏剧服装的靓丽。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我之所以被震撼,四是音乐设计新。宁尧铭先生作为当地著名作曲人,是当地文化界我多年的老朋友了。在这处戏的唱腔设计中,他"偷粱换柱",好多蒲剧著名的传统唱腔和唱法及板式,他都移植到此剧中,均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另一方面,诸如前奏,间奏,伴奏乃至一些传统唱腔,都融进了很多现代音乐的元素。"姜还是老的辣",不服不行。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我只所以被震撼,五是演员素质强。在近年的观戏中,我虽叫不上演员的名字,但他们在唱念做打这些基本素质的增强提升上,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在这出戏中,以扮演姚天福的演员为例,几大板的唱腔表演和后边的一大段念白表演,舞台下的掌声就说明了观众的认可。另外几位扮演老旦.老生.小旦.花脸的演员,都声情并茂的把自己的"看家本事"表演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除此之外,演出中可圈可点的还很多:

如,灯光的冷暖变化和面灯,侧灯,聚光灯等不同角度的运用,都给舞台剧情的表演强化了气氛渲染。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又如,在服装设计上,一改过去传统古装戏服装中的艳丽之气,而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古典色,或同类色组合对比,或不同调式的明度对比,古朴典雅,耐人寻味,引导了观众的审美取向。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再如,在主次人物,正反人物,君臣人物等的服装色彩设计上,也匠心独具。姚天福一身素衣官服正是廉洁的最好诠释,可过去谁见过白官服呢?设计人员用色胆子之大,大的超出了常规,但观众还是能意会和接受的。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当然,有一些问题是还有待商确的:

如,第一场大底幕的景色拿揑到什么调子好。

又如,男一号的几大段唱腔,有些学习外人优秀唱法当然好,但几遍重复是否显得雷同了。

再如,最后到了元皇殿上,好几个穿同一红色官服,戴同一黑色官帽,且还都戴有同一样式胡须,我想,相当量的观众不易接受。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为什么呢?

能站在皇王大殿上的,除了文臣便是武将,现在出现舞台上的这几位"官",算何级别?按过去古装戏服装判断,这几位充其是个"县官"而已,既非"臣"又非"将",咋就能站在殿堂上?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瑕不掩玉。

总之,这是稷山蒲剧团继《枣儿谣》,《党的女儿》之后又一出让我受震撼的历史大戏,内容非常典型,意义贴近时代。以古喻今,催人发省。相信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态势下,《铁面御使姚天福》的上演,必定会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太棒了

看了

会有启迪和收获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2O18年9月3日晚7:30,由稷山县蒲剧团创编排演的大型历史剧《铁面御使姚天福》,在县文化活动中心的会议中心礼堂内彩妆踩台,用"行话"说就是在正式演出前的全本彩排。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作为"戏迷"的我,全场一气看完,无论从戏剧元素的哪个方面讲,都使我受到震撼。一个县级团,近年来新编.新排.新演的几本大戏,不是参赛获奖,就是赴京表演;不是下乡演出,就是上中央台录相.......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就连黄河金三角晋陕豫这一带的观众们都纷纷赞扬说:"多年都没有看过这么过瘾的戏了。"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这处戏反映的故亊内容,事件过程,人物关系以及最后结局,相信只要看了戏的观众,都会心知肚明。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我之所以被震撼,一是剧本编的好。以前,元代的姚天福作为稷山的历史人物,作为当朝的监察御使,生平亊迹无论在史料中,还是在当地人的流传中,真是太多了。但编剧则是从一桩案件作为切入点,通过发案,告案,受案,抗旨,结案等剧情,环环相扣,高潮跌起,一气呵成,真是以小见大神来之笔。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我之所以被震撼,二是导演水平高。导演将舞台空间与表演情境釆用实与虚手法相结合,旁白解说融入到由剧中人物出场表演,剧情表演的每场都有小高潮,戏剧表演与舞蹈艺术相结合.......这一切在导演手中,都是哪么自然流畅乃至天衣无缝。作为观众,我虽不认识导演,但从导演专业艺术水平的角度讲,我发自内心的敬佩和佩服。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我之所以被震撼,三是舞美设计简。搞设计的专业人士都懂得,"设计的最高境界是简洁"。舞美设计别出心裁,以少胜多,以简托繁。犹如中国画中的"计白当黑",而这出戏的舞美设计恰恰打个反"以黑当白"。诺大的黑色空间,不但给观众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更衬托出演员古典戏剧服装的靓丽。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我之所以被震撼,四是音乐设计新。宁尧铭先生作为当地著名作曲人,是当地文化界我多年的老朋友了。在这处戏的唱腔设计中,他"偷粱换柱",好多蒲剧著名的传统唱腔和唱法及板式,他都移植到此剧中,均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另一方面,诸如前奏,间奏,伴奏乃至一些传统唱腔,都融进了很多现代音乐的元素。"姜还是老的辣",不服不行。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我只所以被震撼,五是演员素质强。在近年的观戏中,我虽叫不上演员的名字,但他们在唱念做打这些基本素质的增强提升上,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在这出戏中,以扮演姚天福的演员为例,几大板的唱腔表演和后边的一大段念白表演,舞台下的掌声就说明了观众的认可。另外几位扮演老旦.老生.小旦.花脸的演员,都声情并茂的把自己的"看家本事"表演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除此之外,演出中可圈可点的还很多:

如,灯光的冷暖变化和面灯,侧灯,聚光灯等不同角度的运用,都给舞台剧情的表演强化了气氛渲染。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又如,在服装设计上,一改过去传统古装戏服装中的艳丽之气,而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古典色,或同类色组合对比,或不同调式的明度对比,古朴典雅,耐人寻味,引导了观众的审美取向。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再如,在主次人物,正反人物,君臣人物等的服装色彩设计上,也匠心独具。姚天福一身素衣官服正是廉洁的最好诠释,可过去谁见过白官服呢?设计人员用色胆子之大,大的超出了常规,但观众还是能意会和接受的。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当然,有一些问题是还有待商确的:

如,第一场大底幕的景色拿揑到什么调子好。

又如,男一号的几大段唱腔,有些学习外人优秀唱法当然好,但几遍重复是否显得雷同了。

再如,最后到了元皇殿上,好几个穿同一红色官服,戴同一黑色官帽,且还都戴有同一样式胡须,我想,相当量的观众不易接受。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为什么呢?

能站在皇王大殿上的,除了文臣便是武将,现在出现舞台上的这几位"官",算何级别?按过去古装戏服装判断,这几位充其是个"县官"而已,既非"臣"又非"将",咋就能站在殿堂上?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瑕不掩玉。

总之,这是稷山蒲剧团继《枣儿谣》,《党的女儿》之后又一出让我受震撼的历史大戏,内容非常典型,意义贴近时代。以古喻今,催人发省。相信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态势下,《铁面御使姚天福》的上演,必定会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稷山文苑」稷山蒲剧团又一出历史大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