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学录取后想复读,档案应该怎么处理?

大树老师天下无题


 

 高考考生的档案包括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如果被录取后想复读,所涉及的只有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无须处理。

 一、纸质档案包括什么材料?

  考生高中毕业后,学校会为考生出具纸质档案,其包括了考生高中阶段重要的档案材料(如学籍信息、综合素质评价表、毕业生登记表、高考报名登记表等)以及从初中阶段带上来的档案材料,由学校密封并加盖公章。

  特别提醒考生:拿到学校出具的档案后,要妥善保管,切记不能拆封!(档案被私自拆封后,接收单位会拒收)。

 二、纸质档案应该如何处理?

  对于准备上大学的考生,当然是将纸质档案在入学时交给大学。

  对于准备原校复读的考生,建议先领取本人的档案并妥善保管,第二年高考后再将档案交由学校,由学校将考生第二次高考的档案材料归入原档案。当然,在征得学校同意后,复读生也可以暂不领档案,待第二年高考后学校再一次性建档。

  对于准备异校复读的考生,要领取本人的档案材料并妥善保管;复读学校通常会将考生第二次高考的相关材料单独建档,即考生会拥有两份档案。被大学录取后,考生在入学时将两份档案材料交给大学,大学接收后会将两份档案合并。

 三、复读生除档案外还须考虑什么问题?

  被录取后想复读,首要考虑政策问题,这是对河南考生的特别提醒,录取后复读明年高考将只能填报2个志愿,风险很大。而其它多数省份没有惩罚措施,即使有也是将考生第二次高考的成绩在排名时按同分考生最后一名处理,说实话影响不大。

  我是从事招生考试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欢迎大家关注!


高考与教育


这个问题各位考生不要太担心。被高校录取之后想复读,不用管档案的问题,直接复读即可。

一、在高考志愿录取的过程中,省招办向高考投档仅仅投的是考生的电子信息档案,这些电子信息档案是考生在参加高考报名时候由报名学校教务处工作人员录入并建立的。

1.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所有考生的个人电子信息档案及时停止运转,并封存,而投向高校的考生电子信息档案,考生被录取后,学校会存贮,作为本校学生后期在学信网注册的信息依据。

2.高考报名的时候,负责报名的高中教务处负责建立电子信息档案,电子信息档案具体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毕业登记表(学籍电子档案)、普通高校招生考生信息报名表等,并同时采集学生照片。报名完成,所有电子信息档案建好之后由学校传输到教育局招生办,由各级教育局最后负责传输到省招办。省招办进行投档的就是这些电子信息档案(报考考生高考分数)。

二、按照高校入学报到规定,大学新生在两周之内如果办理入学报到手续,会被取消入学资格。考生如果有事情不能如期进行入学报到,履行入学报到手续,就应该提前向高校电话说明,并请假,以免被取消入学资格。

三、考生在入学报到前,必须按照规定在原就读学校提取本人的高考纸质档案,高考纸质档案其实就读省招办在向高校投档的电子信息档案。

1.考生在高考报名时,由负责高考报名的工作人员建立高考电子信息档案,并打印备存纸质档案,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

2.高考结束后,由班主任负责整理本班学生的纸质档案,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毕业登记表(考生学籍档案)、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信息表、高考体检表、独生子女证复印件、各类专项计划表、肝功化验单等,整理好之后交到教务处,等到被录取考生上大学之前前来提取。

3.如果考生打算复读,无需提取本人的高考纸质档案就行。


四、考生如果选择复读,在来年高考报名之际,由就读学校教务处负责为考生建立新生高考电子信息档案和纸质档案,上年高考档案作废。

1.按照高考报名程序,学校会负责为考生建立新的考生高考档案,复读生在高考报名之际提供高中毕业证,上面有考生原学籍信息已经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等情况。

2.高考结束后,考生必须去上年就读学校凭高考报名学校开具的证明,在上年建立的高考纸质档案中找出一份普通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学籍档案)交给当年高考报名学校,插入新的高考纸质档案中即可。上年建立的其它高考档案作废。


时光匆匆微微甜


复读生的档案处理

高考考生有两种档案,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

在高招录取阶段我们常说被提档了,就是指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是考生在参加高考报名时候建立并不断增加内容。主要有个人基本信息,中学成绩和评语等,体检结果,和高考后的分数情况。电子档案的主要目的是让考生参加高招远程录取。当录取结束之后,电子档案就基本结束历史使命了。

纸质档案大致是在考生初中时候建立的,其包含考生初中和高中阶段所有最重要的档案材料。个人基本信息,学籍情况、学习成绩、操行评语、初中和高中入学登记表和毕业生登记表、纸质的高考报名表、中考和高考体检表、在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奖励和处分情况等。纸质档案是要伴随考生一生的,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也是随着人走,一直到退休,它有作为办理退休的最重要依据。所以纸质档案不可忽视。

考生被大学录取,正常情况是需要从高中学校领取自己的纸介档案,入学的时候自己带到大学,在新生报到的时候交给学校。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个人的纸介档案是由学校装在档案袋里并密封,在封口加盖公章。考生一定要妥善保管好,绝不可以擅自拆封。纸介档案丢失或者拆封会给考生带来很大的麻烦。

被大学录取后想复读,电子档案无需也无法做任何处理。我们需要讨论的是纸介档案应该怎么处理?

复读生是作为社会考生看待的。而作为上一届的复读生身份的社会考生的档案存放在何处,不同省区有不同的规定,这需要在当地了解。有些省区复读生在复读学校可以取得高考报名资格,复读学校同时也能接收纸质档案。复读生只要把纸质档案转到复读学校即可。有的省区复读学校不能接收档案,一般纸质档案就转到考生所在街道。高考报名也算是通过街道报名。总之纸质档案转到何处保存没有一定之规。考生需要第一关心的是,存档后来年高考报名不受影响,这个存档处能够给你开具高考报名所需证明即可。

第二年高考录取后,仍然是需要从存档处领取密封的纸质档案,自行带到高校报到即可。


晨雾


在高考录取期间,每个考生都有一份档案,这份档案是在高考报名期间填写生成的,但是,这份档案在高考录取期间其作用,一旦录取结束,档案就在被录大学那里,这份档案是考生的基本信息,但不具有唯一性特征。即有没有该档案,不影响考生第二年报考。

因为这份档案和报到时纸质档案不同,在第二年高考报名前是可以再填写生成一份。考生的身份就会从应届生变成了往届生。 意味高考录取期间的档案,对考生没有什么约束力。

不意味考生可以任意录取不报到,对于录取不报到参加复读,各地规定是不一样的。教育部门和大学不提倡考生录取不报到,有些地区采取措施,减少录取不报到现象。例如有的地区会限制录取不报到考生的志愿校的书目,有的地区直接不予录取。

对于档案,计划复读的考生一定要清楚,一旦复读,往年的档案是存在的,录取不报到是有记录的。所以,录取不报到应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