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個健身動作標不標準的方法是什麼?

強硬健身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賽普健身導師李吉寬。

首先要了解要練習的目標肌肉是哪個,然後根據該目標肌肉的起止點和收縮功能進行選擇不同的器械訓練。

有一些肌肉是跨一個關節的,也有一些肌肉是跨了兩個關節的,這就是所跨關節不同,動作中只有一個關節運動稱為單關節運動或者孤立性的動作。跨兩個關節的動作稱為複合型動作或者多關節動作。

還有就是我們大範圍運動的關節分為四種。分別是球窩關節樞紐關節鞍狀關節和滑車關節。如果我們的肌肉跨過了球窩關節,那麼有可能就會在三個面上進行運動,因為球關節是最靈活的關節。就像我們的胸大肌有五個功能一樣。練習中胸我們可以練習平板槓鈴臥推。練習上胸可以練習上斜槓鈴臥推。練習下胸可以練習下斜槓鈴握推。如果只跨過了肘關節,比如肘肌的功能只能讓肘關節做肘伸的動作。,因為該關節的功能只能做矢狀面的屈和伸。有的跨了兩個關節,比如我們的肱二頭肌,練習肱二頭肌。我們可以選擇單關節的運動也可以選擇雙關節的運動,如牧師凳槓鈴彎舉,反握的窄距引體向上!

抗阻力訓練的標準動作就是指我們訓練時儘量讓目標肌肉孤立運動,協同肌少發力。同時穩定肌能夠起到非常的穩定作用,拮抗肌不能夠太緊不然也會影響目標肌肉的彈性和收縮。

比如我們做俯身槓鈴划船這個動作。目標肌肉是我們的背闊肌,如何做這個動作時,讓背闊肌參與更多,首先我們要了解背闊肌的功能, 它的功能就是背闊肌收縮時可以讓大臂在肩關節處做內收,肩伸,內旋,同時,我們的胸錐段要做充分的伸展,只有這樣,我們的背闊肌才能夠得到最好的刺激。於是我們訓練時雙手握住槓鈴與肩同寬就是肩內收,掌心朝內,就是內旋,提拉時讓槓鈴貼住大腿前側,一邊提拉,一邊挺胸做胸椎的伸展。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還需要了解的該動作的協同肌,我們在向上提拉時, 肘肘肌和三角肌後束以及肱三頭肌的長頭都在參與發力。所以他們是俯身槓鈴划船的協同肌,同時三角肌的前束在後伸的時候被拉長。所以三角肌前束是俯身槓鈴划船的拮抗肌。那麼穩定肌是誰,俯身槓鈴划船是一個遠固定的動作。需要遠端的雙腳非常穩定的踏實地面,腰腹核心一定要收緊,肩袖肌群也要非常穩定。所以俯身槓鈴划船穩定肌群是腳掌腰腹部和肩袖肌群。

做該動作時,我們保證核心先穩定肩關節充分的靈活。並且還要注意各關節夾角,比如該動時,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並踩實地面,小腿保持與地面垂直,向前俯身保持軀幹與地面呈40到45°。大腿與地面呈70到75°。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選擇適當的重量,利用適當的訓練節奏,保持。向心呼氣,離心吸氣。以及訓練前的糖原儲備,訓練時的念動合一,目標肌肉和阻力方向之間的力線關係。訓練中各關節在相應的解剖面中進行運動,安排好相應的組數次數以及組間休息。

訓練後做好拉伸放鬆的整理工作。

更多健身乾貨,請大家關注我們!


賽普健身學院官方賬號


判斷鍛鍊時動作是否標準,首先要了解鍛鍊的目標肌肉位置;其次要了解除了要鍛鍊的肌肉之外,還有哪些肌肉會參與進來輔助鍛鍊;第三要了解鍛鍊時的標準動作,尤其是一些孤立肌肉發力的小技巧,我覺得在孤立肌肉發力方面,查爾斯教練的教學視頻比較好,更適合有鍛鍊經驗的人;第四要看鍛鍊後肌肉是否充血和發熱,是否有酸脹感,第二天是否會痠痛感,這些感覺越多,說明鍛鍊效果越好,當然第二天沒有痠痛感也不能說肌肉沒有得到鍛鍊,只能說鍛鍊效果不是那麼明顯。

這幾項中鍛鍊的姿勢是很重要的,姿勢不正確很容易受傷,或者達不到鍛鍊的目的。

每個動作都有最基本的姿勢,需要逐一掌握,大多數動作也都有進階的姿勢,也需要逐一掌握。

在鍛鍊時先用小重量體會動作姿勢和肌肉發力感,逐步形成肌肉記憶後再逐步增加重量。先用基本鍛鍊姿勢鍛鍊,等有經驗之後再使用一下特殊的小技巧孤立肌肉發力,以達到更好的鍛鍊效果。

為了儘快達到鍛鍊目的,提升鍛鍊效果,提問者可以找人把你鍛鍊的視頻拍下來與教學視頻做對比。



行遠健身


健身動作有數百種,每一個動作都去學,恐怕幾年都學不完。

這些動作確實有很多共同點,有一定的規律可尋,如果我們掌握了這個規律,就可以指導我們去標準地完成大部分的動作。

規律一 關節不要鎖死

在力量訓練過程中,關節永遠不要鎖死,關節的鎖死會產生巨大的壓力,特別容易造成關節損傷。

關節鎖死後,肌肉受到的張力會減少,影響訓練效果。

規律二 手握負重,腕關節保持中立

不管是我們手握啞鈴也好,槓鈴也好,各種握具也好,拉也好,推也好,腕關節要始終中立,否則腕關節極易受傷。

我們的腕關節是身體最靈活的關節之一,可以全方位的旋轉,這類關節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無法承受過大的重量。

非中立位的負重,特別容易造成腕關節受傷,如下圖就是對錯對比。

規律三 下顎微收,目視前方

在負重訓練中,雖然頸部不受負重力,但是在其他大肌肉群發力時,如果抬高頸部,頸椎同樣會收到較大的壓力,久而久之也會受傷。

以硬拉為例,雖然起始位置軀幹與地面呈一定角度,但是我們的頸椎仍然要保持在中立位置,不要上揚。



規律四 腰背保持中立位

力量訓練中保持腰背中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做深蹲,硬拉時,如果腰背彎曲,會對身體造成造成嚴重的傷害。

有一個例外就是在做卷腹的時候,我們需要弓背,才能對腹肌有練好的刺激,卷腹時弓背對胸椎的壓力不大,我們大可不必擔心。

大體上只要我們注意以上四點,訓練動作就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具體情況還需要具體分析,如果您對健身動作有什麼不懂得,可以私信冷風,我會一一解答。


冷風談健身


健身的標準因人而異

力量大的人,舉起幾十公斤的槓鈴輕輕鬆鬆

力量小的人,舉幾公斤的槓鈴面紅耳赤(圖片來源於網絡)

柔韌性好的人,各種造型信手拈來

柔韌性不好的人,抬個腿都像是在對抗地球。


健身——意在更健康,不受傷

但是健身的過程中出現這幾種情況是絕對錯誤的:

1)、關節鎖死

關節鎖死:會引起關節直接的巨大壓力,肌肉發力減少。

這種情況往往是力量不夠強行鍛鍊。(圖片來源於網絡)

2)、關節過度拉伸

過度拉伸一般情況下也是由於肌肉力量不夠,為了達到動作的外觀標準而將力量轉嫁到了關節之上。

3)、肌肉不累,關節累

好吧,這種情況下,要麼降低運動強度,要麼休息一下吧。

最好找一個教練進行動作的糾正,這種情況下,練得越多傷害越大。(圖片來源於網絡)

4)、鍛鍊的地方不累,其他地方累

說到夏天,少不了的就是馬甲線。

練習馬甲線的方法,最常見的就是卷腹。

卷腹最容易遇見的問題就是,脖子酸。(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就是腹部肌肉力量不夠,不自覺的讓頸部發力,帶動身體的動作,是不對滴。

健身,是一件,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動作,如果可以的話,就找教練指導一下吧。畢竟是為了自己,不是嗎?



我是愛瑜伽、愛生活、更愛自己的瑜伽小美人兒,關注我,一起瑜伽讓生活更精彩。

瑜伽小美人兒


客觀來說,個人認為在健身某些方面沒有什麼,通用的標準;

就像看書一樣,紙質的是書,電子版的也是書,有時別人講的也是書……

都會是書,也不會只有一種書;

也猶如,全世界的文化一樣,個人覺得不適用自己,難道就是錯的嗎 ?

不需要,推敲一番,則優而選之 ?也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

畢竟,也會是因人而異;

(圖片源於網絡)


健身,這個東西

不像數學,1+1就是=2,死板、硬套;

要說像什麼,健身有點類似哲學:

懷疑(發現新動作)、探索(嘗試新動作)、求證(新動作帶來的效果)……

用結果來證明過程;

●當然,這裡說的沒有什麼通用標準:是在排除錯誤的健身動作前提下;

健身不是健美,健身要以健康為基礎;

健身也是,可以條條大路通羅馬的;

(圖片源於網絡)



別人的經驗,別人所說的,別人所講的健身知識與動作

不是為了讓我們來照葫蘆畫瓢的,都只是,供我們參考與選擇的一個空間,

為了讓我們多思維嘗試(身體感受),與開發(刺激),

最終健身,是需要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屬於自己的健身心得;

(圖片源於網絡)



個人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更多健身內容,關注一下——書上沒有說;

健身與思想,有型有趣有態度


書上沒有說


判斷一個健身動作是否標準,主要有兩個通用規律,適用於任何運動動作。

無害即是標準,而不是越難越標準。其實現在很多人對健身動作標準的吹毛求疵,已經到了病態的地步。


其實一個健身動作達到沒有傷害,就已經是非常標準了。具體的說,有三點判斷規律。

一、關節活動自然

不同的關節有它不同的活動軌跡和範圍,偏離它的軌跡就會導致磨損,超出它的範圍就會導致脫臼。

比如深蹲時候的膝關節不能內扣,腿舉時候膝關節不能鎖死等等,都是關節活動自然的判斷方法。


二、小肌群不能代償大重量

很多健身動作是在錘鍊大肌群,所以用的大重量,這個大重量大肌群受得了,小肌群根本經不住摧殘。

比如臥推時候沉肩就是為了減少肩部代償,硬拉時候脊柱中立就是為了減少豎脊肌代償。

三、孤立與否不能判斷標準

最後要說的是,一個健身動作不能只去判斷它是否肌肉孤立,這不能成為標準動作的判斷依據。

肌肉的孤立和協同只是兩種運動狀態而已,不見得肌肉越孤立,訓練效果越好。

比如啞鈴划船的時候,由於肩胛骨複雜性,反而是背闊肌、斜方肌、三角肌幾塊肌肉協同發力練背效果更好。

強硬健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